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平等心接受供养

2010/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舍卫城,人们常常大事举行供养,供养佛陀亲自带领的僧团。有时由一家人举行,有时由三、四家举行,有时由若干人举行,有时由全街或全城的人联合举行,像这样的供养都是非常盛大而轰动的。

有一次,由全街的人举行供养,好几天前大家就忙着制办供物。街上来来去去的人谈说着供养的事,每一户人家都希望自己的供品能得到佛陀的欢喜。

街上住着一个做临时工的穷人。他想:我不能呈献好的米饭,只好献些糕饼吧。于是把柔滑的赤粉搓成圆形,加了水,用草叶包好,在热水中煮熟,拿了粉糕站在进呈的行列里等候。

好不容易等到佛陀时,却想起自己的东西太粗糙,畏缩不敢进前,看看佛陀慈和的金容,像在召唤他,才放心地走上前去,把粉糕放入佛陀的中。

在佛陀的面前陈列着许多供品,佛陀不取其他的,只把他的粉糕拿起来食用。当时供养大会上遍传这件事情,正等正觉的佛陀吃穷人所献的粗糕,一点也没有嫌恶的样子。

这消息传遍了舍卫城,把国王大臣们都吸引来了。他们羡慕那穷人获得这样殊胜的功德,纷纷对穷人说道:“给你两百金子,给你五百金子,把功德分一点给我们吧!”

穷人一时不知所措,就去禀告佛陀,佛陀答道:“把东西收下,再把功德回向一切众生。”

转瞬间,穷人得了九千万金,到了傍晚,国王又召他进宫赐给他高官爵位。

所有与会的弟子们回到精舍,互相谈论道:“法友啊!佛陀吃那穷人所呈奉的粗糕,如食珍味,毫无嫌恶。那穷人也领受了许多施物,又得了官位,一时间飞黄腾达。”

佛陀走出来,听到他们谈论着供养会上那个穷人的事,就讲起过去的本缘来。

过去波罗奈城附近的村民正在举行祭神的典礼,村民把上好的华鬘食物供在各自所拜奉的树神面前。那时有个穷人看到人们在礼拜树神,也就向一株大树拜起来,他想把自己带来的粗糕献上,但想到尊贵的神一向吃天界的食物,或许不会吃我的粗糕,不如自己吃下吧。这时,却听到树神说道:“虔诚的人,不要自卑,我知道你不是富人,所以不会嫌它粗恶,让我领受你的食物吧。”

穷人一听,就把粗糕献上,只听树神又说道:“你有什么希望吗?”

“我希望能脱离贫穷的境遇。”

“那很简单,不要忧虑,在这大树的四周都是宝瓶,可以去报告国王,国王得到宝瓶一定欢喜,会重赏你财宝官位。”

穷人离开树神,就照着去实行,果然得到很多的财宝和管理国家财政的官位。

说到这里,佛陀稍微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那穷苦的人,就是你们谈论着的那个人,树神就是我的过去。比丘们!接受众生的供养,要有一颗平等无差的心,不能贪着细滑,讨厌粗恶,让众生都有因缘种植福田,如果以分别心接受供养,挑肥拣瘦,便是不净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供养沙门狗得餐,转生王女见心欢

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每天发心供...

法施比财施的功德还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

「常住物」有四种分类

常住物有四种: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现...

商那和修尊者的总持因缘

昔日,世尊游化到摩突罗国,见到一处苍翠繁茂的山林,...

劝人合作布施比单独布施功德大

《优婆塞戒经》摘录: 1、善男子。一切布施有三根本。...

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

菩萨为何不应住色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为什么讲忍辱,一...

开始似乎是吃亏,后来还是会得大便宜的

天道是什么呢?《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明海法师忆净慧长老:活在当下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师父(净慧老和尚)的情...

《百喻经》痴人赞父

【原文】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

童叟无欺的服务精神

在日本弘法之余,我与随行的徒众也会抽空上街购物,一...

【佛教词典】帝释与修罗战

(传说)法华义疏二曰:问:何故常与帝释战?答:婆沙...

【佛教词典】涅槃食

又作涅槃饭。以涅槃比喻饭食。南本涅槃经卷四(大一二...

善良的美丽

有一种美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需要我们用心来感...

幸福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恶业 佛陀说:恶业未成熟,恶者以为乐。恶业成熟时,...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

佛陀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必须「用之有道」。钱财是...

如何转业力?如何忏悔消业

识得业力,不随业转 (因某寺院失火之因由,师父和大家...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一》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承蒙曹永德和曹金慧芬居士...

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

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妻子生了一个端正庄严的儿子...

净土宗修学的四个重点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是蕅益大...

不要小看自己

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长者每日供佛、供僧;近五...

佛法僧为什么称为「三宝」

佛法僧三种为什么称为宝呢?因为他是指示众生断恶修善...

好的命运从哪里来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命运,能够受人尊重、...

摄受二乘人回归净土

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