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闻过即怒

圣法法师  2010/06/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人皆有自尊心,也是最爱面子的动物。就算一个痴痴呆呆的人,也不愿人家说他的坏处。尤其是爱面子的人做事好胜,只欲成功不能接受失败和耻辱。可是世间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而且一切成功的事,都经失败而来。自尊心重的人就经不起打击,而懊恼丧志失意,或走上自我毁灭之路。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要知世间那一件辉煌的事业,不是从种种打击失败中而得来呢?

从前有一个农村,在晚上集合许多人在那聊天,谈论世事与谈天说地。在谈论中讲到某甲,某乙说,某甲这个人的品德很高,人也很仁慈,只是很可惜也有一个坏处!‘什么坏处’,人类最奇怪的是,爱听人的是非。某乙又说,‘某甲虽是一个好人,可是脾气毛燥一点,做事也很鲁莽!’刚好这时某甲从这里经过,听到这样的批评他。

某甲立刻暴跳如雷的说:‘我什么时候毛燥?’于是举手就打某乙,傍人说:‘你怎么可以打人呢?’‘我怎么不可以,他说我脾气毛燥,作事鲁莽,我什么时候毛燥和鲁莽?你们说?’众人说:‘你现在发脾气不是毛燥,举手打人不是鲁莽是什么?’某甲因理屈而不好意思的就走了。

世间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若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而消灭短处即是成功的人。若是怕人批评又不肯修改,其长处也因此而被隐没。所以自古圣贤说:‘闻过即喜’。即是虚心肯接受人批评的人,也就是能成功的人。学佛修行更是要虚心请教,接受人的批评,才能时时改过。若是不肯接受批评的人,闻过即闷在肚子里,或欲争执到底,甚至发生动武之举,即不但阻塞了善路,一切的是非斗争都由此而发生了。

古人说:‘世人孰无过改非为圣贤’。依佛法说:众生无始以来六道轮回,做过许多善事,故内心有许多善性,也做过许多恶事故内心也存有许多恶性。善性多即是一个好人,恶性多即恶人。只要我们肯改自己的恶性,而发挥自己的善性,即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反过来说:若不肯改恶而让恶性一直增长,则不但是恶人,而且将来地狱、饿鬼、畜生必有份。

世间有许多人喜欢饮酒、赌博、花街柳巷而荒废事业。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干些损人利己的事情,若有人善意的规劝,不但不肯接受,还要嗔恨他人,或无理的争执,所以做好人的就少了。如果和他同流合污,或随喜作恶朋友就多了。

听说过去大陆的丛林,住的出家人都是上千人,五六百个人,所以规矩和戒律都很严。现在台湾的佛寺都是住十几个人,五六个人,寺多而人少,规矩也比较放松,因为寺多人少,所以你多说他几句,他就开溜了。这里住住,那里也住住择没有人管他的地方,才肯住下来。规矩那里能够严得起来?当然如此修行道业必然是荒废的,欲求了脱生死那就更难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愚人食盐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了很远亲戚的家里去。主...

牛腹蓄乳

从前有一位很好客的人,他想要开一个宴会请客。邀请许...

梨打痢头

从前有一个患了满头疥癣的人,他的家人为他买了一顶华...

愚妇诈死

从前有一位青年,娶了一位很美貌的妻子。这位青年对妻...

水多不饮

常常有人说,我们是凡夫呀!那有资格学佛,学佛的人必...

贪小便宜

我们每天打开报纸或电视,就常常看到报导,有些骗徒用...

势利的世间

世间有富贵贫贱和好运恶运。人的内心也有贪嗔痴和奸恶...

偷来的享受

宇宙间各类的众生,有各各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人有富贵...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用恒河水洗澡

罗阅祗国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长大后问母亲:我...

烦恼也会开花的

院子里水泥花砖的缝隙里长着杂草,使院子显得有些荒凉...

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

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

我的一个朋友,这么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愤怒、沮丧、仇...

【佛教词典】于时时间应听法

【于时时间应听法】 p0749   瑜伽八十四卷三页云:于...

【佛教词典】三菩提

(术语)Sa?bodhi,又作糁帽地。译作正等觉。希麟音义...

心住在外境的二个过失

古德有一句话说:【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戒律中为何反对饮酒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

法性本来空寂,是谁造业?谁来受果报呢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

李恒钺《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

前言 今天来讲此题的目的,是以学科学的头脑来观察分...

要想健康长寿,生活起居和性情都要注意

古人说过:若要小孩长得赞, 要带几分饥与寒。从前乡下...

平时做好事的功德需要回向吗

问: 每星期所做的大大小小好事,比如说环保、捐款、...

如何为亡人称名回向

早晚功课,为亡人称名回向。森则按照普通丛林功课,每...

六识其实是一念心性当下具足的

我们看第七科,明藏性即识大性。这个藏性就是我们现前...

【推荐】自私到头是愚笨

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这就是自私。 世界上一点都...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我们一般人学佛,目的是什么?图现前的利益,怎么样能...

睡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

僧诲洲参,师问曰:汝出家为什么? 曰:为求出苦。 师...

愚痴者只看外表

很久以前,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前往舍卫城化缘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