佛弟子文库

跳脱轮回识因果

2013/1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跳脱轮回识因果

昔时,佛在舍卫国为天人说法。当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门长者,虽财富无量,却不好布施,悭贪不舍。每到用餐时间,必令仆人紧闭大门,不让外人妄自闯入。因此,托钵行化的沙门、梵志,都无法向这位长者乞食。

一日,长者想吃美食,吩咐妻子赶紧做饭。长者妻特别杀了一只肥鸡加菜,并以姜片、胡椒调味烹煮。一家人坐下来吃饭时,夫妻俩不断地夹鸡肉给他们最疼爱的儿子吃。

佛知长者有宿世福报,且度化的因缘已然成熟,便化作一位沙门,出现在长者家的餐桌旁,并告诉他们:‘您只要布施一点点,即可获得大福。’长者抬头见到沙门,非常生气地骂道:‘你身为修行人却没有羞耻心,你难道看不出我们正在吃饭,为什么这么唐突地出现在我家呢?’沙门回答:‘你这么愚痴且不知惭愧,我这个乞士又为何要惭愧呢?’长者大为惊讶:‘我和家人一起愉快地用餐,有什么好惭愧的呢?’沙门回答:‘你杀父亲,又娶母亲,并供养怨家,却不知羞愧,怎么反道乞士为何不羞愧!’沙门即说偈言:

‘所生枝不绝,但用食贪欲,

 养怨益丘冢,愚人常汲汲。

 虽狱有钩鍱,慧人不谓牢,

 愚见妻子饰,染着爱甚牢。

 慧说爱为狱,深固难得出,

 是故当断弃,不亲欲为安。’

长者听了偈子后,惊恐地问:‘沙门,你为何说出此话呢?’沙门回答:‘桌上的鸡是你先世的父亲,他因为过去悭贪,所以常投生鸡中被你食用。你过去曾为一商人,乘船入海时常常流堕到罗刹国中,被罗刹所食。罗刹在五百世寿尽后,投生为你的儿子,因为你尚有余罪,所以今生作为儿子来害你。你现在的妻子是过去生的母亲,因为对你有坚深的恩爱,所以今世来作你的妻子。你杀父亲、养怨家,还以母为妻,实是愚痴不识宿命。凡夫众生在五道轮回无有穷尽,谁能知道自己周旋五道无有出期呢?只有修道之人才能见到其中因果,愚者了无所知,岂能不羞愧呢?’ 长者听了沙门所说,身毛竖立,悲伤惊怖。佛即现威神,令其识知宿命。长者见佛,即识宿命,马上忏悔谢佛。佛为长者传授五戒,并开示法要,长者即得须陀洹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四》

省思:

《大宝积经》云:‘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唐受诸辛苦。’若不断爱欲、执着,就如同养了怨家,只会沉沦于六道轮回,生死不休。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生能得人身,又能听闻正法,是最殊胜难遭遇的因缘。了达此理进一步把握因缘,依着佛陀的教法在觉察、觉照中,落实反省检讨断恶修善,漏尽贪、嗔、痴等烦恼,必能解脱轮回之苦,得大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六道之中,情难长久

娑婆世界的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沉沦在是世情的罗网中...

恶人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

常有吉神拥护

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 这两句是承上面的诸恶莫...

攀缘善法,本身也是一种轮回性

大乘佛法的修学,有两个重点:首先,我们刚开始是成就...

万事皆有因

从前,徽州有个商人叫程伯鳞,他居住在扬州,非常信神...

发光的手指

佛陀在世的僧团,名为「六和僧团」,何以称为「六和僧...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

宋朝大儒朱熹,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县知县,在这期间曾...

供养佛塔获殊胜功德

佛陀曾开示,供养佛塔功德甚大,应当精勤诚心供养。 过...

有生必有死

佛陀于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期间,一天,波斯匿王...

老太太念佛免遭劫难

我们妙音念佛小组是二〇一〇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开始共...

【佛教词典】结讲

(杂语)讲会之结末,即讲会之最终日也。...

【佛教词典】拔除根本

【拔除根本】 p0830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拔除根...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问: 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

让伤害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

慈心龙王消伏怨害

菩萨在久远劫前的过去生,曾因为瞋心的缘故而堕为龙身...

别辨心相明去取——圆心之相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

圣严法师《不要发空愿》

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

念佛有哪些规矩和注意事项

问: 念佛有哪些规矩,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 念佛本...

佛教中的八难是什么意思

问: 佛教中的八难是什么意思? 大安法师答: 八难是...

为病人助念,会承担病人的业力吗

问: 有人说,为病人助念,病人的业力就会转移到助念...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记得十六年前的今天,我才刚到佛学院来求学。十六个春...

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

趁年轻时赶快修行

莲花生大士云:趁年轻的时候努力的修持是极为重要的!...

慧律法师《增进快乐的三个要件》

释迦牟尼佛说人造十恶。身体有三种恶业:杀,杀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