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栴檀涂塔成辟支佛

2020/03/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栴檀涂塔成辟支佛

佛陀在魔羯提国带领着众比丘一路行化,来到了恒河边,看见一座年久失修的旧塔,崩坏得很严重,无人修补。比丘们便请教佛陀:“世尊,这是什么塔啊?为何朽坏得这么严重却无人补修呢?”佛陀回答:“在贤劫中,波罗?国有国王名叫梵摩达多,以正法统治教化国家,社会兴盛人民丰衣足食,没有战争、疾疫、天灾或内斗,象马牛羊等六畜兴旺,珍宝盈库,唯独没有孩子。即使祭祀祈求神祇,希望得子却始终无法如愿。

有一天,国王花园中的水池开出一朵庄严的莲花,花中有一个跏趺而坐的童子,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口中发出优钵罗花香,身上毛孔散出栴檀香气。守池人将此事报告国王,国王立即欢喜地带着后妃来到园中。国王见到这童子非常高兴,马上就往前想将他抱起来。

这时候童子对国王说了一偈:‘大王常所求,故来称王愿,见无子息故,今来为王子。’国王、后妃及婇女们听了都十分高兴,就将童子抱回宫中养育。随着年龄增长,只要童子走过的地方,就会生出朵朵莲花,而且他的身上毛孔总是散发出栴檀香,于是国王就为他取名栴檀香。

栴檀香不久就观察到,随他足迹所至之处开出的莲花,一开始鲜丽美好,不久即枯萎零落,便思惟自己的身体,也会如此变化。因觉悟到无常,即证得辟支佛。飞升至虚空,作十八种神通变化,不久即入涅槃。国王、后妃及婇女们痛哭悲泣,将他的遗体火葬,得到许多舍利子,便造塔供养,这就是当初所建的塔。”

比丘们又问佛陀:“这位辟支佛过去修了什么福德,能有这样的果报?”佛陀说:“过去无量世以前,波罗?国有佛出世,名号迦罗迦孙陀。当时,有一长者家里有无数的财宝。长者死后,他的妻子与儿子就分开居住。长者的儿子贪爱色欲,见到一个倾心的淫女,为亲近她,每晚皆付出百两金。几年下来,长者子家财散尽,已无法支付淫女财物,她便要求一束上好的花。长者子想:‘我已经没有钱可以买花了。国王的宝塔中一定有好花,我去偷来就可以再亲近她了。’但是,宝塔大门有人看守,无法进入,长者子便偷偷由洞穴潜入,果然偷到好花。

隔天早上,长者子身上突然长出许多恶疮,痛苦不堪,四处寻找医师为其诊治,医师说必须用牛头栴檀涂抹在疮上才可能痊愈。长者子没钱买药,只有变卖舍宅,得了六十万,立刻去买了牛头栴檀,但只能买到六两来涂疮。

他对医师说:‘我现在罹患的是心病,你治的是外疮,这样会好吗?’说完之后,他就拿着已磨成粉末的牛头栴檀六两,进入宝塔中,虔心祈求:‘世尊往昔修苦行时,矢志誓度众生,脱离厄难。我这一生很堕落,唯愿世尊慈哀怜悯,灭除我的恶疮。’

随后,长者子便用二两牛头栴檀粉敷疮,二两牛头栴檀粉偿还偷花的钱,二两牛头栴檀粉至诚供养,他在佛前一心求哀忏悔,身上的疮不但渐痊愈,毛孔还发出栴檀香,长者子闻到这个香味,非常欢喜,回向发愿,以忏悔、供养的功德,不堕恶道,常生天上人间,所行之处,生上好莲花,身上毛孔,恒有香气。”

佛陀告诉比丘们:“以栴檀涂塔的长者子,就是现今的辟支佛。”比丘们听闻佛陀所说,都非常法喜、信受奉持。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3.授记辟支佛品 3》

省思:

忏悔在佛法当中是很重要的法门,是我们应该随时要努力的功课。正如《佛说四十二章经》所云:“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文中的长者子衷心恳切,至诚忏悔过失,即脱离苦患。有了过失要勇敢面对,知道反省、惭愧忏悔,真正做到无事不可对人言,则必能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心中都是光明、安乐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每天投五毛钱作救人基金

四十多年前,我出家时就一直在想,佛陀出生在人间是为...

除了自己的业障,共业也是要忏悔

忏悔业障非常地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我们开阔一些讲...

八十八佛的忏悔意义与方法

在我们的修学当中,拜忏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课。我们在修...

念佛和八十八佛哪种忏悔力量大

问: 念佛需要拜八十八佛忏悔业障吗?不是至心念佛能...

真正明智的富贵之人

有一天,波斯匿王前往佛陀所在的精舍,顶礼佛陀之后向...

最上等的供养

佛陀游化到一座城中,城主听到释迦牟尼佛入城,知道佛...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

禅师巧劝吝妇:有舍才有得

有位居士向禅师诉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啬,不但对慈善事...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一位开火锅店女老板的忏悔

我开火锅店开了十几年,没学习传统文化之前,不知道珍...

贪取天眼

贪心是人类的天性,可是贪也有善贪恶贪,有正贪与邪贪...

每日吃鸡贪口欲,转世为猪偿杀业

纪晓岚先生笔记上记载:河北新镇县文安城王氏的姨母,...

众生皆有佛性

这年,我在关中,有一天,迎祥寺一僧人来找我,说寺里...

【佛教词典】二种般若庄严

般若,意译作智慧。智慧能严饰法身,故称般若庄严。据...

【佛教词典】烦恼魔

(术语)四魔之一。烦恼能恼乱身心,障碍菩提,故名为...

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问: 每天茶饭不思就是不开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观想佛陀的方法

(四)修观之法 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

圣严法师《永不疲倦》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大智度论...

各宗要略——真言宗

史略 密宗又称真言宗。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

出世与入世

无相禅师行脚时,口渴寻水,这时看到一个青年在池塘里...

没有福报,如何才能发财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去挑水,却发现水缸怎么都...

鬼神的福报也各不相同

问: 佛教说是无神论者,但是有因果,受人天果报,那...

佛陀讲出例证来说明受持楞严咒的功德

佛陀讲出一个实际的例证,说明受持楞严咒的功德──阿...

把烦恼送给他

有一对年轻夫妇同在一所小学里教书,虽然待遇不高,但...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

佛眼看战争

佛教故事中,当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而争斗的时候,佛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