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2022/08/10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于是在安徽安居下来。后来,祖父经商致富,父亲是善乘法师,母亲是善果比丘尼,在他们出家前均笃信佛教,供奉观音大士更是虔诚。生下二男二女,了相大师是长子,五岁时,就能背诵《心经》,每次跟随父亲进入寺院,就会对着佛像礼拜。父亲的道友永成法师,有一次来家中拜访,了相大师一见到他,即深切地恭敬欣慕,志愿追随他出家,父母亲不允许。当时正在私塾读书,放学后,即到普济寺听僧众诵经,一定要到晚上天黑才肯回家。

十八岁,双亲就要为他娶妻,再次坚持请求出家,但双亲强迫他,不得已才结婚。妻子杨氏,法名了智,也是本来就信奉佛法,得了相大师的度化教导而更加坚信,二人相伴念佛。有一天,告诉杨氏说:“我十三岁时,就具有出家的志向,但被双亲坚决阻止,他日若有出家的机缘,与夫人你同作佛子,怎么样?”杨氏说:“好!夫君你如果真的作比丘,请执刀为我削去此八千烦恼丝,而现身为比丘尼。”了相大师非常高兴,两人马上对着佛共同发誓,从此长年持斋。

清德宗光绪四年(1878),其父亲被诬陷控告。囚禁于牢狱中五个月,冤曲之罪才得以昭雪。出狱后,所有经营的店号,又都失利关闭歇业,刺激过深,想要自杀而未遂,因此发心出家。又恐怕眷属障碍阻止,所以不告而行,请求广福寺的证公和尚剃度。受完具足戒后,才写信告知家属,并以修行学佛之种种功德相互劝勉。当时母亲正在生病,便命了相大师偕同弟弟了非去探望父亲。

了相大师询问妻子杨氏说:“我想要跟随父亲出家,夫人你的意思如何呢?”杨氏说:“此是夫君的大事,自己应当尽早做决定,百年的生死大事就在一刹那间,哪里可以因循而耽误了呢?只期望夫君不要忘记以前的誓愿,赶紧回来为我剃发,完成我一向的志愿,如此就非常感谢你了!”了相大师抵达广福寺见到父亲时,即要求剃度。父亲问说:“你要如何安置妻子呢?”了相大师说:“媳妇与儿子我有约定,她也要剃度为僧尼,所以可以不用顾虑了。”了非也愿跟从兄长依止父亲出家。随即禀告镇公,于光绪五年(1879)九月十九日,为了相大师兄弟同时剃度。

母亲看两个儿子很久都没有回来,就带着媳妇及两个女儿前往探访。杨氏看见丈夫已现僧相,欣喜地祝贺他说:“有志竟成,可喜可贺。请立即实践以前的约定,为我削发。”母亲及两位妹妹,也发心出家。于是就选在阿弥陀佛的圣诞日,分别剃度,接着受具足戒。了智尼师随着婆婆等人居住在莲花庵,专心念佛。

后来,了相大师前往高旻寺,参学三年,在金山寺及天宁寺,各住了两年,再回到广福寺闭关。等到父母亲先后示现入寂,与弟弟一同朝礼南北名山,参访长老尊宿,历经七年,重回广福寺闭关。光绪二十七年(1901),再度朝普陀、天台等名山,参访善知识请益佛法。这年的冬天,三度入关,更加用功努力修持,以求道业精进。刚开始习禅,以及诸经论,而最得力的是《十六观经》。五十岁之后,才一心一意于净土法门,专持名号。

了相曾经说:“就此净土法门就已经足够,何必贪多求广博。世人念佛者多,往生者少,这是因为只念佛而不作观想,导致妄念繁多生起。必须信心坚定愿力切实,并且修行专一,念念求生西方,不要夹杂其他的妄念,自能一心不乱,必定得以往生。我们出家人,主要在求佛法,了脱生死,必须有恒心、定力与呆气,方能专一精进而不退转,若有丝毫的畏惧艰难、偷闲懒惰与怀疑思虑,绝对无法成就。志在求生净土者,尤其要特别注意。”于是先后建造茅篷于黄山及庐山深幽的地方,二六时中念佛不断。年六十六岁时,才因徒弟再三迎请,而回到广福寺,每日处于狭小的斗室中,行住坐卧动静之间,持诵佛号从不停止。每逢初一、十五日,必定召集附近的信众,结会念佛。曾经说:“学佛在求自度,更应当度化他人,若只求自利,而不知利他,便是自私为我,而失去佛陀慈悲方便的要旨了!”

1924年,了智尼师入寂往生时,了相大师前往助念,了智微笑地礼拜了相而说:“此生幸得出家为尼,善根不灭,现今得以往生,深深地感谢法师您的恩赐,十年之后,当再与法师您相会于西方净土。”荼毗时,了相大师为她举火。

1934年十月十二日,其父亲百龄诞日,特地亲自主持佛七。年少时患头晕症,剃发出家后,头晕的病症竟然痊愈,至佛七的第四日,忽然又稍微感觉头晕,虽然只是一会儿就好了,却自知时至。隔日,即沐浴剃发,更衣端坐,默念佛号。徒弟们留守侍候于室中,皆挥手叫他们出去,说:“往生的时刻还早,你们可以安心打佛七。”等到佛七圆满的当天晚上,才对大众一一道别,嘱咐大家要努力念佛,一心精进不要懈怠。说完后,一再地面向西方作礼,到了晚上十一时,面容含笑结手印而往生,时年七十九岁,僧腊五十六年。荼毗后,以骨灰作成丸状,散布于江海中。(《佛学半月刊》,第一百期)

评曰:“与妻子相伴念佛,相约出家,而妻子于是专心念佛。了相大师到处遍参善知识,并且三度闭关后,才知道就此念佛法门已经足够,因此一心一意于净土法门。在黄山及庐山先后建茅篷念佛,还比不上妻子修习净土的行业先成就,与法师约定于十年后净土再会。果真晚了十年才往生,这是因为不及妻子老实念佛之信坚愿切而修行专一。”

《净土圣贤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不是佛号有问题,而是你的心有问题

净土宗的修学是本尊相应的法门,就是说,我们临命终是...

副经中的副经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在讲净土法门的部类门,也就...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

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我们刚开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一...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弘法宜持论公允,理事圆融,不可偏执,不可意气用事。...

《观无量寿佛经》第八观:像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

往生极乐世界,有五因缘不退

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 一者,阿弥陀佛大...

佛的光明随时在我们身边

我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讲到...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推荐】十劫的善根才换来今生往生的资粮

唐代有一位怀玉禅师,他就是念《阿弥陀经》念了30万遍...

尸毗王本生

很久很久以前,古印度阎浮提洲的提婆拔提城里,住着一位...

立即长大

唐朝玄奘法师去印度,花了二三年的时间才到达,现在坐...

人心旁鹜不定,应从三毒中解脱出来

僧珈逻仕达是舍卫城的一位长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下儿子...

【佛教词典】经轨

(经名)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译。...

【佛教词典】时浆

四药中属于时药之浆类,即指一切之果汁、粉汁、乳酪浆...

【视频】妙境法师《圆通法师去竹林寺的故事》

妙境法师《圆通法师去竹林寺的故事》

【视频】净界法师《小乘空观与大乘空观》

净界法师《小乘空观与大乘空观》

【视频】慧律法师《这个世间没有什么可以让你执着》

慧律法师《这个世间没有什么可以让你执着》

「钱」字的含义

中国人写这个钱(錢)字,繁体字,一个金,那边是两个...

莫作愚痴的老实人

我们说一把刀,你要割东西,一定要磨。我们记得,我们...

乾闼婆作乐赞佛

舍卫国中有五百位乾闼婆(即乐神),琴艺精湛,享誉四...

财色招苦,拥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我们经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人生...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

财富从布施福业得来

说到财富,简单地说,一切都从布施福德而来,从布施业...

世间赏罚与因果报应之不同

原文: 阅来书,知汝聪明尚不彻底,故以儒佛之因果,与...

这样回向功德会大得不可思议

佛在世的时候,有个讨饭的女人,她捡了一枚金币,捡了...

图解手淫的危害

摘要: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着道德和欲望的冲突。特别...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觉光居士 辑录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

受一次八关斋戒,就超过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吗

问: 《无量寿经》里说,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

人生只有使用权

我常说「人生只有使用权」。 当付出时就会得到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