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应对长时间的大逆境

大安法师  2024/0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应对长时间的大逆境

问:如何应对大的逆境?尤其是时间较长的逆境。

大安法师答:一切法由心想生。境缘无好丑,好丑全在心。你不要去追求外境怎么怎么样,外境是业风所吹,你也把控不了。问题是我们对待各种逆境或顺境的态度,这是我能把握的。态度、认知和对它应对的行为,你把住这个。

比如逆境,你想想,何为逆境?逆境现前的时候,你有没有一种空性的思惟呢?空性就会平等,祸和福是转化的;顺和逆,体性是平等的。世间人追求的这种顺境往往可能是毒害法身慧命的一个毒药,逆境往往是出生善法的一个逆增上缘。所以逆境来的时候,儒家也讲“修身以俟之”,你就赶紧进德修业,修这个身,是你能把控的,来等待命运的转化。你不要天天盯着那个逆境,去转,你不要被逆境把你转过去,你要心能转境。

你的逆境到底是什么?你可以分析。或者这段时间生病了,趁生病就能思考一下人生的真相了;这段时间找不到工作,这段时间干什么都好像不顺利,都干不成。人倒霉,盐罐子都生蛆,正好生惭愧心,忏悔意识——这肯定是多生多劫做了很多障碍过别人的事,今生就没有善缘,没有贵人相助。于是这种惭愧心上来,你开始就要去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逆境让你去思惟,让你去反省,让你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尤其是念佛,逆境的时候是最好念佛的时候,顺境还念不成佛。大家都有做梦的体验,如果你这个梦境很顺利,很甜蜜,你根本就想不到佛号。只有这个梦境很恶劣,老虎追着你要咬,冤家对头拿着刀要杀你,这个时候,恐惧之余,“阿弥陀佛”就冒出来了,一定是这个样子。以苦为师,苦难才会激发我们。所以孟子了不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能说出这八个字!在忧患当中能够产生善心、勇猛力、法身慧命;安乐的状态,就像温水煮鱼一样的,在那里永远奋进不了。

顺逆的问题,不要把它太分别。逆境来了,要欢喜接受,平静接受,慢慢转化,不要怨天尤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供养僧人用钱如法吗

问: 请问师父,现在居士供养出家僧人,一般都直接用...

障碍最怕一件事情,就是你的坚持

当我们在精进的时候,你要相信一件事情:事在人为。虽...

【推荐】印光大师《一函遍复》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一切上圣下凡...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当历练

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

给祖先和亲人烧纸钱,能利益到他们吗

问: 给祖先和过世的亲人烧纸钱,能利益到他吗? 智慧...

大安法师:犯戒后如果不能往生是否就要下三恶道

问: 众生在没有皈依前,由于迷了心性,犯了杀、盗、...

感觉爱情痛苦但又舍不得,该怎么面对

问: 感觉爱情的痛苦,但又舍不得,该怎么面对? 大安...

生活安逸发不起厌离心,念佛不恳切,该怎么办

问: 弟子按照印光大师说的耳听心念的方法来念佛,但是...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

临产可念观音圣号

印光大师这种菩萨的心肠。作为一个比丘,有些事情没有...

吃这些东西不得病才怪

现在的肉更可怕的是加了很多的激素、化学的东西,它的...

横截诸恶趣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

【佛教词典】烦恼业苦

(术语)又曰惑业苦。依贪瞋无明之烦恼而造善恶之业,...

【佛教词典】我闻

(杂语)一切经之初,置我闻二字者,息世之执竞,且证...

早起的人,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1. 首先自然是精神会变好 睁开眼的那一刻,清醒的一天...

广钦老和尚100句行持语录

1、我们修行主要是专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离佛号,四...

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

【原文】 宋儒有言: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 此...

长寿短寿不都是在做一个梦吗

请看下面第七段:学道当明心。 我们修学佛道要注意明了...

佛号与菩提心之间有何关系

问: 请开示念阿弥陀佛名号与菩提心的相互关系。 大安...

随各人施心大小,所感得饭菜不同

外在六尘是讲依报的环境。看六尘这当中有六段:色、声...

不让孩子受苦,以后他就很苦

人不会养孩子时,就会溺爱。什么苦都不让孩子受,乃至...

风雨飘摇的人生

周公有一首诗,叫做《鸱鸮》,出在《诗经?豳风》,《...

千万不要杀生增恶缘

冬至很多地区都有祭拜祖先的传统,但在美德之中也存在...

中阴身

中阴身就是神识,并不是神识变化成中阴身,也就是世俗...

梦参老和尚十大经典开示

梦参老和尚(1915.7.13 - 2017.11.27),世寿103岁,僧...

人性本善良

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佛陀证悟的原理之一便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