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与阿难的往昔因缘

证严法师  2011/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欢喜或满腹烦恼,需看过去是否和对方结了好缘。有所付出,彼此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即是好因缘。佛陀常常教导弟子要时时与人结好缘,曾讲述了一段他与阿难的往昔因缘,希望弟子重视因缘,多结善缘。

长者与小沙弥的善缘

在久远劫前,有一位老师父带着一群年少沙弥在一间古寺里修行。他的教法很严厉,严格要求沙弥要精进用功,勿自我放纵、浪费时光。

老师父常对小沙弥们说:「大家要精进用功,不管是行、住、坐、卧,一定不离经文。哪怕是在外托钵,走在路上也同样要时时背诵经文。」

其中有一位小沙弥,他谨记老师父的教法、依言奉行。有一天,他托钵出门乞食,眼睛专注地看着钵,直直地向前走,口里朗朗地背诵经文。

那时,有一位长者看见他,打开大门要让他进去,可是由于小沙弥背诵得很入神,而忘记了要托钵,一户户地走过去。

长者看到小沙弥从他家门口经过,嘴里还一直念诵经文,没有注意到周围的情形,觉得这位沙弥很可爱!他就向前叫道:「来,来!这位年轻的沙弥,你的钵还是空的,怎么走过我家门口而不进来呢?」

小沙弥说:「长者,我太专心背诵经文了,所以走过头而不自知!」

长者又问:「你为何这么专心,乃至于对周围的环境都没有感觉呢?」

小沙弥说:「我师父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教我们要守住一念心,不能放纵,要时时精进。所以我们每天都要背诵很多经文,而且要背会才可以回去。」

长者就说:「你这么用功精进,不如以后每天都来我家,我供给你满钵的食物,那你就不用再费心沿路托钵了。」

从那开始,日日、月月、年年,都是由长者供给他基本的生活所需,让他无后顾之忧的修行。年轻的沙弥很感恩,更加专心精进、深入经藏。

修行不能离开人群

佛陀说完这个 故事 ,告诉弟子:「当时的沙弥就是我,而那位长者就是现在的阿难。阿难生生世世都护持我,我则引导阿难入正知见,这都是因为过去种种好因缘的结果啊!」

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有了因缘,才有互相对待的结果和彼此感受的回报,这是日常生活中不曾远离的。人无法离群索居,人群中要相互依存才能生活,所以要「安处于群众」,需与人结好缘。

释迦牟尼佛离开皇宫到处参访、求道时,虽然有一段时间是在苦行林静修,但是他成道之后,为了教化众生,还是必须回归人群。所以修行不能离开人群。

总之,与人结好缘,将来有朝一日有所成就,才有办法、能力及因缘度化众生。所以善缘是很重要的。

照顾身口意 结好众生缘

在日常生活中,语默动静都需很用心、谨慎,比如说话,要为对方设想,说了这句话会让对方安心,或是让他烦心?不要逞一时之「口快」而去伤人,让人起烦恼,那就结了恶缘。恶缘不只在今生会有障碍,让对方心中产生怨恨;即使来生来世也会变成障碍,阻碍我们的道心、道行。

所以,发愿度众生,此时就应照顾好身、语、意业,结好众生缘。凡事都要多用心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没有一件事是无缘无故出现的

有一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众相恋了三年,马上就要论及...

轮回的真相——十二因缘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丙二、别明,分二: 一...

星云大师《珍惜因缘》

世间上,希有难得的珍宝,不是黄金,不是钻石,而是好...

佛经中的六成就

佛经的第一段经常有一个很相似的开篇,如《佛说阿弥陀...

容人与结缘

每个人由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思想修养以及成长的生...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缘

问:在戒律中,佛陀说:你们若不互相看视病人,那么谁...

无倒乱第一的离婆多尊者

星宿尊者,无倒乱第一。 这个星宿就叫离婆多。他的这个...

【推荐】结缘总比结怨好

我从小虽然就具有圆融随和的性格,但也与一般男孩子一...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却是涵盖一切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为了考验弟子们,对弟子们说:我现...

以善念去降伏心魔

佛陀未成道之前(人称为悉达多太子)曾想过:为什么人...

贪利养的提婆达多

佛陀在王舍城弘化时,阿阇世王非常恭敬提婆达多,除了...

阎王也怕阿弥陀佛

再说这位黄太太,又告诉大家一则阿弥陀佛的伟大,连阎...

【佛教词典】不离

【不离】 p0316 因明入正理论云:不离者:谓说如瓶;见...

【佛教词典】具足戒

资持记·释受戒篇:“饮食衣服房舍卧具,常住现前四种...

经常做很多梦,如何念佛才能安眠

问: 法师,经常做很多梦,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

要想达到最高境界,不要忽视平常的小事情

大家学过《菩提道次第》,知道从修行上,根据各人发心...

【推荐】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乙未闰三月十一日开示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

心里面的无常,影响我们最为严重深远

无常的道理,对初学者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比方说,...

真正明智的富贵之人

有一天,波斯匿王前往佛陀所在的精舍,顶礼佛陀之后向...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

问: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 大安法师答: 这句话是出自...

心中的石头

雪斋禅师去拜访藏门禅师。要告辞时,藏门送他到门外。...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如果情执未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但如至诚恳...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问: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大安法师答...

家里人爱钓鱼,应怎样对待此事

问: 请问师父,家里爱人爱钓鱼,应该怎样对待此事?...

金色王施饭获福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

圣严法师:怎样读书

做学问,虽然可为自己,但其并不是专为了自己;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