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2017/05/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示:“善信檀越发心布施时,有四件事能具备布施的功德。哪四件事呢?一、选择适当的因缘,不在不适合的情况下布施。二、以至诚心亲自供养布施,不假他人。三、所施之物是洁净的。四、布施的心是清净的,不故意给予粗俗鄙劣之物。如此端正自心行善布施,就能获得殊胜的布施功德。

布施时,若能观照这四件事,就能获得不可思议的福报,以至诚心布施的功德,所得之福无量无边,就像海水不可计量,即便虚空也不能容受;乃至于从布施的因缘中断除烦恼,得解脱自在。所以,善男子、善女人在行善布施时,应具备这四件事。”大众听了佛陀的开示后,皆法喜充满,信受奉行。

一日,阿那邠邸长者来拜见世尊,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世尊问他:“长者!你还是常常布施行善吗?”长者禀白:“虽然目前并不富裕,但一如往昔常行布施,只是所布施的饮食较粗陋,没有办法很丰盛。”

世尊说:“长者!布施之时,不论所施之物是好、是丑,是多、是少,如果没有诚心,也不发愿回向,甚至对行善的功德没有信心,如此布施所得果报,未来所生之处也得不到好食;即使生活舒适也无心享受;有好衣裳也不喜欢穿着;拥有良田、产业也不善经营;觉得所受用的五欲甚为乏味;纵使有奴仆、随从也不会顺服听话。为什么呢?正是因为布施时没有用心,因此善果并不圆满。所以,在布施时,不论所施之物是好、是丑,是多、是少,如果能够一心至诚,没有任何分别计较,如此,不但能远离不好的果报,将来所生之处,饮食自有、财富具足、种种享用称心如意,奴仆、随从都非常顺从受教。这正是因为发欢喜心、至诚布施的缘故。”

世尊进一步举例:“很久以前,有一梵志名为‘毗罗摩’,非常富有,家中真珠、琥珀、砗磲、玛瑙、水晶、琉璃等财宝盈满,为人乐善好施。他会用八万四千个银钵盛满碎金布施,或用八万四千个金钵盛满碎银布施;有时施与八万四千个金银澡罐,有时布施八万四千头牛,且以金银包覆牛角;有时布施八万四千玉女,或者布施八万四千卧具,都是文绣华美的上好毛毯;有时布施八万四千衣裳,或布施八万四千龙象,亦以金银装饰其身;有时布施八万四千匹马及金银制的马鞍、勒绳等配备;有时布施八万四千辆车,甚至布施八万四千房舍;或是在四处城门行布施,若人需要食物就给食物,需衣则予衣,无论衣被、饮食、床、卧具、医药,一切悉皆行施舍。

“长者!毗罗摩虽行大布施,却不如造一房舍布施道场、四方僧众,若修此福不可计量;再者,毗罗摩的大布施,及供养道场房舍的功德,又不如受持三皈依的功德,因为皈依佛、法、圣众的福德不可计量;然而,毗罗摩的大布施、供养道场房舍及受持三皈依,又不如受持五戒的福报广大;但是,毗罗摩的大布施、供养道场房舍、受持三皈乃至五戒的福报,又不如生起慈愍众生之心,慈愍众生的福德益发广大无边。

“长者!即使像毗罗摩行大布施、供养道场房舍、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弹指之间慈愍众生之无量福德,又不如不起贪着世间爱乐的心福德广大。毗罗摩所做的布施功德,我尽能证明;乃至供养道场房舍、受持三皈、五戒、弹指之间慈愍众生、不贪着世间种种爱乐等,如是福德我悉知悉见。”

“当时做种种大布施、大供养的毗罗摩正是我的过去生。从过去久远以来,所做种种功德,皆因深信因果,信心坚固不动摇,于布施时不执着财物、功德。所以,长者!若行布施时,不论所布施的物品是多、是少,是好、是丑,只要以恭敬、至诚、欢喜的心来布施,不起贪爱执着,亲自布施不假他人,发愿将布施功德平等回向,以后必当受福。长者如此学习、实践,一定能获无穷的福报与功德。”阿那邠邸长者听闻佛所教化,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十九·等趣四谛品第二十七》

省思:

“布施”的功德不在于所施之物的价值,而在于发心是否恭敬、真诚、清净、欢喜。从世尊循序渐进的功德计量中了解,修布施度亦须具足般若波罗蜜:由布施财物、僧舍,进而受持三皈五戒,乃至于修一切善无有执着,了达三轮体空之理,由人天福报,进一步成就不生不灭的真功德。

如《佛说四十二章经》施饭转胜所说:“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这念清净心为诸佛之本,将有漏福田转为无漏功德法身,如此发长远心、发精进心修善积福,必能断除一切烦恼羁绊,得大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把无常败坏的资财,转成恒常受用的功德

菩萨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响,因为他住在菩...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

境随情起,识逐缘生

大智度论问。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

最殊胜、最有效果的供养

一直以来有善士发短信、邮件和打电话表示愿意供养我,...

念佛的现世感应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

忖已功德,量彼来处

现在有许多人不信因果,那有什么希奇呢?现在教育不同...

善用金钱

财富必须被善加利用,以便增进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

阿那律陀尊者为什么叫做无贫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贫女变皇后

过去,有一座名山 昼闇山,由于山中有众多贤圣僧众隐...

悉达多太子的成道

悉达多太子出家修行,尚未成就佛道时,一日,取地上槁...

什么会让你迷失方向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在庙里潜心研究佛经,参禅打坐。十...

【一半】的智慧

雅纯在佛光丛林学院念书,对训导老师非常不满,总是抗...

【佛教词典】四本止观

(名数)天台大师着。说止观之四书。即摩诃止观,禅波...

【佛教词典】五种三昧

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云五轮三昧:轮有运转摧碾之义,梵...

宋仁宗皇帝赞僧赋

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

为富不仁非为贵,见色不乱方为贵

宋朝韩琦任宰相时,买了一个妾姓张,容貌美丽。订立契...

忏悔的五个要点

1、忏悔要有惭愧羞耻之心,要真正知道自己错了。 2、...

受了菩萨戒,能否为生病的家人杀生做荤食

问: 弟子学佛多年,已受菩萨戒,吃长素。但家中老伴不...

凡是你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学习的

法则一: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 透过别人,你...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

业障是怎么来的

根据经典及祖师所说,业障的聚集有以下几种原因: 1、...

慧律法师《追求涅槃的心》

佛教追求的最高原则就叫做涅槃,涅槃翻译成中文叫做不...

遵式大师:校量念佛功德说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问: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 百行孝为先...

参禅,究竟是坐还是卧

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六祖大师说,...

心念不清净想入定是不可能的

宋徽宗致和三年,四川峨眉山在四月间刮起了大风,刮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