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宝的分类

2013/04/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宝的分类

佛法僧乃三宝之称。

每个人信佛,必须先皈依(归依)三宝。在归依前,应必须先了解三宝的大意。否则,莫名其妙的归依,便不得为真正的归依。就像我们要考大学,不知大学名称,那便成笑话。希望学佛的善男信女,求受归依时,必须明白三宝的大意。归依师必须把三宝教意的大意传授于归依弟子,使他们了解三宝的大意,归依则受益。

佛法僧三宝,是佛在世亲定的戒律,为在家善男信女所明示修行的道路。佛住世时,称佛为师;佛灭度时,以戒为师,以常为住。佛法僧三宝的功德是真空妙用。佛法僧三宝,是劝人为善,早出苦海,引道众生入世出世之宝筏,使人能觉悟返伪归真,改恶向善,可以使家庭人口平安,更可使人间离苦得乐,所以称为三宝。

三宝分两大类:

(一)三宝有住持三宝与化相三宝。

(二)有一体三宝与理体三宝。

三宝的种类,要知道三宝的含意: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法是法则,有轨范、使人理解与任持自性不失之能;僧是和合僧众,于事于理,和合相处。

所谓住持三宝与化相三宝

(一)凡是绢绣、纸绘的佛像便是佛宝。

(二)凡是三藏经典,是古大德的佛教徒著述的,便是法宝。

(三)凡是剃发染衣的比丘比丘尼,便是僧宝。

因为佛陀入灭后的佛教,端靠这一类的三宝为继承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和教义流传后世,所以称为住持三宝。

(一)佛陀在印度成道而至入涅槃的阶段中,佛陀便是佛宝。

(二)佛陀当时对弟子们所传授的四圣谛法、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的道理,便是法宝。

(三)当时随佛出家的凡圣弟子,便是僧宝。

这是佛陀唯有住世应化之际才有相状,所以称为化相三宝。

什么是一体三宝

是佛法僧三宝之中各有皆具三宝的功德。

(一)佛有觉照之明,具备了五眼六通,所以称为佛宝;佛能应机说法,于法自在,故有轨范持能,所以称为法宝;佛无违诤之过,所以是僧宝。

(二)法的本体,具有能生诸佛之性,所以是佛宝;法的本身,就有轨持的功能,所以是法宝;法法平等,所有众生一律平等,所以是僧宝。

(三)僧有观照之智者,为佛宝;僧有轨持之用者,是法宝;僧为和合僧者之体者,是僧宝。

所谓理体三宝

是说一切三宝,各有具之三宝。

(一) 从修证上能翻迷成悟,即成为般若智慧,解脱苦,即成为法身:般若为佛宝,解脱为法宝,法身为僧宝。

(二) 从理体(真如)上说,能观之理为佛宝,所观之事为法宝,事理一如为僧宝。

三宝有四种性质,不出事理的两面。事相的三宝,是现实的,此法比较易懂,除非已经开悟,证得了自性的真如、究竟归依之处。在家居士属于护持三宝,出家比丘、比丘尼是住持三宝。因此,分为出家在家两类。佛陀在世佛教以佛为轴心,佛陀灭度后,佛教以僧宝为重心,所以现在以僧宝为归依之处。故在家三宝弟子要护持住持三宝,供佛及僧,才能得到佛法僧三宝的真正的法益。出家僧宝由释迦牟尼佛的戒律来管理约束,若在家三宝弟子妄加评说僧宝过失效,罪过很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佛教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

简单来说:佛教就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是彻底觉悟,而...

贫穷的人有七种布施

贫穷布施难。然而,佛陀告诉我们不用财物也能布施。称...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

问: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听说香蕉、梨等是不能供的...

佛学常见辞汇(十二画)

【惠能】 人名,为禅宗第六祖。六祖降生时,有异僧到...

人的十二种病

阿难问佛,何者是病?佛言: 1、随恶人言是病。2、邪...

各宗要略——华严宗

宗义及学统 华严宗是依《华严经》而成立。释尊初成道,...

佛教念珠的实用性

佛教念珠有一百八颗、五十四颗、四十二颗或二十一颗数...

如何理解「人成即佛成」

问: 请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出家人的锡杖具有哪些含义

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

可以供养半身佛像或佛头吗

《优婆塞戒经》云: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

佛教经典的三藏十二部分类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是根据三藏的内容分成十二类。 第一个...

「出世」与「一切皆空」的含义

出世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

【佛教词典】唯识中道

(术语)法相宗所立。一切万有,唯识所变,而非有非空...

【佛教词典】重障

众生修行佛道,遇重重障碍而不得开悟,若能摧此重障山...

星云大师《佛教对行为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悲,感谢各位...

以恶言骂詈,比丘堕为水牛

佛陀在骄萨罗国境内,带领着比丘们,将前往勒那树下。...

秤锤祖师散财施妻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

致命的误会

有一个男人总是猜疑身边的亲人朋友,每做一件事都要反...

如何行走出家路

一、酸甜苦辣荣辱毁誉 要能苦、能乐,修道人要有苦时不...

《寿康宝鉴》白话

(三宝弟子 翻印 印光大师 编订) 古时贤者编了《不可...

念佛人不要只重数目而不重质量

净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问题点就是只重数目而不重...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萨再来

问: 请问法师,接触佛法以来经常听到这个人是法身大...

【推荐】一桩善举挽救了两条人命

光绪年间的故事,一位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

佛法不怕你烦恼重,怕的是你没有善根

如果我们看过戒律就知道,佛在世的时候比丘尼僧团有一...

净土行人持净土宗外的经咒是杂修吗

问: 弟子每天的早、晚定课是诵《阿弥陀经》一卷,念...

本焕老和尚戒期开示

各位新戒: 恭喜你们步步高升,为什么这么讲? 你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