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远大师三十年迹不入俗

大安法师  2021/12/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慧远大师三十年迹不入俗

净土宗祖师在信愿行方面的理论积累和实践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永远也学不完的楷模。

慧远大师当年对于净土的信心,他本人是很相信的,但如何让众生去相信呢?这是他作为一个祖师要解决的问题。慧远大师和他的老师道安法师是有个转变,道安法师是求生弥勒净土的,到了慧远大师却求生阿弥陀佛净土,他这个转化是耐人寻味的。

慧远大师一旦念佛求生净土,那种情怀是非常深厚的。为了完成这桩大事因缘,他是30年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他这样用实践去完成这桩事情,非常认真地去干。而且他当时所表达的那种精进,凿池种莲,有12朵莲叶,用水冲击莲叶,就做为一个报时钟,六时行道,如救头燃。

你说一个人一天如救头燃,像我们昼夜念佛,一天做做还勉强可以,但是一天都很难,还要偷点懒。如果30年都这么做,你说这是什么样的胸怀。所以这些祖师们是用整个的生命去做这件事情,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他们的德业能够与天地同在?他们的精神就已经张扬到这个程度,他的大菩提心就这么出来了,对西方净土的那种神往,那样的一种愿求,那样地落实在行动中,他是浩然正气。

表现在《西方发愿文》里边,文句都很美,这样表述发愿文:“藉芙蓉于中流,荫琼柯以咏言。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体忘安而弥穆,心超乐以自怡,临三途而缅谢,傲天宫而长辞。绍众灵以继轨,指大觉以为期。”

你看他建立莲社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期待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里边有自己的一朵莲华——芙蓉就是莲华,来寄托自己的法身慧命。

“荫琼柯以咏言”,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七宝树,他的树都是珍宝的,这就是“柯”——树枝,在七宝树的下面荫凉,来咏言,来歌赞,念佛,念法,念僧,歌赞佛德。

“飘云衣于八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要分身到他方世界去,他那种飘逸,衣就像云霞一样,到八方非常远的刹土,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泛香风以穷年”,在西方极乐世界沐浴那样的德风,德风都能让人得到灭尽定的快乐,穷年竟日在这样的香风吹拂之下。

“体忘安而弥穆”,你到极乐世界就能够身体忘记了,无我了,破我执了,破我执就更安心了,你的神态就更庄严肃穆,就有像佛一样的雍容华贵,这是身体的忘我。

“心超乐以自怡”,心也是忘掉的,心就是心意识的妄心,它被超越了,没有苦乐的对待了,它所显现的是自性的一种怡乐,就是常乐我净的乐。

“临三途而缅谢”,面对地狱、畜生、饿鬼这三恶道,他就永远地不再去了。

“傲天宫而长辞”,就是天堂的五欲的快乐宫殿,对于一个念佛求生净土的人,也可以傲然地对待它——不去。

“绍众灵以继轨”,就是在这里念佛,他要继承往古圣贤的心路行迹,来传承到未来去。

目的是“指大觉以为期”,大觉就是成佛,无上正等正觉,是指向成佛的目标作为自己的期待的。

你看在我们莲社里面,有这样超越的意向、有这么神圣、崇高、伟大的目标的一批人,在这个世间可不就是人中芬陀利华吗?这样的一种思想,这样的一种情怀,对现在急功近利、庸俗不堪的民众来说,那不是劫外之音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

外婆的舍利花

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吗?真的有阿弥陀佛吗?很多人都会...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

造了五逆十恶,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修净土宗的人,他一定要强调生命是由思想来决定的。否...

【推荐】往生这桩事情,不要等死后再请人来助念

有一些磁带讲临终助念,当然精神很可嘉。也是有不少居...

【佛学漫画】惟则禅师

佛窟惟则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

临命终时教以念佛,即见化佛接引往生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

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无几呢

或问参禅得悟者相望于册,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闻也?...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把仇恨写在沙上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

保护好自己,才有资格善待别人

一个禅者在河边打坐时,听到挣扎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

信愿称名退病魔,皈命弥陀获新生

病苦缠身寻出路,亲近弥陀获新生 李忠生居士,1963年生...

恭敬供养能得五种功德福报

古印度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世...

【佛教词典】心心数

(术语)心与心所也。心为身识等之心王。心数者新曰心...

【佛教词典】断善阐提

(术语)永不成佛之机,谓之阐提。有二类。为救众生之...

心灵的七个境界

凡是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事业上的成功者,却一定是心...

星云大师《为老人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感谢您降诞到人间,您明白地告诉我...

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当我们读到了四祖道信对牛头法融说:快乐无忧,故名为...

自己挠痒自己笑

有来访者问弘一大师:何时是你最高兴的时候? 回答:...

为何居士互称师兄,而不称师姐

男女平等,意指佛性上的平等,人人均有佛性。然而,我...

不用担心来生

有一次,佛陀回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

你是要面对太阳还是面对黑暗

如是菩萨所有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意乐,犹无厌足...

才劝往生言著相 尽思贪恋却迷蒙

才劝往生言著相 尽思贪恋却迷蒙 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佛教...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从积极地行善来看,我们要修五戒十善,六度万行,自利...

身体查不出病因,能否如愿往生

问: 我生病十多年,发病时情绪不受控制,医院查不出...

为何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女众

问: 为何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女众?就是说没有男女相....

在昏沉妄想里做活计

初发心用功,怕妄想;工夫用久,怕昏沉。这是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