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生成佛的捷径

大安法师  2015/04/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生成佛的捷径

净土法门,三根普披,利钝全收。即便等觉菩萨也不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即是修菩萨道一生成佛的精彩范例。

善财童子在文殊师利菩萨座下开根本智,文殊菩萨指示他南巡一百一十城去参访善知识。他是以十信满心始发菩提心而去参访善知识。他首先参访德云比丘并获得念佛三昧,证到圆教初住位,成为法身大士。参访海云比丘证得二住位。之后每参访一位善知识,他所证的位次就提高一个层次,最后参访普贤菩萨时善财童子已证等觉菩萨的位次,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齐等。《普贤行愿品》也是《净土五经》之一,经中记载普贤菩萨教善财童子修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大乘佛果。

十大愿王依次为: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十大愿王是成就如来恒沙功德的先决前提,是所有菩萨行愿的总纲,要成就大乘佛果一定要修普贤十大愿王。普贤菩萨不仅劝善财童子修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净土,乃至劝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无量无边的菩萨海众,共同求生西方净土。华藏世界海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中,没有凡夫、二乘。华藏世界海有无量的世界种,每一个世界种都有二十重世界,其中每一重世界都有十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的佛刹。

《大方广佛华严经》展示的毗卢遮那佛的法界与西方极乐世界关系甚密,华藏世界海中净土无量无边,善财童子以及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如果靠自己的力量修行最终也能圆成佛果,为什么一定要劝善财童子和华藏海众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而不是其他净土呢?其中原因可能很多,从《普贤行愿品》来看至少有两个原因:

第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可以速疾成佛,比自力修行要快很多。

第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提高种姓。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靠自力修行,过程就像世间学子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从地方官起步,如果有从政能力,最终做到宰相。但是如果一个小孩子身为皇帝的儿子并被册封为太子,虽然他在智慧、能力、学问等方面没有宰相全面,但是宰相见了他却要恭恭敬敬,因为二人的身份、种姓不一样。

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就法尔自然地成为阿弥陀佛的弟子,就能得到阿弥陀佛授成佛之记,这不同于世间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两者的含金量不一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一切菩萨乃至法身大士都很有必要性,因此十方诸佛在各自刹土都要赞叹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发遣其座下的菩萨们都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众生出离两种生死(业力凡夫有分段生死,二乘、菩萨有变易生死)之苦的玄妙之门,是成就大乘佛果的捷径,成佛速度快并且不迂曲。

在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加持下,令往生者圆证三种不退,尤其在念不退当中快速成佛,不需要经过通途法门三大阿僧祇劫修因证果的次第。按照佛法通途教理,修行人一定要先证初住,再进一步进修二住,三住,乃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直至妙觉位圆满成佛,其过程就如同爬楼梯一样,每一层楼梯都要依次爬过,而极乐世界往生者则如同乘坐电梯,一步到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明了阿弥陀佛名号的缘起与德用后,我们宜义无返顾地持...

大安法师:念佛法门能够令我们离开魔障

念佛法门有佛力的加持,还能够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

【推荐】印光大师《一函遍复》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一切上圣下凡...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

咱就信阿弥陀佛

汪居士是我们念佛堂的同修,年近七十。她朴实、勤奋,...

印光大师论往生品位

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辈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十四...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的内容稍微久远一点...

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诸位!我们这样想,当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两种力量:一...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念佛要怎样念才最理想

问: 请问念佛要怎样念最理想?是否要观想念佛?要如...

没有出离心,修一切善法也跟生死不相应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但...

净业三福,庄严人间国土,标指极乐净土

我们透过这三福来看,佛法是非常圆融的,它能够把世间...

大安法师:家里多是道教徒,会对往生有障碍吗

问: 原本我和道教颇有渊源,家中多是道教信徒,对我...

【佛教词典】大菩提五相

【大菩提五相】 p0243 瑜伽七十四卷八页云:复次如闻所...

【佛教词典】境行果

(术语)境为所观之境,行为修断之行。果为所得之果。...

【推荐】佩带诵持楞严咒有八大功德

在本经经文当中讲到:不论佩带楞严咒也好、诵持也好,...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参禅用功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这个道理呢,就是路...

家庭不光是亲人的聚合,亦是利益的结合

父母、兄弟、姊妹、丈夫、妻子、儿女等虽是亲人,亦是...

开愿法师:念经需要持五戒吗

问: 请教师父,诵经人是不是必须持五戒?有人说如果...

佛陀开示居家八法

居家八法出自《杂阿含卷四九一经》,是佛陀教导在家人...

深思此二十一事,可得道矣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众多比丘弟子...

母亲留给儿子的证明

有一个台湾的企业家,他是通过中国佛学院来找我。他有...

老比丘证四果

佛法宽广,济度无涯;至心求道,无不获果,乃至戏笑,...

宽容大度不但利人且利己

美国学者房龙,专门写过一本《宽容》。但是不宽容的人...

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我来乐生院,与诸位说法,真可说感想万端。诸位的病苦...

不开口的真相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陪着新婚的妻子回乡下娘家探亲。时...

《竭诚方获实益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谚语说:对人低下谦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