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弘一法师的言传身教

2020/0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弘一法师的言传身教

律己莫律人

有一次,弘一法师应邀讲戒律,他讲得标题是“律己”,他说:“学戒律的须要律己,不是律人;有些人学了戒律,便拿来律人,这就错了。记得我在年少时生长在北方的天津,那时的我生就一张利嘴,整天在指东画西,净说人家的不对;那时我还有个老表哥,一天他用手指指我说‘你先说说你自个!’意思就是律己啊!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真使我万分感激。大概喜欢‘律人’的总是看着人家不对,看不见自己不对。北方有句土话是:‘老鸨飞到猪身上,只看见人家黑,不见自己黑。其实他俩是一样黑。’”

法师又说:“‘怎样才能平息诽谤呢?’答曰:‘无辩。’人要是遭了诽谤千万不要辩,因为你越辩,谤反弄得越深。譬如一张白纸,忽然误染了一滴墨水,这时你不要动,不会再向四周溅污;假使你立即想要干净,一劲地去揩拭,那么结果这墨水一定会展拓面积,接连玷污一大片的!”

开示丰子恺

丰子恺皈依佛门,弘一法师给他作了一番开示。 “在佛法上,有下列数事,要居士谨记!”弘一法师深沉而严肃地说:“第一、做一个佛弟子,不能在形式上接受了皈依仪式,便算完了。当你作为佛教的宏扬人以后,你的人格必先经过自我洗涤一番;过去的,譬如昨日死;以后,犹如今日生——直心是道,请你在任何情况下深深牢记,不要为习惯所欺,做欺心、欺人、蒙蔽良心的事;人做端正了,才是学佛的开始。”

“第二,因为学佛,便是根本的‘净心’行为;净心的方法,便是‘持戒’,如若不持戒而学佛,去佛便路遥了。因此,盼望居士先从少分戒行开始律己,如居士者,不妨先从‘邪淫戒、偷盗戒、杀生戒’持起,然后再扩及‘妄语戒、饮酒戒。’

在世间唯一难行的,不是杀生戒,也不是邪淫戒,而是妄语戒;有许多无辜的灾祸,不幸的纠纷,与悲惨的遭遇,都是从‘妄语’而来。说到‘妄’,唯一能制持它的工夫,便是一颗诚心,对人对事的恭敬,不掉以轻心!”

“第三,要试图放宽心量,包容世间的丑恶。人家赞美我,我心生欢喜,但不为欢喜激动;也许这欢乐之后,便是悲伤。人家辱骂我,我不加辩白,让时间去考验对方。”

“世间的形形色色,我们所爱的,所憎的,所苦的,所怕的,所愤的,所悲伤的,乃至令人难以忍受的烦躁、感受、接触。我们要学着试图包容:它们来了,我们淡然处之,它们从我们身边滑过,我们也不可幸灾乐祸。

人生,便是一场既悲且喜的过程,但中间没有一件足以任人轻视;世间每一个动机,每一种事物形态,不管强者、弱者、女人、小孩,他们心灵感受,都会发生不可想象的力量,原因是他们既是生物,自然有感情,有感情便有动力,有动力,便可毁灭事物,也可成就事物。

复次,他们也有圣贤的情操,企图被尊重。被崇爱,被同情;但惟有一点,不愿被欺骗,不愿被蒙蔽;因此,他们那颗形式上是骄傲的心,在实质上,便是赤子之心。你欺骗一个小孩,如被他发现了,他小脑筋里,将永远拂不掉你丑恶的影子,即使你再神圣,再被人讴歌颂扬,也不能获得孩子的爱。当孩子的时代,没有名利观念。不晓得什么是利害,他只知道‘爱’。你对他一百件好,有一件欠诚心,欠感情,他一旦发觉,一切便完了!在佛法修持上,是善不抵恶;在世间的名器上,是功不抵罪的… …”

“子恺啊!我们要学着包容一切,这样方能养成不分亲疏厚薄的悲心,才能平静地看世界。只有如此,人间才有无限的美丽展开;佛陀不在内,不在外,而在你的灵性中间;你的灵性有美可圈可点,世界自然有美皆备,无美不收。” 丰子恺听完弘一法师的开示,满眼湿润,热血沸腾。

身教感化

弘一法师在佛学院教学生,学生有过失,他不讲话。他有一个向学生表示的方式,就是自己一天不吃饭了。学生看到法师不说话,也不吃饭,就晓得大概自己有了过失了。同学们开始反省,忏悔,于是法师又吃饭了,弘一法师用这个不骂人,不责备人的方法,感化很多的学生。

人生无常

弘一法师曾在南普陀闭关修行,他看见大海波涛汹涌,海上的帆船就像一片片树叶,轻飘飘的不知飘向何处。想起人生种种无常,总是要泪下痛悔一番,砥砺自己。

心系国

1930年,弘一法师自小雪峰至泉州承天寺与性愿法师相聚。 一天,寺里来了一位省府参议厅的官员,他是受参议厅之托来请弘一法师出山参政,委以重任的。面对此事,弘一法师答道:“老僧一心向佛,不宜参与国事,何况国土破碎,日寇入侵。和尚乃以劝善为己任,靠一个老和尚有何作用,请居士不妨到别的庙里看看。”

七七事变后,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弘一法师在福建温陵(泉州)潸然流泪对弟子说:“我们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弟子,于此之时,不能与国家共患难,为佛家张点体面,自揣不如一只狗,狗尚能为主人守门,我等一无所用,而犹腼颜受食,能无愧于心吗!”

随后,法师撰写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警句呼吁僧人救国。

以身殉教

抗日期间,弘一法师身在的厦门岛因为战略位置的重要,随时准备接受日本人的血洗。许多人都劝弘一法师迁往内地避乱,但法师默然辞谢。 他写信给远在上海的夏丏尊说:“我决定住在厦门,在战乱中,与寺院共存亡!如果我要离开厦门,除非厦门平静,再往他处。”

可是,上海的许多朋友,还是要劝他移出厦门,弘一法师坚决地说:“如厦门失陷,我愿以身殉。古人说:‘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做个出家人,对生死当不容怀恋!” 同时,他给上海弟子郁智朗居士的信中,也附了灵峰藕益大师的诗文,以表心志,诗云:

日轮换作镜,海水挹作盆。

照我忠义胆,浴我法臣魂。

九死心不愧,尘劫愿犹存。

为檄虚空界,何人共此轮?

留在厦门的弘一法师,在门上贴了一张横幅,题名“殉教堂”。

佛祖不做梦

弘一法师有个弟子有天早晨兴冲冲跑来找他。 法师问“何事高兴?” 弟子说:“我梦见佛祖啦。” 弘一法师说:“佛祖从来不做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元明高僧妙叶法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在佛教史上,我们总是听闻到...

只有坚志力行,方能成就大器

《禅林宝训》中记载着这样一则动人的故事。 舒州(今安...

本焕长老与印顺法师开解众生疑惑

现代社会把人的各种欲望都裹挟在里面,拼命刺激你,但...

佛源老和尚和地藏菩萨的因缘

佛源老和尚是铁骨铮铮的,也是独得祖师棒喝的真传。看...

北宋高僧四明知礼法师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介绍的)的祖师爷要穿...

【佛学漫画】永明延寿大师

永明延寿大师圆寂百余年后,宝觉禅师在看了《宗镜录》...

慧静老和尚昼夜如一的参禅功夫

坐一支香,行一支香。行啊,特别特别重要,一定要把住...

【佛学漫画】曹溪六祖慧能大师

六祖慧能大师的故事...

【注音版】往生普佛仪规

往生普佛仪规...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功名威赫归掌上

布袋戏的历史起源有一则动人的故事。相传在明朝,有一...

人生最美的心境

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也该干净」的...

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

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妻子生了一个端正庄严的儿子...

诈言马死喻

过去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黑马入阵与敌作战,由于恐惧害...

【佛教词典】三种止观

指天台宗所立之渐次止观、不定止观与圆顿止观。略称三...

【佛教词典】福德门

二门之一。为“智慧门”之对称。指六度中之布施、持戒...

修供养者,应忆念三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

【修供养者。忆念一切佛法僧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

《论语》精华50句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

少吃肉的10个益处

美国《健康》杂志刊文,总结了少吃肉的10个益处。 1.减...

把每一念照顾好了,你临终就不用担心了

我们一开始在安住真如的时候,第一个先离一切相,先找...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

原文: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

吾和身的关系

【普劝修持一。或人问孔子曰:人有迁家而忘其妻者。有...

这八个字误却了往生大事

觉明妙行菩萨对常摄说: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

人生实相与弥陀的救度

《佛说譬喻经》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名行人被饿虎追...

证严法师说故事《佛陀和他的弟子们》

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

【推荐】修净土的人可以不研究教理吗

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这...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图解

我们在学习师父一部开示的时候,最好将师父所讲的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