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法门如何理解「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

大安法师  2020/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法门如何理解「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

问:请问师父,“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的区别是什么?在净土法门如何去理解?

大安法师答:这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的两句话。“色”是指有形色、质碍之物。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以及宇宙间一切物质现象,都属色法。

第一句“色不异空”是从缘起来看,种种色法的缘起是从“性空”里面出来的,没有“性空”就不会有缘起。所以在现象(事相)上来说,色法和空性是没有差异的,就叫“不异”;

第二句“色即是空”,更进一步从它的体性上来说,实际上“色法”和“空性”是不二的,就是同一个东西。

为什么是同一个东西?第一,既然是缘生法,就是种种因缘凑合在一起的一种色法,它不是原来就有的,所以它当体即空。

“色即是空”不是在色法之外去灭色为空,不需要灭,色法当下就是空的,照见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当体的空性照见,这就是以“真空”容“妄有”,以真容妄就能够度一切苦厄。

这是般若系经典非常精辟的阐释,如果我们学佛人真正把“色不异空”“色即是空”在理念上能够领会,能够相信,能够理解,能够依教奉行,我们将活得非常快乐,非常潇洒。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了“色法”的空性,我们就不会对现象界的一切再去贪恋执著,它们都是梦幻泡影的东西,都是空的东西。

我们正是因为认为“色法”的真实存在,就会有一种贪恋和执著,得到了欣喜若狂,没有得到就沮丧万分,所以我们就迷惑颠倒。

《金刚经》讲,如果能够了解诸法的“空相”“无四相”“毕竟空无所有”这些道理,甚至进一步对“十八种空性”“有法空”“无法空”“有法与无法俱空”“空空亦空”,等等,听了之后不惊不怖不畏,这种人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乃至于无量诸佛而种善根的。

所以众生靠自己的福德智慧对“色”与“空”都是不能把握的,绝大多数人都迷惑在现象界的事上,一生被虚幻的事欺骗了一辈子,忙忙碌碌,一生为他人作嫁衣裳。

如果他有一念观照到这个“空”性,这个人就有智慧,不是一般世间的智慧,是出世间的般若智慧。

那么在净土法门,“色”与“空”,就是“空”和“有”的关系,都融摄在这句名号的功德里面。

阿弥陀佛有两个核心功德,一个是“无量寿”,一个是“无量光”,无量寿就是“空性”,无量光就是“妙有”,这个光就是从空性里面出来的,叫:“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什么叫清净?没有见惑,没有思惑,没有尘沙惑,无明惑全都没有了,这叫清净。清净了就契入到“无量寿”的心体,清净到极点自然就能够放光,就有“无量光”。

所以阿弥陀佛叫无量寿光或者叫无量光寿,“无量寿”和“无量光”是不异的,“无量寿”就是“无量光”,“无量光”就是“无量寿”,只有在光中有寿,寿中有光,才是阿弥陀佛。

如果这光没有“无量寿”的基础,它的光就会躁,就不是一个好现象;如果“无量寿”没有“无量光”,所谓的寂定就是干枯的,就是顽定,那也不行。

一定要是“空性”当中有“妙有”,寿里面有光,才是佛教的中道,第一义谛,这叫第一义谛妙境界相。从这里来理解“色不异空”“色即是空”。

比如说,西方极乐世界全体的依正庄严,这是一个“色”,当下它就是“空”、真如妙性、涅槃,是阿弥陀佛契证到诸法的“空性”,由他的大悲愿力四十八大愿,显现了西方世界无尽庄严的这个“色”。所以这个“色”是从“空”里面来的,这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色”和“空”有深刻的辩证关系,我们这样去理解,就能把般若的“空性”和净土的“妙有”圆融起来,空有不二,光寿一如,就是佛法中道的正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问:在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世尊的头痛了三天。这是...

念佛打妄想是什么原因

问: 我阿弥陀佛念到今天,还是打妄想,这是什么原因...

受持《金刚经》,前世重罪变轻贱报

读诵、抄写、宣扬《金刚经》的人,在别人轻慢你的时候...

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

问: 法师,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 宏海法...

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这是怎么回事

问: 顶礼法师,也有一种说法,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

忙碌的在家人应如何修学佛法

问: 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

不信佛的人对佛教的诘问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

乘愿再来是化身还是胎生

问: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如果是胎生,...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念佛时间被占用了,利生事业是否要往生后再来做

问: 每天念佛的时间被发心做事占用了,而且有空念佛时...

净宗祖师思想的现代价值

净宗十三祖的净土思想,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点缀在...

在家人是否一定要到道场专心办道

问: 末学感觉在家人有负累,不能专心办道,希望等孩子...

大安法师:无上道心怎么发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

【佛教词典】弃洗钵水白衣家戒释名

亦名:洗钵水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洗钵水者,...

【佛教词典】佛堂

安置佛、菩萨像之堂宇。又作佛殿、大雄宝殿、大殿等。...

中阴身一现前,累劫的善恶业力也都会现前

阴境若现前,这个阴境,就是中阴身境界一现,就是知道...

圣严法师《工作不只是保住饭碗》

什么是现代人应该有的正确、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念呢?时...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

外境既然无实有,哪有什么可贪的呢

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不应该生起贪心。为什么呢?因为...

康熙与普陀山结缘的故事

据《普陀山志》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

红豆的营养

吃了半辈子红豆,你知道红豆都有啥营养吗?有人用红豆...

信佛都还要还债,不要退善心

我们修道建立信心之后,学佛有种种困扰,使你丧失信心...

世智辩聪与般若智慧

世间人书念得多,接触的事物多,看得多、想得多、观念...

夏季吃肉不如吃豆

毛豆是膳食纤维之王。 毛豆既富含植物蛋白,钾、镁元素...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见,是名真心

参禅人,由散乱心,参到有心,只有参禅心,无妄想心。...

贪利养的提婆达多

佛陀在王舍城弘化时,阿阇世王非常恭敬提婆达多,除了...

淫欲心的对治方法

男子欲重,女子情重。情与欲是学佛修行中两个很大的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