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清净三业,内护己心

2012/0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日,波斯匿王在静坐时,思惟什么是‘护己’?什么是‘不护己’?最后得到一个结论:‘若人修善,即是护己;若行恶事,则是不护己。’于是起座前往佛陀所在的只园精舍。

波斯匿王至诚顶礼后,请示佛陀:‘世尊!我在静坐中思惟如何是“护己”,如何是“不护己”?我认为修善就是护己,行恶就是不护己,这样的知见是否正确?’佛陀回答:‘没错,确实是如此。若有人以象兵、马兵、车兵、步兵守护在自己身旁,这也不是真正的护己。为什么呢?因为不是内护。若人能够清净身口意三业,修善积福,即使没有四兵围绕守护,亦是真正的护己。因为行善能使内心产生正向的力量,此内护力量胜过外在生灭事相的保护作用,这才是真正的护己。’

接着,佛陀又对大众说了一首偈子:

‘若人欲自护,当护身口意,

修行于善法,有惭亦有愧。

不护三业者,邪见及眠睡,

障蔽诸善法,随从于恶魔,

则为自毁伤,是以应自护,

修定及智慧,常念佛所教。’

比丘们听完佛陀的教诲,皆心生欢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三》

省思

《佛遗教经》云:‘求善知识,求善护助,无如不忘念。……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欲保护自己的法身慧命,唯有从修善断恶、清净身口意三业开始。若能保持正念,不为五欲烦恼所诱惑,这念不生不灭的真心即能彰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造了罪业后,生命中会产生两种影响

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一、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

现代众生的十种业障缠缚

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有十种业障缠缚。具体讲就是:无惭...

宁可坐着聊天,为何不去念圣号

《地藏经》多数都讲事,没有讲理,没有讲性空,不是空...

积累资粮与消除业障的五个方法

学会赞美,尊重他人 在《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

消业往生与带业往生

近来差不多在全国各地,围绕着关于净土宗的异方便带业...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障碍自己

佛教有一种「业」的观念,凡是我们的一举一动,不论经...

不要老是认为自己业障深重

过去有一个医学的杂志,讲出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妈...

忏悔应具足十心

我们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禅师的考验

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

【佛学漫画】食存五观

爱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繁荣,...

【推荐】李木源居士的故事--癌细胞变功德林

在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件真人真事。这是一位新加坡华侨李...

文殊菩萨度众的智慧

清晨,佛陀率领着五百僧侣,由舍卫城缓缓的往摩竭国迈...

【佛教词典】微尘数

(杂语)譬数量之多,以碎物为微尘,其数多也。法华经...

【佛教词典】怖畏施

【怖畏施】 p0829   俱舍论十八卷十三页云:怖畏施者...

地球不是只属于人类

世界上最宝贵者莫如生命,任何形式的生命都应该得到我...

了幻法师:婚姻源自爱欲心

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

禅定有多少种类

四类禅 依据宗密的《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禅有五...

禅修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当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时,如果心力不能专一,注意力不能...

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

释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经历许多的修练,因而获得极...

菩萨不涉险难之处

新年伊始,即惊闻上海外滩发生重大踩踏事件。通过官方...

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快还是念咒快

问: 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

【推荐】折福太深,福尽而死,故当惜福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

把错误当成一种财富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多数人都以错误为耻,...

菩萨戒为何要禁止蓄养动物

畜生道,人类为了要得到它的肉,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

《华严经》中的十种善知识

我们学习佛法,经常会听到善知识这个词。对其含义,每...

【推荐】圣严法师《心胸开朗,就不受环境局限》

有不少人常常觉得,自己的工作顺利,甚至事业做得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