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常的含义

2012/07/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景物依旧,人事已非」,这是一般人对无常的感叹。其实,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著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它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不但有情世间的众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器世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自然界的时序更是春、夏、秋、冬,或冷、暖、寒、暑的更替不已。也就是说,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为世间一切万法无一是常住不变的,因此说「无常」。

无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依物理学来说,宇宙世间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然是动的,就是「无常」。因此,《八大人觉经》说:「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阿含经》也说:「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万善同归集》更是形容:「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不足为喻。」这些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诸法因缘所生,所以无常。

无常依其变化的速度,分为「念念无常」与「一期无常」两种。在世间所有事物中,变化速度最快的,莫过于我人的心念,心念的生灭,刹那不住,比闪电还要迅速,因此《宝雨经》形容心念如流水,生灭不暂滞;如电,刹那不停。

除了心念是「念念无常」之外,其实人的生老病死、物的生住异灭、世界的成住坏空等,莫不是由刹那刹那的渐变,累积成一期的突变。因此,世间一切现象,乃至万事万物,可以说都只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因为不论精神、物质,凡一切现象无一不刹那生灭变化,而且是不断的变化,因此无常是世间实相,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当初佛陀因为感悟人生无常,于是舍弃荣华,出家修道;成道之后,也以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来开示众生,所以原始佛教教团的成立,可以说是源于佛陀对诸行无常的体悟。

世间无常故苦。顺遂变成困逆固然是无常,祸厄转为幸福也是无常。因此,无常不是消极的,无常说明:好的会变坏,坏的也能转好。例如:贫穷的人,只要努力工作、经营,也有致富的可能;人事不和谐,只要肯与人为善,广结善缘,自能赢得友谊;做事遇到挫折,只要能够愈挫愈勇,逆境终将突破。无常对人生具有积极的激励意义,因为世事无常,才能使我们脱离不满的现状;因为世事无常,所以得以体会法性的真实平等;因为世事无常,所以不会为神权邪说所迷惑。尤其,修学佛法的人因为有「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无常观,所以容易生起出离心,精进不懈,进趣佛道。

《大般涅槃经》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说明世间万物无一得以常住不坏,凡生者必灭,因此,唯有超脱此生、灭的世界,才可达到寂静的境域。也就是说,一切有为法的本性是空寂的,所以无常、无我,所以能实现涅槃,这就是「三法印」的思想根据,也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无常使生灭相续,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无限的生机。如果世间一切永恒常住,则世界必然一片死寂,惟其一切法是由因缘和合而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才有春夏秋冬的四时运转,才有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物换星移,才有聚散穷通、悲欢离合,也才能构成一个生机无限,多彩多姿的有情世间。

无常为我们的人生开拓更宽广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所以,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蕴藏无限的希望与生机,是最实在,最亲切的真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人生八苦

无量劫以来,我们一念无明,迷惑颠倒,造诸恶业,轮转...

如何在安逸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问: 如何在安逸的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梦参老和尚答:...

【推荐】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地位无常,终会衰败

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应当舍弃吝悭,广结善缘;地位无...

要从当下的一念去把握

佛法真正学好了,就能够用智慧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时...

愿诸人以净业而为急务

莲池大师(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是明末中兴念佛法门的...

野狐狸之喻

野狐狸黑夜遁入厨房,饱餐一顿后便睡着了。睡到天亮不...

在这个无常的世间,一口气不来就成了隔世生命

发愿之后一定要落实在自己的行为当中。如果放逸懈怠我...

时空与生命的超越

时间过得真快,记得我还在当小沙弥的时候,看到年纪上...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何谓「四大皆空」

一般人因为不认识佛教,再加上以讹传讹,经常对佛教的...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

三藏十二部

三藏即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律藏(梵语vin...

佛学常见辞汇(八画)

【法】 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

【佛教词典】胎化藏

(术语)八藏之一。说佛在摩耶夫人胎中现种种教化事之...

【佛教词典】体宗用三大

(名数)天台释经题立名体宗用教之五重,日本智证之大...

哪些病是属于业障病

问: 请问师父哪些属于业障病?业障病是现代医学(中...

「三德六味」具体是指哪些

来寺院参加过过堂的居士都知道,寺院中早、中用斋前都...

新加坡114岁寿星许哲拜会证严法师 畅谈有爱不老

2011年全球热爱生命奖章得主新加坡国宝、114岁的人瑞...

最殊胜的法

证悟无我之义的人即是最殊胜的智者。 最殊胜的持戒即...

明海法师京华托钵记:一个人挎着瘦瘦的香袋,从住处走到大街上

(在北京街道托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是明海法师几年...

心性上的体悟对学佛人有什么重要性

问: 请师父谈谈关于心性上的体悟对一个学佛人的重要...

【推荐】要像防贼一样护持自己的心念

弘一大师从不说别人的是非长短。每当别人做错了事,或...

关于施食的看法

关于施食的看法许多师兄因为害怕鬼神,不敢施食,甚至...

电脑族应常吃的食物

整天忙于电脑前工作的人群易受亚健康影响,工作是无法...

星云大师《六根互用》

我们必须引导自己的六根,超越五欲六尘的业恶,来达到...

家庭和谐的十个要点

一、当家庭的啦啦队长(多鼓励),不要当办案的审判官...

这样的念佛方法正确吗

问: 在念佛的时候一直用法师所教授的方法,创造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