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冶开老和尚是怎么开悟的

绍云老和尚  2021/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冶开老和尚是怎么开悟的

选佛场,一念净心成正觉,看谁能在这里把世间一切的万缘放下,单单的的观当下这一念不起二念,不起二念明明了了、历历明明,这就是成佛的正因,所以叫选佛场。

选佛场就是选人才的,不问男女、年龄老少,佛性没有男女老少。只要你把这一句话头看透了,见到自己的本有佛性了,见性就成佛了叫理即佛。就像考试一样的,看谁能考取。但你自己没有志向和决心不行啊!

我讲一个近代的真事。常州天宁寺的冶开老和尚比云居山虚老小一些,他二十多岁时住在金山。那时候金山只打三个七,因为打七要居士承担一切费用,比如打一个七要5000元,居士出5000元就打一个七,出10000就打两个七。

有个朱居士出了三个七的钱,三个七快完时冶开和尚的功夫已经得力了,晓得三个七以后要解七了,就跑到厕所里面哭。朱居士看这个小和尚平时行住坐卧功夫很好,快结束怎么哭了呢?就问他:“怎么了,想家了吗?”冶开和尚:“不是。 ”朱居士又问:“那你为什么哭啊? ”冶开和尚:“三个七明天就要解七了,我这两天功夫才得力,要再有一、两个七,我可能开悟了。”朱居士说“你不要哭,小师父要真能如此,我再成就两个七。”

朱居士就和方丈和尚说:“我再加两个七。”结果,在加打第五个七时,冶开和尚真开悟了。就是要有这个志向、决心,能下这种精进的功夫。

所以,我们在座的大众千万不能把自己看轻了,认为自己业障深重、善根浅薄,这都是我们的妄想执着。业障深重你用秤称过嘛?一吨还是两吨?善根浅薄你量过的嘛?一尺还是二尺?没有相啊!分别相都是当下一念在作怪。你把全副精力放在这一念话头上面,行不知行,坐不知坐,业障在哪里?如果通身就在一个疑团上面,行住坐卧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说不定在这里就能悟道。

这个堂中具备禅堂、般若堂、大冶洪炉、选佛场这几个名相的功用,就看我们在哪种功用上。得到真实的利益。第一个七就要过去了,我们在自己的起心动念上千万不能马虎,要发起真正的精进勇猛心,把一切攀缘放下来,再用一番真功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绍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什么是禅七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

打坐时九个调身步骤

正式打坐的时候,关于调身有九个步骤: 1、对座位的要...

禅宗怎样参无门关

讲到参无这个法门,当年有人问赵州和尚:狗子还有佛性...

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潭洲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道:你来求...

到处是路,何必忧虑

洞山禅师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就...

明海法师忆净慧长老:活在当下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师父(净慧老和尚)的情...

缘起性空

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

为了洗碗而洗碗

三十年前,当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时,洗碗可不是一件惬...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把聪明转变成智慧

大凡立身处世,是最需要聪明和智慧的,但聪明与智慧有...

莫让「担心」成为「诅咒」

一位做电视企划与采访的年轻人,常常需要加班,日夜颠...

高僧佛图澄尊者

佛图澄,天竺人。少年时就开始学道,尤其精通玄术。永...

未及害彼,返自害己

秋收之后,毗弥好整以暇地坐在庭院里为小狗抓跳蚤。悄...

【佛教词典】观音无畏

(杂名)观音有施无畏者之别号,放略云观音无畏。法华...

【佛教词典】显了对治

【显了对治】 p1467 显扬三卷十六页云:显了对治者:谓...

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

【原文】 盖闻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尘寰扰扰,易犯...

真实功德和不真实功德

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

如何处理毁坏的佛像经书

在事相上来讲,有佛、有法、有僧。佛就是我们的佛像,...

超越的情

有一天早晨,佛陀的僧团三五成群,正在讨论城里发生的...

我和观世音菩萨是「同学」

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胁士,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

从此这个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这是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许多年以前。 那时候,枪杀、乱...

句句消归自心

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

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戒是佛亲制的,我们后人,现在也有人提倡说要改戒相,...

中西医预防禽流感的方法

西医: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

如何分辨魔障与业障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

【推荐】小乘跟大乘的空观有什么不同

当我们从业果的思想,再进一步就是空性的道理。这个问...

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