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关头念佛最要紧,切莫搬动哭泣误大事

大安法师  2022/1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关头念佛最要紧,切莫搬动哭泣误大事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挒之痛,痛则瞋心生,而佛念息;随瞋心去,多堕毒类,可怖之至。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矣。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

临终三大要

第三要: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这里有三个层次。第一是顺彼之势,不可移动。

病人在临命终时,这是关键时刻,千钧一发,要紧之极。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是能不能转凡成圣,是到人道,还是到鬼道,还是到畜生道——分判之际。谈这个,是要对生命的“死有”——死亡的情况,要有所了解。临命终时,在法相唯识谈是乱心位,乱心位就是第六意识开始失去它的功能作用了,开始在分散了。

临命终时,很多亲友在他面前,他是分辨不出来的,因为第六意识是分辨,他分辨不出来,前五识也不行了。第六识不行的时候,第八阿赖耶识,包括七识,烦恼习气的种子就全都出来了。原来第六意识是做主的,这个时候第六意识做不了主了,它已经分散了,就等于这个国君不发挥作用了,不能行令了。不能行令,乱臣贼子全都起来了。这个关头是很难做主宰的。

《地藏经》,主命鬼王向佛禀白,他曾经发愿要拥护阎浮提的众生——在他出生的时候,在他命终的时候,让他得到安乐,得到解脱。所以主命鬼王就说出一个真相,就是阎浮提的众生有行善的,有行恶的——他就谈行善之人——一个善人,在临命终时都有百千恶道鬼神过来,或者变成他的父母的形象,或者变成他的其他眷属的形象,来诱惑他、欺骗他到恶道里面去。一个善人尚且出现这样的一个危险的局面,更何况本来就造种种恶业的人,临命终时更是颠倒,有更多的恶道鬼神跟他在一起,引领他去。

阎浮提的男子女人在临命终时,神识昏昧。神识昏昧就首先第六识就昏昧,第八识也在颠倒。如果是造了地狱的恶业,他看地狱的刀山剑树在面前,看成是一个美好的公园,他分辨不出善与恶。这时候,他的眼根、耳根前五根、前五识也失去了见闻觉知的能力,在他面前是一片黑暗。为什么他会惊慌失措,非常恐惧呀?黑暗让他恐惧,他见不到光明。

所以在这个时候,家亲眷属或者有缘的莲友要赶紧帮助他。那主命鬼王是提出两个方案,就是他家亲眷属赶紧要供养三宝,要转读尊经,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是一个方案;第二个方案,就是赶紧念佛菩萨的名号。就净土法门立场来看,这时候赶紧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无论是恶人还是善人,能得到这样的善缘,就能令这个亡者离开恶道。那前来的这些恶道鬼神,包括魔道里面的这些魔王魔子,只要一念佛号,他都退散。这就是佛号的不可思议的功德!

在助念过程当中,常常会有些助念者不了解这个,看到病人好像很困难……助念过程肯定很困难,肯定会有些业障的现前。业障现前怎么办?他马上想:赶紧去念《地藏经》,赶紧去超度冤家债主,赶紧去立个牌位。他都会想这些招术。听过去好像是有一定道理,但是,用净土法门助念当中,是不可取的,这说明对阿弥陀佛的名号的这种光明、威德还缺乏信心。这些冤亲债主,包括恶道鬼神前来干扰的时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名号,不要去搞其他的。如果一搞其他的,那就没完没了了,而且分散了这个助念者和病人的注意力。有个居士听说念《地藏经》功德很大,他发心又很猛,他的父亲已经病危了,非常紧要的关头,他发愿要念一百部的《地藏经》。念到九十多卷的时候,他父亲就咽气了。咽气之后,他说感觉不是太好。在千钧一发最要紧之际,就是赶紧念佛!

印祖这个开示非常精要:在这个时候,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不能搞其他的名堂——不如佛号直捷,不如佛号让亡者能够听、能够专注。这样就能跟阿弥陀佛愿力、名号感应道交,他才能解决问题。如果念《地藏经》,固然也是有功德,但是对临命终时的病人来说,他听不大清楚,心是比较散的,也就跟名号的愿力很难感通的,于是他只能是随他的业力去轮转。

所以,只可以以佛号开导病人的神识。尤其这个时候,断断不可以去洗澡、换衣,或者转移他的床位。世间人都是用世间法来对待,觉得病人在那里躺了很久,肯定有臭味,或者病人说不准还会大小便。他就会鼓捣着去洗干净,要跟他换衣服,从这个床铺移到另外一个床铺。而且,这个病人或者坐或者卧,你不要强求,他哪种舒服就用哪种姿态,就顺这个病人的姿势,不可以对他做要求。不可以说,人家在那里坐着,非得要人家躺下来,或者人家躺着,非得要人家坐起来,甚至说坐着才能往生,躺着不能往生,强行让人家坐起来。这些都是不可以的。顺病人的姿势,不要去移动他一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把离苦得乐的念想提升为往生净土的念想

我们一般净土宗的人,因为平常把佛号念得很多感应,就...

净界法师:十念必生愿

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

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就在于它是个极特别的法门,不是...

怎样办丧事才有利于亡者?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佛教六道轮回理论,可许多人在...

「带业往生」是否应该说为「伏业往生」

问: 请法师慈悲为弟子们诠释带业往生的义理,是否应该...

从「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来深信佛力

从理上相信,这就是要相信三种力量。《般舟三昧经》跋...

临终正念靠平时点滴栽培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劝说我们: 一切法门,皆须依戒定...

圆瑛法师:答何明亮居士问六则

问一:念佛为何限定七日? 答:克期取证故。放下万缘...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六十多岁的人该如何修行

问: 我出家十几年,原先是专修净土。但现在又杂修,也...

工作生活中常自卑,如何才能自信不紧张

问: 弟子在工作生活中常自卑,不够自信,在大庭广众说...

大安法师:【无我】能适应繁忙竞争的现代社会吗

问: 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

果报的轻重取决于心

虽然果报现前有前后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它不离开一个原...

【佛教词典】六受身

【六受身】 p0297 集论一卷四页云:云何建立受蕴?谓六...

【佛教词典】剥皮

为释迦佛本生故事之一。释迦如来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

【推荐】《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漫画版

印光大师开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念佛秘诀 都摄六根...

安土地真言和普供养真言有哪些作用

问: 我们在念诵经典之前一般要念诵一些真言,如净口...

「至信」与「至乐」的含义

至信就是深信,里面不夹杂怀疑。法相宗里说信是一个善...

消失在照片上的小女孩

我读大学的第二年,开始半工半读,白天到学校上课,晚...

波斯匿王丧母记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时,一日,波斯...

圣严法师:只顾耕耘

绝不能用企图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诸位怀抱着不同...

赞美别人是一种善举

世界上没有比欢喜更宝贵的东西,有时我们用再多的金钱...

今闻地狱心惊毛竖,发露忏悔愿罪消灭

敬白道场说众等,今为施主某甲及诸众生,归命十方诸佛...

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问: 陀罗尼被(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慧律法师答:...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

【原文】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自丧...

生忍与法忍

「羼提波罗蜜」,羼提即忍辱,忍字心上一把刀,要做到...

十二时中,障碍修行人所对应的十二种动物

这个精魅是怎么回事呢?它的本来面目是一个动物,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