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迷路的穷人

证严法师  2011/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量劫以前,有一座原始森林,山林里林木茂密,是许多飞禽走兽的聚居之所。其中有一只母象怀胎了,不久之后,生了一只与众不同的小象,它一出生就有牙齿,小象牙焕发着晶莹光滑的白色光彩,卷起来的小鼻子像银环,额头上像长了一朵莲花,让人觉得很吉祥、很可爱。

随着岁月的流逝,小象慢慢地长大了,也普遍得到所有群居动物的敬仰,无论是凶恶的狮子、虎、豹、毒蛇或是微小的山鼠,大家都喜欢围绕在和善的大象旁边。

由于每天都有很多鸟兽围绕在它的身边,有一天它就利用黄昏时分,独自去找了一个很宁静的地方,希望享受一下清静的乐趣。

当它刚刚屈下两脚想好好休息时,突然听到哭喊的声音,它寻声去找,「噢!原来是有人跑到深山里来了。」

这个人很穷,来到森林里寻找资源以求过活,由于天色愈来愈暗,他又着急又惶恐,走着走着竟然迷路了,忍不住就放声哭喊起来,希望有人听到他的声音可以来搭救他。

当穷人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时,看到了大象,他吓得拔腿就要跑;大象看到穷人惊慌的模样,立刻停下脚步,穷人看到大象停下脚步,也稍稍安心地停下来。大象看他不跑了,就慢慢地靠近他,穷人一看见大象走过来,吓得想要逃跑……如此反复多次,穷人心想:这只大象看起来很温和,好像没什么恶意?

穷人正在思考时,大象就屈下两只前脚,表示它的善意。此时穷人才慢慢接近大象,虽然他的心里还是很惊慌,却感受到一股祥和的稳定力。

他走到大象的身边说:「我很害怕,因为我迷路了!而且我已经饿了一整天了。」

大象似乎听得懂穷人的话,就用象鼻轻轻地将他揽住,并把他放在背上,然后载他回住处。

大象的住处有许多水果,穷人狼吞虎咽地饱餐一顿后,大象又将他放在背上载他走出森林。穷人坐在它的背上就开始打起主意来,「这是一头与众不同的大象,而且这座森林资源很多……我要记住大象走过的每一条路线,以后就可以再来寻找资源。」于是他很留心地注意大象经过的地方。

终于,大象载着他走出森林了,到了出口处,大象屈下前脚让他下来。穷人下来后,一边往前走,一边回头仔细记住入口处的特征,及全程的路线。

当穷人走入市集时,看到一位雕刻师正用象牙在雕刻艺品,而且交易十分热络,价格也颇昂贵。

他就问雕刻师:「你们这些象牙都是从象冢里找来的吗?那活象的牙呢?」

雕刻师回答:「对啊!活象的牙就更值钱啰!」穷人听了很心动,心想:「我应该先从大象的身上取得资源。」于是回头又往山林去了。

到了森林,穷人循着大象带他走过的路线,果然找到了救他的大象,说:「我很感谢你救了我,但是,在外面我却无法维生,所以很希望能从你身上取得一些资源让我过活。而你的两支象牙可以救我,让我生活无忧,你可以帮我这个忙吗?」大象和善地点点头。

穷人就拿出锯子,把两支象牙锯了下来,拿到市集去卖。过了一段日子,穷人又来了,跟大象说:「我把象牙变卖之后,只够把债务还清,现在我又身无一物,还是无法生存。你可以把口里的那段象牙再给我吗?」大象还是很温顺地点头答应,因此它口里的象牙也被穷人锯走了。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穷人又来了,乞求地说:「虽然我的要求比较无理,但是如果没有你救我,我真的再也活不下去了。你可否连牙根也都给我呢?」大象还是很温顺地点头,让他用刀子割开皮肉、挖出牙根,虽然血淋淋的,但它还是强忍着巨痛,满足穷人的需求。

大象毫无保留地付出、奉献,而穷人却贪求无厌,对大象一再索求,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他在拔下大象的牙根之后,便洋洋得意地背着象牙一走了之。当他走到半路时,突然间山崩地裂、起火燃烧,穷人由于走避不及,被火烧着,最后遭滚落的山石活埋。

有时候人反而不如禽兽,这头大象就是佛陀过去无量劫的前身;虽然身为兽类,但是仍然没有忘记救助人的心。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佛陀在无量劫前就已发心发愿行菩萨道,即使是一个人生活有困难,他也愿意忍下自己身体的痛苦,把身上的资源无怨无悔地奉献出来。正因为如此,所以佛陀能成佛。

每一个人的心中也都有佛性,只是我们仍处在「凡夫地」,如果我们能够努力精进、超越凡夫地,也是可以达到佛的境界啊!大家要努力、精进,在精进之时不可欠缺忍辱力。

大爱的付出也要步步坚持这分耐力,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时时多用心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比舍是个出名的珠宝商人和经验丰富的航海家。一次,比...

三惑之害,不可不慎

财色与酒,名为三惑,臣耽丧家,君重亡国。《法苑珠林...

众生轮回的三大根本原因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

熄灭淫欲的简便方法

色欲祸害极其酷烈,从古到今,因此亡国败家、丧身绝嗣...

有没有享受的命?

生命时刻充满无常。我有个朋友,刚刚发布他升职的消息...

大安法师:净土同修如何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

问: 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念佛同修应从哪些方...

离喜爱无忧,一切无恐怖

从喜爱生忧,从喜爱生怖;离喜爱无忧,何处有恐怖。从...

因小失大的商人

从前有一个生意人,借给人家半个铜钱,那个人好久都没...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何必在意小过

做人一定要学会承担,也一定要学会处之淡然。世间许多...

老妇人清净无染的爱

佛陀时代,有一位气质很好、但衣着褴褛的老妇人来到一...

菩萨的化身

菩萨是什么样子呢?菩萨就供在庙堂,是不是就长这样呢...

因果业报

有一位婆罗门长者,家财万贯,只有一个儿子,年满二十...

【佛教词典】迦柘

(杂名)宝名。慧琳音义四十九曰:迦柘章夜反,梵言宝...

【佛教词典】末度迦果

末度迦,梵语 madhūka,巴利语同。又作摩头(梵 madh...

不为明日而忧

刚才来了位信徒。 她带着小孩,有点忧心的样子。一见...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洞山禅师有一天在过河时,看到河面上反映出自己的影子...

悟开法师念佛问答

问:《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什么是三摩地、陀罗尼道、得泥洹道

问: 什么是三摩地?什么是陀罗尼道?什么是得泥洹道?...

大安法师:能用念佛机代替助念吗

问: 弟子所在的县,既无寺院又无居士团体,亲人去世...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

【推荐】一片诚心,三支清香,如此便好

冷泉的一涧溪水,环着古寺静谧,黛瓦黄墙外,小沙弥挥...

如何才算有正知正见的布施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想...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定兑现这个愿

念佛人临命终时,注意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发愿都是临命...

阿赖耶识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赖耶识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

慈悲充实了生命

慈悲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懂得了慈...

孝养父母,功德无量;背逆父母,获罪无边

(一)孝养父母,福德之基。 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