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大安法师  2023/09/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或了无恭敬,则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矣。今之在家读佛经者,皆犯此病。故于有缘者前,每谆谆言之。——《与徐福贤女士书》

下面有一段堪称印祖名言的话,是常常说,谈恭敬问题。印祖原来在很多场合谈,比如给永嘉居士的信里面,大概在第五封信里面,他说:我从以前知道自己业障深重,要忏除业障,就考察古往今来那些祖师大德修行的懿范,最后发现能得到修行的利益的秘决就是两个,一曰诚、二曰恭敬——诚和恭敬。

所以他就对这个常常做开示,“吾常谓”就是我常常,那真是老僧常谈了、不断地说了,在文钞里面说了不下几十处。但是我们是不是能听进去呢?很难!这里面很奇怪。印祖常常说,但我们常常很漠视这段话,业障深重了。

“吾常谓”就是要想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要向哪里求?必须到恭敬里面去求。有一分恭敬就能消一分的罪业,增长一分的福德智慧;有十分的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的罪业,增长十分的功德智慧。如果对佛、法、僧了无恭敬——一点恭敬心都没有,甚至还会傲慢、轻视,那虽然你读佛经,也讲修行,只是种了未来得度的远因,你今生是解决不了问题;虽然种了一个远因,但你今生对佛经、佛法僧这种亵渎、轻慢的罪业“有不堪设想者矣”,就是后果非常严重。

用“不堪设想”,到底后果有多严重呢?我们来引用一下有一部经叫《佛说正恭敬经》,《正恭敬经》——佛就专门为这个恭敬问题说过一部经,为阿难尊者说的。

有一天佛对阿难尊者说:“一个修行人必须要恭敬他的和尚阿阇黎”,怎么恭敬呢?恭敬法体现很多了,比如跟阿阇黎坐在一起,你要坐下座,请法要跪拜,不能露齿,每日三次要去问候、顶礼阿阇黎,如果阿阇黎在房间里面不出来,你得要周匝三绕,如果阿阇黎不在,你还得做一个记示。然后请法必须要跪着,离开的时候不能背着走,要退下去,退到十步之遥远的时候还得顶礼,顶礼之后再转身走。不能说和尚阿阇黎的坏话,你做所有的事情必须要请教和尚阿阇黎,没有得到同意你不能去做……等等这些。

什么是阿阇黎?就是跟你讲过一四偈的,就是说过一个偈子的法的这样的人就是你的阿阇黎。要这样恭敬,哎呀!阿难尊者听了之后马上哭了,他说:“哎呀,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做到这种恭敬啊!”。现在他就发愿:“就从我开始,我来奉行这样的恭敬之法。”佛说:“如果没有这样去做,在背后哪怕说了一句和尚阿阇黎的坏话,他会到哪去呢?地狱。

地狱里面有一个叫灭地狱,他会在那个地狱待六十小劫,头上长着四个头,身上燃着火,身体还有很多虫,像铁狗似地去咬食他的身体。六十小劫地狱罪出来之后,然后转到畜生道,虎、狼、野干,做完了再生到人道,是那么贫贱,不像人的样子,讲这个过程。诽谤、亵慢三宝是这样的后果,所以亵慢之罪后果非常不堪设想。当然你至诚恭敬,福德利益也是无量无边,学佛人一定要在至诚恭敬上多下功夫。

回到现在,很多在家众读佛经都没有恭敬心,表现形态比如说把佛经放在桌面上,跟那些乱七八糟的书放在一起;读佛经的时候不刷牙,也不洗手,用很脏的手就那么翻,甚至还架着腿来读,或者抠脚丫子来看书,甚至放屁他也在那放着,肆无忌惮。这些都是亵慢之罪。把佛经卷起来,搞得脏兮兮。

不了解的人、没有恭敬心的人觉得“他很潇洒、他很圆融,他很怎么怎么样”。实际上这都是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矣。所以这些必须要在有善根、有缘的众生面前谆谆教诲,不要再犯这些过失了、罪过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

如是奉事者,未来常在诸天受胜妙乐

【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

常行供养能为自己种下成佛善因

衣服及饮食,常以奉供养;作如是心施,是等悉成佛。─...

《南无宝胜如来》圣号讲解

【又于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胜如来。...

念哪一尊菩萨好呢?

有人问:我念这尊菩萨好呢,还是念那尊菩萨好呢?告诉...

人为什么会瞋恨

由于他有欲望,当这欲望满足的时候他很得意,当这欲望...

极乐世界为什么能够圆证三不退

第二个约正念的功德。能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就...

凡一切医不能治之病,均以此一味阿伽陀药而治之

念佛念观音,均能消灾免难,平时宜多念佛,少念观音。...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阿弥陀经》的三大注疏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

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吗

问: 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

真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世间上没有见过而真实存在的东西太多了。你见过孔子吗...

净土法门能得到利益与否,在于有没有信心

再有人就根据这个又提问了。这问题是:只要闻信阿弥陀...

【佛教词典】系念眉间

【系念眉间】 p1445 大毗婆沙论四十卷一页云:问:何缘...

【佛教词典】受支

【受支】 p0724   俱舍论九卷十一页云:已了三受因差...

妄想的作用可怕在哪里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就是人的生命从何处来,向...

迦叶尊者入灭的因缘

世尊灭度了!所有的佛弟子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地悲伤...

虽属惑业凡夫,亦可承佛慈力带业往生

观汝所说,足知汝虽看《文钞》、《嘉言录》,依旧绝不...

大安法师:讲预测和问灾难是否正修

问: 我们有些同修很喜欢大谈感应,或讲些预知,问灾...

为什么我们会莫名喜欢或讨厌一个人

如果有一个人,我们没有惹过他,但他一直给我们出难题...

星云法师:不要让阿弥陀佛代替我们报恩

佛教道场往往对发心捐献的信徒说:「功德无量!将来阿...

现代人很多是寿终医院,不是寿终正寝

人道中有许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属于横死。人的生命...

为什么要超度历代宗亲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

何谓「四大皆空」

一般人因为不认识佛教,再加上以讹传讹,经常对佛教的...

凡夫与圣人的判定标准在哪里呢

面对盲点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生命归零。因为你在枝末...

佛门里的财神爷

人们求财富,大都会去拜财神爷。那么,财神爷是何圣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