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家菩萨戒的戒条

2013/05/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家菩萨戒的戒条

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亦称在家菩萨戒,凡受菩萨戒,须半月诵此戒本一次,女居士诵时,将文中优婆塞改为优婆夷。)

六重戒

1、不杀生

“善男子,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口教杀,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

2、不偷盗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二重。”

3、不虚说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三重。”

4、不邪淫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四重。”

5、不说四众过罪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所有过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五重。 ”

6、不沽酒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沽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六重。”

二十八轻戒

一、不能供养父母师长

“善男子,如佛所言,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耽乐饮酒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三、恶心不能瞻视病苦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污恶不能瞻视病苦,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四、有乞者不与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分与,空遣还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五、见四众不能迎拜问讯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或有重病,或在禅入定,说法众中或坐,非犯)

六、见四众毁戒,心生骄慢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优婆塞、优婆夷,毁所受戒,心生骄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七、月六斋不加受八戒、供三宝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八、不往听法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九、受僧用物

(未入僧数,故不应受。或于寺中暂用,非犯)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此云四方僧物)卧具、床座,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饮有虫水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虫,故便饮之,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疑则应谛观,应用滤囊)

十一、险难独行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险难之处,无伴独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二、独宿尼寺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独宿尼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三、为财打人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为于财命,打骂奴婢、童仆、外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四、残食施四众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残食,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五、畜猫狸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畜猫狸,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六、畜牛羊等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畜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求受戒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七、不储蓄三衣钵杖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储蓄僧伽梨衣钵锡杖,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八、田溉净水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为身命,溉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种处,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九、物价令平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称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趋贵。斗称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非处行欲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于非处、非时行欲,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一、偷官税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纳官税,盗税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二、犯国制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三、新食不供养三宝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瓜、菜、茹(如茅根也,又干菜也),不先奉献供养三宝,先自受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四、不听僧止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听僧说法赞叹,辄自作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五、不路让僧前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弥前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六、僧食不公分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七、养蚕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养蚕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八、路遇病者,不往瞻视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往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菩萨戒的核心精神

《梵网经菩萨戒》谈到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萨戒的核...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永为道种

尽未来际,不是尽形寿。尽形寿是指声闻戒。 尽未来际,...

菩萨戒为何要禁止蓄养动物

畜生道,人类为了要得到它的肉,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

菩萨十八根本戒之谤弃大乘

《集颂》:诽谤大乘菩萨藏,背舍佛说深广法。说像似法...

学佛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问: 学佛以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成刚法师答: 我...

不喝酒戒的由来

学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坚持善行,断除恶行;...

经律关于持戒的赞叹合集

1、《遗教经》: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尤其是...

佛学常见辞汇(十三画)

【乱心】 散乱的心。 【乱善】 乱心所做的善事。 【...

佛教法器简介

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

业力

社会上,由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因此...

【佛教词典】无主不处分过量房戒缘起

亦名:无主房戒缘起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佛在罗阅...

【佛教词典】三想

欲想、嗔想、害想。欲想是生起贪欲的思想;嗔想是生起...

怎么看待生病这件事

你说生病好不好,当然不好,对不对?没有一个人愿意生...

【推荐】无事是贵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被戏称为事儿妈。望...

未生恶业令不生,这是最高的标准

唯识学把造业的过程,依据初、中、后来说明业力的轻重...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师在文钞对「一心归命,通身靠...

「无禅无净土」会怎么样

第四个偈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

颠倒的屠夫

宫门前,跪着一位身披兽皮的屠夫,希望能谒见阿阇世王...

阿含经故事:时刻不染着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

真正的大道不需要任何神通与炫奇

有一次,南泉普愿禅师偶然到达一个村庄,不料见到庄主...

永惺长老《告弟子书》

古语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故凡我弟子,均应以戒为...

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是太了解,看到净业行人,念...

为什么我们做事会觉得越做越苦

一位产妇生了孩子,但孩子刚生下来还在医院的育婴房时...

生命的未来,就看你心里装进了什么

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未来,说是在迷中,其实也简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