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大安法师  2021/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最后看第二十二愿——菩萨一生补处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意思是说,若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微尘佛刹诸菩萨众,生到我的国土,究竟必定得至一生补处的菩萨位。除其曾发愿,祈佛加持,随意而作佛事,为救度众生故,披上弘深誓愿的铠甲,积功累德,以此为因本,度化解脱一切厄难众生,自在游化诸佛刹土,修习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导、教化恒沙无量众生,安立众生于无上真正之道,超越通途佛教的修行位次,现前疾速修习、圆满普贤十大愿王。如果此愿不兑现,我便不成佛。

这一愿传达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信息,就是快速成佛。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修行四弘誓愿就有能力了,我们的报身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应化身可以随着有缘众生作种种应化。

能够到他方世界,上供诸佛,听闻一切诸佛讲经说法,得一切诸佛的授记,得百千陀罗尼门,这是用智慧去上求佛道;然后又有悲心去下化众生,去给众生种种的帮助,使众生都安顿在无上正真之道,安顿在阿弥陀佛的慈悲愿海里面,回归到极乐的故乡。

尤其到西方极乐世界后的修行是顿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就是在弥陀愿力加持中能顿然超越,不像我们这个世界的修行过程,一定要经过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个阶级。比如,一个带业往生的凡夫能得三不退,在念不退当中就顿然超越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的阶级,疾速证到一生补处的等觉菩萨位。

而且到了西方净土能够现前修习普贤之行,普贤十大愿王,这是修因证果殊胜的行门。我们每天也念《普贤行愿品》,也试图想修普贤十大愿王,但说实在话,这对我们只是一个期待、一种希求而已,修十大愿王不是我们现在的水平。

我们简单说一下第一愿,礼敬诸佛。我们对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不仅仅是要恭恭敬敬地顶礼膜拜,实际上是在一念当中分微尘数身去拜见礼敬微尘数诸佛,这不是我们心力水平能做得到的事。这是第一个做不到。

第二个,从我们心态来看,礼敬诸佛是要引发恭敬心。我们凡夫在学佛过程中也有相当的恭敬心,我们会对过去佛、现在佛很恭敬地顶礼膜拜。但殊不知这个顶礼膜拜包括三世诸佛,既包括过去佛、现在佛,也包括未来佛,都要平等地恭敬。试问未来佛是谁?就是我们每天看到的一切众生乃至地上的蚂蚁昆虫。我们能够对这些众生像对阿弥陀佛、对释迦牟尼佛一样平等地恭敬对待吗?尤其是当这些未来佛是自己的冤家对头的时候,可能连看都不想看他一眼。所以,这都不是我们现在的水平。

《法华经》讲的常不轻菩萨品,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它的当机众是大势至菩萨。常不轻菩萨一生修行的科目就是礼拜,他只要见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都顶礼,顶礼时说一句话:“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有些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就看不惯他:你怎么给我授记呀,你有什么能力呀,你给我走远一点。

但是在这种辱骂当中常不轻菩萨照样恭敬顶礼,他们被搞烦了,就用棍子打他。他就在棍子打不到的地方,照样顶礼:“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棍子打不管用,就用石头砸,他就在石头投不到的地方照样顶礼:“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一辈子都这样修殊胜大行。

由于他平等的恭敬、忍辱和慈悲,到临终时他听到威音王佛讲的法华经二十千万亿的偈文,现前马上证得六根清净。像常不轻菩萨这样的“礼敬诸佛”我们做不到,我们心有分别啊。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平等心显现出来,无论是对过去佛、现在佛还是未来佛都会很恭敬。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就能令我们快速成佛。

念佛法门是一切修行人快速成佛的法门,是径中径又径,就是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给了我们一个保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解决了轮回的苦难。如果一直在这里轮回,成佛的道路就很遥远。

一经往生,则永脱轮回,并且马上入到正定聚,中间没有取证偏真涅槃、退退进进的问题,乃至于能够现前修行普贤之愿,在一念中,顿然超出四十一个位次。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普贤菩萨在最后还要劝进善财童子以及华藏海会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原由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高僧得观音菩萨劝导,精勤修行净土法门

慧日法师,俗姓辛,东莱人(今山东掖县)。唐中宗时(...

笃修净业临终预知,念佛往生之贞女典范

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 我们把古人说的五...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

觉明妙行菩萨就谈自己,他在晋明帝的时候(322至325年...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这个净土法门的特色,印光大师说是「他力门、果地教」...

印祖文钞--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

念佛法门就是「菩萨之父」

菩萨父者,《华严》十一经:威光童子睹如来相,获十种...

卖身割肉供养誓成佛

一日,世尊欲为大众开示涅槃的胜妙功德,以大悲心宣说...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管教父母对吗,如何让家庭关系和谐

问: 我总想管教我父亲的不良习惯:打麻将、饮酒。我...

念佛与义工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问: 学佛人如果都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摆在第一而无暇...

如何看待修其他宗看不起净土法门

问: 现在密宗很兴盛,许多修密宗的人看不起念佛法门...

对这样的丈夫,实在产生不了敬爱心

问: 在《一函遍复》中提到对治女人烦恼的八敬法,女...

【佛教词典】心咒

(一)指一字咒。诸佛之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等三种...

【佛教词典】亲近不贤良故退失四事

【亲近不贤良故退失四事】 p1386 瑜伽七十九卷十二页云...

佛陀身边千二百五十常随众的由来

佛经中常出现佛的常随众大比丘僧千二百五人,这一千二...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义

原文: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

保持一颗「不动心」

一位朋友,研究生毕业时,先主动地选择留校做学问。周...

诵普贤行愿就能不堕地狱,那因果怎么体现呢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

科学研究:善念能延长人的寿命

说起因果律,人们都会点头认同,因为物质世界是有规律...

星云大师《佛诞节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在此地虔诚恭敬地礼拜,因为您...

【推荐】恶要原谅,善要引导

南山和尚有两名弟子。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缘,得了一担...

星云大师《为贫苦大众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祈求您垂听弟子祈愿的心声: 世界上...

修行想快速、超近、想超过别人,这一念魔障就来了

一个人从幼儿园小班大班、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

大安法师:断气之后助念还有用吗

问: 有人说,往生只是在人断气前,若断气后顶多生人...

人是不死的,死只是生命轮转的一种状态

敬爱的亲人们!人生在世,相聚总是匆匆,繁忙之中偶尔...

人生三论

人生三不斗: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