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大安法师  2013/08/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遇到善信力劝她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为她请来寺里的师父她传授三皈依,于是她就开始至诚念佛。忽然有一天,她对家里人说阿弥陀佛三天后来接她。时至,师父依约而至,并为她开示,让她放下一切念佛往生,家属亦助念。其间问你看见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阿弥陀佛了吗?答曰:已见。就在此时此病人说极乐世界没有吃的,没有房子住,她不愿去了,此时西方三圣逐渐消失。两个月后此人稀里糊涂去世。

我想问:(1)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2)如我遇到这样的人要如何开示?

大安法师答:随喜你参与助念的功德。净业行人若能随分随力,参与送往助念,成就众生往生净土的大事,是自利利他之莫大善举。

弥陀大慈悲愿力,不舍任一众生,自无“不把此人接走”之理。从信中所述情况来看,是在关键时候,此人生起疑心。从其所言“极乐世界没有吃的,没有房子住”之语,可知其对西方极乐世界之依正庄严并不了解,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她对自己所熟悉的娑婆秽土的系恋之心。所以说,不是佛不愿接她,而是她不愿去。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像这样一个平时不信佛、不念佛的人,仅凭过去世中的些微善根,得遇善知识,在病榻之上至诚念佛,就能与弥陀慈悲愿力感应道交,感致弥陀来现,可见往生不是难事。只是此人由于平时很少受到佛法熏染,故信不坚、愿不切,她有善根,但没有信根,所以随业退转了。可见,“信愿”对往生是多么重要!在关键时候,生起不正确的知见,致使与极乐净土失之交臂,“稀里糊涂去世”,殊为可惜。

从以上分析中,相信你也可以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针对此类众生,要在助念开示中,重点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无量寿经》中对此有详尽的描述:“所处宫殿,衣服饮食,众妙华香,庄严之具,犹第六天自然之物。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如果我们助念与开示的人员对佛经熟悉了解,自然能应机开示,解除她的疑惑。

总之,助念中的开示非常重要,总的目的就是唤起病人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心,在这一方面,了解助念对象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示则是关键所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哪些供品不能吃

问: 斋跟素? 梦参老和尚答: 吃素就是不吃荤,不吃...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

如何找到出世与入世的平衡点

问: 末学如何来找到解行并重,世界法物质的累加与出...

因果同时,念佛当下成佛

我们一般讲因果,都是讲异熟的因果,但下一段就讲到因...

吃肉是否容易刺激过去的业现前

问: 请问师父,以唯识的观点,现世还在吃肉的众生,...

怀孕的胎儿有缺陷该怎么办

问: 我和妻子都信佛,妻子怀孕五个月了,胎儿都能动...

一声阿弥陀佛,唯佛与佛能究尽

【原文】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

修十大愿王为何能往生极乐世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大安法师:一念净信即可得利

一九九九年春节,我们有十六人曾在九华山祗园寺上客堂...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

识神随业走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偈子:鸟来入瓶中,以縠掩瓶口,...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问: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一般来说,...

【佛教词典】钵多罗

简称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即盛饭器。译为应器,或应量...

【佛教词典】所知相

【所知相】 p0735   世亲释一卷七页云:所知相者:是...

屠夫的顿悟

10年前,张顺是个专职屠夫专门为附近的人宰杀大小牲畜...

人生聚散总是缘

因缘实在是宇宙人生最奇妙的真理!世间万事,成也因缘...

恶缘太多,发愿舍寿求往生行吗

问: 顶礼大安恩师,弟子依止您修学净土己七八年了。...

远离五种邪命

缘有两个,第一是远离恶缘,远离恶缘就是要远离五种邪...

念佛一法,有事念与理念

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 何谓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

听经就会打瞌睡,是业障重吗

问: 有时一听经就会打瞌睡,是消业障吗?还是业障重...

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

在日本有这样一位年轻的临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他在亲...

赤裸裸地来到这世间,亦两手空空的离开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

解析禅的内涵

一、禅是心的原态,生命的共相、永恒相 禅究竟是什么...

星云大师《为绝症患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有时候会听到一种无助的声音,...

想求得「好死」,不容易

五福的最后一福是考终命。考终命就是善终,或一般人所...

人生的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

我们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较利根,知一切法,当体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