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关于香疤起源的说法

心律法师  2011/10/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影视文学作品中,经常会有某人看破红尘,落发受戒为僧的环节。只要看到头上有香疤,人们知道这个人出家了,香疤,是出家人的标志。

香疤,又称戒疤。一个人入佛门前,为求受净戒,于戒坛内至诚忏摩后,剃光头发,用燃着的香火在光头上烧九个香疤,称为烧戒,表明正式出家,苦修行的开始。通常,这一仪式由方丈来主持。

关于香疤的起源,有几种版本:

一、源于唐代为防止俗人假冒僧众

据说,佛教传播到中国后,僧侣很受政府、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就有了假冒僧人的情形。为了防止俗人假冒僧众,唐代朝廷敕令僧众于受戒时应燃烧戒疤以为识别。

后来,佛教徒为了表明自己皈依佛门的决心,就将烧戒疤作为了必经的环节,香疤也就成为了是否受戒的辨识方式。

二、源于忽必烈、雍正的规定

相传,元明清三代的僧人受戒之时一定要烧香疤,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规矩,后来这一规矩又经清朝雍正皇帝的重申。他们之所以重视这个规矩,是为了更好的区分哪些是真心受戒、真心向佛的真和尚,哪些是滥竽充数、逃税逃役的假和尚。香疤,因此成为合法僧人的标记。

据 ‘中国和尚受戒烧香疤考证’一文记载,烧香于顶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沙门志德住持天禧寺时,与七众授戒燃香于顶,以为终身之誓。此事逐渐演变成惯例。

三、源于梁武帝对大赦死囚的监督

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南朝梁武帝信奉佛教,三次出家三次被大臣重金赎出。为了弘扬佛法,普济世人,他大赦天下死囚,让他们多行善事,减轻自己的罪孽,希望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为了民众对这些犯人进行监督,也为了这些犯人心中有所畏惧,就给他们剃光头并烧些疤作标志。

后来,普通的和尚也开始“烧戒”,香疤也就不再是罪犯的标志,而是和尚的标记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烫香疤

每当在电影、电视剧目中出现和尚的形象时,总见那头顶...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男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清信士即对佛法有清净信心的男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

对因果应有的正确认识

世间法因为受到个人主观、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有绝...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

1.生平 截流大师(公元1628一1682年),讳行策,清初顺...

天台止观二十五前方便

天台宗将止观(定慧)的修行分为方便与正修两种。方便...

【佛教词典】法身塔

密教之“泥塔供作法”中,安置法身偈(缘起法颂)之塔...

【佛教词典】耆那教圣典

耆那教,梵名 Jaina。耆那教圣典,又作阿笈摩(梵 āg...

【推荐】大悲咒的世间和出世间功德

大悲咒的出世间功德 一、 能往生十方诸佛国 引三条理证...

修行人要远离六种颠倒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 纵发善...

修行必须要清净你的心

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苦难吗?没有不高兴的事吗?你...

慈云忏主:心里忆佛,并作出善良的誓愿

修习净土法门,应该实行信、愿、行三件要事,具备了这...

青年们的烦恼

青少年朋友们,经常听到你们呐喊着:一大堆的烦心事,...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责任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 一、为僧者,维护僧家形象,如...

如何用心力改变自己的生命

《大乘起信论》说我们今天所对治的是无明、是妄想,而...

入禅之门第三讲:四祖禅法

今天的题目是道信大师之禅法。大家知道,道信是中国禅宗...

佛赞不放逸法

佛陀时代,有一位仁德爱民、护持佛法的波斯匿王。一天...

为什么只有中国僧人吃素

中国僧人吃素!造就了中国素食菜肴源远流长而精致的烹...

印光大师:遇到灾难病苦时念观音圣号

● 问: 如果遇到危险急难时,恐怕不能同时念诵各咒,...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