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弥陀经中「一心不乱」与「系念不乱」

大安法师  2019/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弥陀经中「一心不乱」与「系念不乱」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时候问他修行的品位,他说自己如果不领众就一定会得六根清净位,领众太早损已利人但登五品,这是智者大师临终示位。但登五品是什么?五品就是圆教五品位,在六即佛里面是属于观行即佛的位次。

观行即佛是什么情况呢?就是他没有断见思惑,但是伏住了见思惑。智者大师临终示位是伏住了见思惑,换句话说智者大师也只是往生到凡圣同居土。那蕅益大师临终示位是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他示现名字即佛。名字即佛是什么情况呢?就是还是凡夫。

他不仅没有断见思惑,甚至见思惑都没有伏住,但是在这个水平他大彻大悟了,开悟了,见解与佛同齐。也就是说临终示位,连藕益大师都没有得到这个事一心不乱,更何况我们?

这个我们来对照一下玄奘大师的翻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他翻译这个是翻译成“系念不乱”,就是在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这七日当中你一心系念这句名号不乱,这个条件就降低很多,“系念”,系念住。

我们这个真的是恳切用功,还是可以做得到的。系念并没有说一定要伏烦恼、断烦恼、破无明、没有提这个要求,只是系念。

系念就是什么?就是我的心,念念都系住这句佛号,不能让他打失,不能让他漂走。所以玄奘大师翻译“系心不乱”,我们就对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这个就有一个互补性的理解。

那后面你看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这个由于一心不乱的功夫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在其前,心不颠倒。世人说心不颠倒,心不颠倒其实它也谈功夫问题,心不颠倒就是为什么大家会有人一定要念头正念在阿弥陀佛上,念头没有在阿弥陀佛上就不能往生,大概也跟对这个“心不颠倒”这个理解有关。

那么心不颠倒正念分明我们能做到固然好,但是不能要求很多的人都靠自己的能力做得到。对这句话我们又对应玄奘大师翻译,他是怎样翻译的呢?翻译这个阿弥陀佛来的时候是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你能得到不乱,不是自己的功夫,是阿弥陀佛现前佛光注照之后,由阿弥陀佛的慈悲光明的加持护佑,来令我们得到不乱的。所以能够也就是得到一心不乱,正念分明,也不是自己的功夫,完全是来自阿弥陀佛的加持。那么玄奘大师的这种翻译,更符合这样的一个事实情况。

实际上鸠摩罗什大师的翻译也包含这个意思,但由于他非常简洁,我们就会带有通途的功夫的角度来给他一些诠释,这些我们都要注意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这句佛号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么东西

我们的主见来自什么地方?来自净土五经圣言量,来自中...

千信则千生,万信则万生

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要想成就,都要从信字开始...

短暂的十念佛号怎能灭除这么多的罪业呢

《阿含经》曾说有一大富长者,他的儿子因感情受挫折而...

中峰和尚劝念佛诗

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 众生反以苦为乐,...

黄豆替佛珠,念佛供养两不误

【原文】 僧有募化施主黄豆,每念佛一声,过豆一粒,一...

仅贪求极乐世界的享受,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

打佛七时一直哭泣,可以祈求阿弥陀佛快来接引吗

问: 请问师父,打佛七的时候,一直哭泣很悲伤,祈求...

蕅益大师《开示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 佛云:若人...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为何汉传佛教对观世音的崇拜远胜于大势至菩萨

问: 大势至与观世音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协侍,共称西方...

念佛号时很快就打瞌睡,这是业障吗

问: 师父您好!弟子在打佛七期间,念佛号时如果心里不...

念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么

问: 阿弥陀佛!请问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学

从究竟意义来说,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个人提升精神层面的...

【佛教词典】士夫六界

【士夫六界】 p0228 瑜伽十四卷十九页云:又有六法,是...

【佛教词典】不揲坐具戒犯缘

亦名:不揲坐具作新戒犯缘、不贴坐具戒犯缘 戒本疏·三...

忏悔时当发七种心

北齐天平年间,有一居士,四十多岁,前来礼拜禅宗二祖...

印光大师:对治色欲的方法

【原文】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

持诵金刚经得定要诀

六祖闻客诵金刚经有省,谒黄梅五祖,为说金刚经而大彻...

慈念令虫害远离

在《复章以铨居士书三》中印祖针对章居士提出的猛兽毒...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今天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

你自己做的,现在你自己受,没有冤枉的事

佛说苦谛真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

服用动物制品,则是不知惭愧

所言天冷身弱,衣丝绵者,必须非此不能生活方可,若借...

邪淫的危害及戒除方法

1、害人天伦: 男女各有配偶,这是一定的伦常。如果好...

职业与信仰有冲突该如何处理

问: 职业与信仰的冲突如何处理?如何学佛? 宏海法师...

阿罗汉有三种功德

阿罗汉有三种功德,无生、杀贼、应供。这以下会说明。...

「半」的处世哲学

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

真正的布施,要达到无私奉献

真正的布施是无私的奉献,你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