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偷吃松子,被虚云老和尚罚跪三天

绍云老和尚  2023/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偷吃松子,被虚云老和尚罚跪三天

在沙弥的戒律上也有这一条,庙里面上的供果、供品,庙里面供养完佛之后,是收归库房,或者是收归哪个执事人,统一到过堂的时候分。若是有人没有分到,就把一个切成两片,两片不够分,就切成四瓣。那样分,大家都能吃到。如果没有经过执事,没有经过库房,你私自拿起来放嘴里尝一下,就是偷盗了。

同样是吃,吃的方法不同,吃的时间不一样,吃的手法不一样,受的果报不一样。盗戒不是偷一点才说是犯戒啊!真正的盗戒是“不予取”。就是人没有给你,你自己把东西拿归己有,无论是吃,还是拿着用,还是收藏起来,这都叫犯盗。盗戒,不好持啊!

在《法苑珠林》上有个公案,两个沙弥,见到大殿里面,有人供养的供果好吃,他们拿了吃一下,好吃。

以前我们在云居山,有人送松子来,好吃,老和尚叫把松子收起来。那天老和尚中午,坐在那里打呼噜。

齐贤说:“老和尚睡着了,我们把松子拿下来吃。”

我说:“让老和尚晓得,要骂你,打你。”

齐贤说:“他睡得打呼噜了,连口水都流下来了。”

我说:“松子放在上面的架子。”

他说:“你个子高,你蹲下来,我站在你肩膀上,你把我撑起来,我把它拿下来。

我们轻轻地,把松子拿下来了,捧了两捧下来,又把它送回去了。还没有吃了几粒,老和尚在喊,醒了!喊:“啊。” 老和尚平常醒了喊,就是要喝茶。

我就问:“老和尚你要喝茶么?”

老和尚说:“不喝茶。”

我说:“不喝茶,你要什么东西?”

老和尚说:“那个松子是供养你两个的啊?”

我不敢吱声,我是徒弟,齐贤是徒孙,他皮厚,又比我小两岁。

他说:“老和尚你刚才在打呼噜,我们吃松子,你怎么晓得的啊?”

老和尚说:“打呼噜!你肚子里有几个妄想我都晓得,我打呼噜啊?”

齐贤皮厚些说:“我打了什么妄想?”

老和尚说:“你打什么妄想?松子吃过了,你还要和绍云两个,打算跑到山上去打野毛栗子去。”

我的天呀!我在旁边听着,我俩打主意,他在打呼噜,都把我俩内心想什么都讲出来了!我吓得不敢动。那怎搞啊?老和尚叫我把《法苑珠林》拿出来。我们俩真跑到藏经楼把《法苑珠林》拿来瞧。

在《法苑珠林》九十七品里面,有这么一章:两个沙弥在大殿里偷吃供果,死了以后,到了热铁丸地狱,就在他们偷供果的时刻,他俩就被喊出来了,让他们跪在那里,嘴张开,把烧得通红的铁丸往他们嘴里塞。热铁丸吞下去,进了肚子,肝肠皆断啊!肝肠都断了,就死过去了,死了后,拖出去,巧风一吹,又活了,明天到那时候还要来。

翻开书一瞧,把我俩吓坏了,问老和尚我们应该怎么办?老和尚让我们好好忏悔。向谁忏悔呢?“就向你老人家忏悔”。好,你忏悔,中午吃完饭,他坐在那里,我们跪在那里,跪在板凳前面,连跪了三天,每次都一个多小时,那可不是禅堂里的一个多小时,他有时候能坐到两点,我们就跪到两点。头上汗直流,那是九月,热啊,第四天,他看我们实在是难受了,就说:“以后不能自作主张,不能好吃!”不敢吃了,都跪了三天了,还敢吃啊,没吃完的,把它包一包还送上架子去。

《法苑珠林》那本书,我们藏经楼上也有,看了就有畏惧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绍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因果问题,属于佛教的基础理论,也是佛法的核心。不明...

【推荐】邪淫极大损害人的福报

很多戒色文章都会讲到邪淫会影响一个人的运气,手淫也...

每日吃鸡贪口欲,转世为猪偿杀业

纪晓岚先生笔记上记载:河北新镇县文安城王氏的姨母,...

莫问前程不求回报,这是最好的

什么叫佛,佛一开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国3000年,就把陀...

为什么有人富贵坚固得来容易,有人却要辛苦劳作

我们先讲这个心。这个心,就是你这个心力。譬如说,我...

面对今生的果报,我们只能忏悔认命

所以我们今天承受果报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忏悔...

物债易还,命债难还

现在看第二段,还债的人应该怎么还呢?他过去生把人家...

受驴身偿债五年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隋朝时,洛阳有...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您可知江上船只多少

脱名缰利锁,乘法船遨游。 破我执自在,为苍生奔走。 ...

猴子度恶人

无数劫以前有一只猴子,它在深山中修行,它的心地非常...

一门出了七院士的钱氏家族

一门出了七院士,这在中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佛最后一次教诲

在萨罗国的娑罗树林,佛对他的弟子,作了最后一次教诲...

【佛教词典】尊证师

亦名:临坛师、七证师、尊人、尊师 济缘记释云:“外僧...

【佛教词典】非分乞钵戒行钵法

亦名:行钵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行钵法者,一钵支...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信因,在因地上修行要深切的相信:我们就是散乱称念弥...

你无法把香蕉皮骂进垃圾桶

大学阶梯教室里,一场演讲会即将开始。主讲人是蜚声海...

地藏王菩萨的两大特点

地藏王菩萨的两大显著特点: 第一,常居秽土。 《十轮...

现代人的报应,为什么来得快来得猛

因果报应,是宇宙间永远不会改变的永恒真理。不管人们...

慧律法师《净土心要》

现在翻开一百一十一页,往生居士第三,清朝甘露寺,江...

浅谈戒色的好处

为何要戒色?也许初来乍到的人,对此还有些疑惑,也许...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

隐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噶当派的祖师们一向以隐藏功德为本,他们有一句格言:...

至诚念名号,度一切苦厄

一九二三年,袁海观有一个二媳妇,年纪已经是五十多岁...

劫盗分财喻

昔日印度经常发生洪灾,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为了养家...

临终助念宜恳切念佛,切不可屡屡探之

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

与病苦的同修共勉

有句话:从古至今,一切故事,其实都是相遇,然后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