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千亿天神皆愿供养这种修行人

广化老和尚  2019/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千亿天神皆愿供养这种修行人

东山佛学书院是由东山高中的副校长,与教务主任、训导主任等,他们几个热心的佛门在家居士创办的。当初总觉得,他们是办教育工作的人,又这么热心,可能办得起来。

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我开了一张单子,要购买学院所须的物品,交给他们,怎么过了好几天都没有买来?平常是只要学院有缺什么东西,写好单子交过去,他们就会很快的买上来。

这一次怎么都没有买?我内心就起疑问了,把许主任请过来,他还不敢说,吞吐了半天,才将实情告诉我,因为支持的人愈来愈少了,剩下他们几个维持得很痛苦,并把所有的帐目拿给我看,才剩下五百七十块钱而已!这下可好了!

不过我还是安慰他不要担心,并请学校开一张合约证明,以后佛学院的收入与支出自行办理,生活费用也自己负责。

这样过了一段日子,他们来问我情形如何,刚好那时候我在讲沙弥戒,正好讲到这一段,我就告诉他们:“佛陀曾经说过,若有一心行道比丘,千亿天神愿共供养,但一心行道,不念衣食所须,如来白毫相光其中一分供诸弟子。”

你们看,以前我们由东山高中供养,几个月就没办法维持了,现在由我们自己办理,要供这么多人吃饭,还要请法师来上课,要付车马费,还包括一切生活费用,都是我们负责,我们却能维持下来。

我既没有出去化缘,也没有出去赶经忏,可是我们仍旧生活得好好的。这就是证实了这句话——只要一心办道,一定会有龙天供养护持的,也会得到三宝的加被!

《佛藏经》原文:

“舍利弗!我法无诸难事,不念衣食卧具医药,汝等但当勤行佛道,莫贵世间财利供养。舍利弗!汝今善听!我当语汝。若有一心行道比丘,千亿天神皆共同心,以诸乐具欲共供养。”

……

“舍利弗!如来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舍利弗!设使一切世间人,皆共出家随顺法行,于白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舍利弗!如来如是无量福德,若诸比丘所得饮食,及所须物趣得皆足。舍利弗!是诸比丘应如是念:‘不应于所须物,行诸邪命恶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广化老和尚文章列表

平时「不要」,最后「要」回来得更多

目前在一群买菜的大爷大妈眼里,我是一道不一样的风景...

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

佛说一大藏经,无非讲因果二字。详细分析起来,就无穷...

法施比财施的功德还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

港版「林平之」撇百亿家财过清苦佛门生活

何宝生 还记得在港版《笑傲江湖》里饰林平之的何宝生...

供养出家人的功德

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 《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

哥哥搜狐当老总,弟弟出家当和尚

哥哥张朝阳在美国读到博士,创建搜狐,在名利成功中迷...

钱要放在哪里才保险

很多人都知道,把钱放在自己家里并不保险,因为可能会...

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学佛要实修实证

《大庄严经》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从前有兄弟二人同时出...

尸婆罗尊者本缘

过去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位月...

中国首位比丘尼净检法师

晋穆帝升平元年(西元三五七),昙摩竭多在洛阳依《僧...

贪利养的提婆达多

佛陀在王舍城弘化时,阿阇世王非常恭敬提婆达多,除了...

【佛教词典】结缘

(术语)于佛法结缘。创未来得度之缘也。止观六上曰:...

【佛教词典】半只迦

(异类)Paika,又曰半支迦,般止柯,散支,散支迦,般...

不让孩子受苦,以后他就很苦

人不会养孩子时,就会溺爱。什么苦都不让孩子受,乃至...

净土行人早课功课之法

修行之方,亦有节次(程序、次序),如僧家功课之法,...

风雨飘摇的人生

周公有一首诗,叫做《鸱鸮》,出在《诗经?豳风》,《...

中阴身

中阴身就是神识,并不是神识变化成中阴身,也就是世俗...

高僧「马喝奈」的故事

太白顶西边有个虎山,那是白马寺海德老和尚出家的地方...

人性本善良

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佛陀证悟的原理之一便是:人...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

「十念记数法」与「都摄六根」

问: 印光大师的十念法即是从一念到十、再从一念到十,...

世间委屈六事

人在世间生存,差不多每个人都有受委屈的经验。虽然说...

红尘中你被什么緾住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佛性显现不...

让自己成为快乐又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快乐,缺少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不...

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恶法令不生

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之后,接下来应该要修助行四正勤。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