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解脱之钥》

慧律法师  2010/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生。花四十九年弘化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根器,做了深浅不同的指导,于是,发展出有八万四千法门,这与孔子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在这么多法门背后,其共通之情神,无非是想透过身教、言教来开示每个人,使之启发智慧,平息烦恼,达到真正的自在与解脱。

那么什么叫做「解脱」呢?

从定义上说,所谓解脱,就是彻底地解放、脱离烦恼的束缚,获得身、心的清凉与自在;好比一位囚犯当他全身被加上脚镣手铐时,就没有自由;可是除去了这些束缚,使得解脱一样。

人生活在浩瀚宇宙,受到环境、社会、身心种种内外在因素所拘束、障碍,诸多不得自由。父子、兄弟、夫妻、同事之间,也往往因为一点点意见不周,谁也不肯服输退让;为了一个「我」,彼此僵持不下;为了一个「我」,因而陷入纷争、罪恶、烦恼、痛苦的深渊……。

佛说不要用抗拒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凡事以对立的心态对待,唠叨、抱怨就会不断,如此便难以宽容的心来原谅、接受他人不同的见解,于是就很难活得快乐、自在。我们想要解脱,一定要先了解心的毛病,面对现实、面对社会,以智慧来圆融事相、超脱凡情。

俗话说:「人有三千烦恼丝」。佛说:「八万四千烦恼」,不管从深或浅的角度来探讨,障蔽自性清凉自在的根本烦恼,终究离不开我见、我爱、我慢、我痴等四大烦恼,而要去除这四大恶源,也唯有从心下手,乃能究竟解脱。

所谓「我慢」,是指以「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骄慢心。简言之,即指自尊心过于强烈的心态。

自尊心过于强烈的人,内心其实是脆弱的、无助的。人常常为了保护自我,不容许他人毁谤、批评,于是虽然给自己套上一个圣人的外壳,其内心却充满着高低不平的尊严,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

置身在这个婆婆世界,每个人都非常我慢,你切记勿祈求他人给你面子。在个人修养方面,应该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倘若遇到非常骄傲,言语暴躁直冲的人,更应当以忍耐、谦退、柔和之心来应对,如此便可以避免无谓的争执和纠纷。

而「我痴」则可说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痴」在经典上又解释为无明,亦即内心无光明、无智慧。人的内心如果没有智慧,就会有偏差的行为。

当一个人须藉由外界的赞美过日子,或受到外在环境影响,而激增对物欲的需求,或痴想一步登天、一夜成名之时,他将会因期待与失望,而陷入苦痛焦虑的深渊。

在这社会上,不乏为名为利而汲汲营求高官路禄俸者,而当有那么一天,让他从小人物变成了大英雄时,往往会因为过度自我膨胀,遭人所恶所弃,可怜的是他却身陷其中仍不自知,依然嚣张、跋扈,唯我独尊。他虽然拥有一身虚名,却得处心积虑维护他的地位、权势,甚至因此不惜出卖、伤害他人,以保护自己。

佛说:「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你痛苦,唯有你自己!」智慧之言,的确值得我们深省。

「我见」:就是看法不同。一般人,都会执着在五蕴(色、受、想、行、识)背后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也就是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这种意识型态,就会导致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是对的;地由于强烈的「我见」,致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不必要的争执,好比夫妻之间,因为看法不同而发生争吵,兄弟之间因财产分配不均而对簿公堂,这种事情亦多有所闻。

记得有一次我帮一位亡者加持,这位居士有个独生女正好信佛。由于亡者一再交待丧事一切从简,并以火葬方式处理,然后把遗留下来的钱拿去布施,救济贫苦。可是,因为他的几个儿子都未学佛,觉得自己经济上并没有什么困难,所以执意要请几百部花车上隆隆重重得办理丧事不可,而且,一定要风风光光一下。

儿子多,而女儿只有一个,加上意见分歧,于是争论不休。这种情形,我在一旁看得实在很痛心!

「我爱」是指深深执爱着自我,通俗而言,就是所谓私心。

人最大的私心,是爱自己。凡是和自己有切身关系的人情世故,都是他贪恋、占有的对象。从情感的角度来说,夫妻、男女之间的感情,是独一无二、不容许第三者的介入,连子女对父母的情感,也不容他人占有、分享。从事物的角度来探索,人往往为了权势、地位、名利,因此患得患失。得不到时,处心积虑想争取,得到了又怕失去,而失去之后又痛苦懊恼,整个心便完全充满着这种贪恋、染着、占有的心态而导致内在翻腾不已。

因贪爱所造成的烦恼,其实是无量无边。当一个人过分执着于自己所拥有的,沉醉于成就当中,是非常容易迷失的。

事实上,当我们死了之后,什么也带不走,只有那些因为功名利碌、私心染着所造下的业,会紧随着我们生生世世而轮回,所以,想要修行得到解脱,一定要从去除(我见、我爱、我慢、我痴)这四种心态下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日日增上解脱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最大的无奈,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粪窟夫妻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凡在三界里打滚的,这些都是障

但凡在三界圈里面打滚,所有的家人呀,亲人呀,好友呀...

在坎坷路上走,才能磨练心志

寺中有一个小和尚,从小就在这里出家,是寺里的众僧把...

学会挖人生的墙角

修行就是这样过来的,就是天天这样不停打架,在神圣和...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里面不...

生命有限,应积极寻求解脱

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也是有限的。人们追...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们的业力

在祖师大德的判教当中,把我们整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100个记住--慧律法师法语展示

1)你要想幸福,学佛听闻正法是唯一的一条路。世间再没...

他讲话伤害我,其实他是无心的

我们如果不用本性修行,老实说,要修行很困难!在家人...

慧律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4》

各位尊敬的大法师、慈悲的居士们,还有发大心来护持正...

【佛教词典】有为无为

【有为无为】 p0546   瑜伽六十五卷十五页云:复次由...

【佛教词典】事依处三种

【事依处三种】 p0801   瑜伽八十一卷六页云:事依处...

在家居士除了念佛,是否还需要阅读经典

问: 年轻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号,是否应该多阅读经典...

职场中难免伴随着心酸和泪水

阿兰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大学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设计...

妻子的七种类型

对一个佛教徒来说,婚姻是爱的真正认可。佛陀总是教他...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原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

净界法师:念佛法要

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共同学习的重点是念佛法要。我们希望...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人生其实就那么简单】...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诸佛称名赞叹愿

第十七愿诸佛称名赞叹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我们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

修净土法门,我们都会念佛。但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我...

佛为什么要说《阿弥陀经》

佛当时为什么要说《佛说阿弥陀经》?我们从八个意义上...

嘴里不谈钱,未必是真正的清高

大廉不嗛,这个廉就是廉洁了。我们这个文化里,标榜人...

处世要有因果观念

有位年轻人热衷于事业,一心想发大财,每天早上他都会...

【推荐】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一天,一个小和尚跑过来,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