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大安法师  2023/1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那菩提心怎么发得出来呢?不是凭空就能发出来的。菩提心是包含着无我的智慧呀,般若的智慧呀,包含着同体的大慈悲心啊,包括我们做慈善事业讲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就是菩提心的一种表达呀。无我,一切好事给他人,一切坏事留自己,众生的苦你能担得起来,一切的快乐给予众生,众生受苦等于自己受苦,众生度尽自己才成佛,这些都是菩提心的表达呀。它一定要超越小我呀,在诸法的空性当中把那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生发起来呀,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啊!但正因为不容易,难能可贵,你不发菩提心就成就不了佛果。

那由什么因缘来发?我们净土宗的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曾经有过一篇《劝发菩提心文》,作为净业行人一定要看一看,那里面非常苦口婆心来劝勉我们发菩提心。阐释有十种发心的因缘,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第一,念佛重恩故。释迦牟尼佛对我们恩德太大了,无量劫来随形六道跟我们广结法缘,为了救度我们献出多少生命骨髓,如果我们不发菩提心对不起佛。第二是念父母恩故。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很大,我们唯有发菩提心成就道业,才能真正报父母的恩,不仅是报今生父母的恩,乃至报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父母的恩。第三是念师长恩故。无论世间的师长还是出世间师长,对我们很有恩德,我们唯有发菩提心才能真正报答。

第四念施主恩故。这些居士檀越给我们布施了这么多四事供养,让我们安心办道,如果我们不能发菩提心,不能成就佛果,这个施主的恩我们报答不了,“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所以我们今生作为出家人,你不念佛求生西方乐世界,你怎么样来报答施主的恩呢?一定要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圆成佛果,这时候接受布施坦然了,别说是一个小红包,就是布施一万两金子你也能吃得消,否则粒米难消啊,所以要发菩提心。

第五是念众生恩故。要发菩提心。一切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德。第六是念生死苦。在六道轮回、无量劫的轮回,我们今生再不发菩提心,再不了生脱死成就佛果,那动经无量劫永远不能出离,苦不堪言啊!尤其三恶道的那种剧烈的痛苦,那是想一想都毛骨悚然啊!毛孔里面都流血啊,很苦啊!

第七是尊重己灵故,要发菩提心。就是我们当下介尔一念,具足着佛的全体的功德,西方极乐世界全体的依正庄严,都在我们的一念当中具足,是这么尊重的一种自信。现在我们不发菩提心成就佛果的话,实在是太冤枉了。我们不发菩提心成就佛果,那么我们介尔一念的佛性就被贪瞋痴所包围、缠裹,于是我们就造作恶业,造作恶业是以我们夹杂着烦恼的佛性去造恶业,这不是很冤枉吗?所以尊重己灵故,要发菩提心。

第八种就是忏悔业障故,要发菩提心。要思惟到我们无量劫以来由身口意造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如果这些恶业有体积的话,尽虚空容纳不了。所以要把恶业忏除、业净情空,怎么办哪?一定要发菩提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幸好有净土法门的带业往生,如果没有这个法门,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众生,一个都解脱不了,为什么?你有业障、报障、惑障,你就出离不了三界,净土法门是仰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能够让我们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给我们讲大乘的实相忏法,就能够忏掉。在这个世间千万不要以为我们能忏悔掉,把业障全都忏除掉,是不可能的。只能是随分随力地忏除业障,只能是随分随力地不要去造新的业障,还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第九是求生净土故,要发菩提心。省庵大师在这个这点上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末法的时代你不求生净土,是解决不了生死轮回的。所以求生净土的目的就是成就佛果,念佛是为了成佛的,成佛首先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才能成佛,一去就是阿鞞跋致的菩萨,三种不退,马上三种不退也就是一生补处的菩萨的位置,他成佛非常快捷。由于这种快捷的功能作用,才使得普贤、文殊这样的菩萨,等觉菩萨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这个法门的殊胜就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了。上至等觉菩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下至悠悠凡夫也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乃至于即将要下阿鼻地狱的众生,只要信愿持名,十声乃至一声,也能蒙弥陀的威神愿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发菩提心,你能够具足深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

第十个令正法久住故,要发菩提心。这是一切佛弟子都要建立一个神圣的使命。正法是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一种真理,没有这个正法、没有这个真理、没有法的光明,一切众生都是迷惑颠倒的、都是邪知邪见的、都是被自己的贪瞋痴烦恼严重地控制住的,所以他就在轮回的路上越来越滑得很低。唯有正法、大乘的佛法能够让他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能够让他从五欲的沼泽地带振作起来、超越起来,升华自己的佛性,放出那种智慧的光明。每一个人他把这种佛性显发出来、把菩提心显发出来,他自己就是正法的象征,然而我们以无尽灯的菩提心,把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的文字般若广播世界,这就是令正法久住在这个娑婆的五浊恶世,这就是无明长夜当中的一盏智慧的明灯。离开了这盏明灯,众生就苦啊!你怎么去形容他的苦都不过分啊。

现在很多人追求钱,钱到手上,有句话“穷得只有钱”。到了穷得只有钱的份上,这个钱,钱还能有什么?钱不就是一点钞票嘛,一点纸嘛。它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啊。那么人需要多少啊?不需要多少啊!实际上人的生命就是要为正法活着,不是为钱活着、不是为权活着。那些都是不可靠的、都是让我们堕落的因素。唯有正法、唯有真理、唯有智慧才能让我们得到究竟的解脱,安立在这种涅槃的常乐我净里面。所以每个人都要关注生命的终极关怀、关注我们的安身立命、关注我们生命的一种超越,那么这个唯有正法才能令我们做得到。所以正法就是众生的法身慧命,就是一切诸佛的大慈悲心,这个正法是释迦牟尼佛动经无量劫付出了多少生命、多少鲜血换来的。

当时佛成道的时候,百万魔军把箭射过来,释迦牟尼佛入慈悲三昧,都能使这些箭成为朵朵莲华。那魔王波旬说:“你有什么样的法力竟然有这么一种功德?”那这个地神出来证明,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有这种功德?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啊,没有一寸土地没有这位菩萨流血、献出生命的地方。他的鲜血浸满了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寸土地啊!他是这么深厚的功德。

所以我们这些众生是不了解啊,是不知恩、不报德啊,不知道这个正法的得来非常不容易啊!那就是晋唐之际,我们多少人,从法显、玄奘、义净这一批人到西天取经,去的都是几百人,回来没有几个人啊!那种茫茫的沙漠、丛林、雪山,那种饥饿,死了多少人!所以现在得了经典千万不要认为很容易,多少我们的先辈付出生命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令正法久住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

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

短短的六个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诉我们

二佛神咒里面有勤转念,证菩提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短短...

地藏菩萨最初是怎么发心的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

审察自心的真与伪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

四种恶法能够令菩萨忘失菩提心

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曾经发过菩提心又忘了、失去这个菩...

发心愈大,挫折愈多

像我们在人生当中,你挫折多得很。不论哪位道友,当你...

三辈往生与九品往生有对应关系吗

问: 《佛说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问: 请问如果没有进佛门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皈依的人...

即使没有钱,有智慧的人也能修到福德

一个有智慧的人,即便自己没有财富,也能作福,修到福...

念东林佛号起妄念昏沉如何对治

问: 在念东林佛号时由于每两句佛号之间的停顿时间较...

【推荐】有婚外情该怎么办

问: 我看到一位女同事有婚外情,我是佛弟子,我该怎...

【佛教词典】浮囊

(物名)渡海人所带免没溺之物也。名义集七曰:五分云...

【佛教词典】五十颂圣般若罗波蜜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有五十偈,说般若波罗蜜经...

念佛之前的心态准备

在《印光大师文钞》讲到一个事,他说有一个年轻人,这...

圣严法师《海面无风不起浪-心与事合一》

当我们用心用到心与事合而为一时,已经是心外无事,事...

【推荐】不要倒霉了才来学佛修道

像你们又修道又念佛又学密宗,其实我当年也一样,反正...

烦恼也会开花的

院子里水泥花砖的缝隙里长着杂草,使院子显得有些荒凉...

素食打造不长癌的碱性体质

善养生者和,无寝食,后医药。清黄凯钧《友渔斋医话一...

在家居士简易又有效的烟供仪轨

烟供,此修法主要利益鬼神,把很多殊胜的加持物和食品...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也...

破除法执的相状

我们看看,讲到出世的圣人,佛陀也给他一些建议: 非明...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轮回

问: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六道轮回? 慧律法师答: 这句...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需要念往生咒吗

问: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一定须念《拔一切业障根...

源断流枯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没...

十方国土中进食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可思议

本品中舍利弗又打了一个妄想饭点到了,大家的午餐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