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念佛就具足了六度

大安法师  2011/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跟我们讲了种种的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啊。我修这个念佛法门,听说密宗很好啊,听说禅宗很好啊,听说那个很好啊,心里面就有点这山望到那山高。它们那么殊胜,我就这么念佛,把那个殊胜的东西都给弄掉了,他心里好像有吃亏的感觉啊,所以他心里就摇摆,就想去尝试一下。原来我们在大陆也有人说,我们念佛不能清净,不能一心就是业障深重了,那怎么办?我们念一百万的某一个密咒,消了业障,再来念佛。一听也很有道理,于是,他把佛号放下了,就持某个咒去消业障。那么《观无量寿佛经》说,至心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还在这个佛号之外去寻找消除业障的方法吗?等下一看,念那个佛很有功德,念那个菩萨很有功德,我光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够不够啊?行不行啊?甚至拜这尊佛、拜那尊菩萨很多功德,如果我光拜阿弥陀佛一尊是不是其他佛菩萨会生我们的气?那怎么办呢?这里就得有大乘圆顿义理,一法具足一切法,念南无阿弥陀佛就等于念了十方三世一切佛,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生到了十方无量的刹土,南无阿弥陀佛具足一切经咒的功德,乃至于通途八万四千法门都能够含摄。

比如所有通途法门,戒、定、慧三无漏学与六度等,我们来剖析一下。戒,戒律,我们小乘的戒律,规范身口七支。大乘菩萨还要求念头的清净。身、口、意三业,有种种的规范,透过这个戒律,我们知道烦恼在什么地方。戒是捉贼啊,知道贼在什么地方;定就是把这个贼绑住;慧就将这个烦恼贼,一剑把它的头砍下来。它是这样一个关系,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开慧,这是通途佛法三无漏学。那么当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们念念都要是在这个佛号当中,这就是持戒啊,摄心为戒啊。你的念头都不会动,还会去身口七支造作杀盗淫妄等等犯戒的行为吗?所以念这句名号是不是具足着戒啊?定,这句名号里面具足止观啊,我念这句佛号,就止住了五欲六尘的念头。止,就是定之因;定,由定才能开慧。这句名号具足无量寿的功德,所以我们能够获得定。“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它能够含摄定。当我们念佛的时候,止住其他的妄念,那么这句名号,孤明历历,这就是观,就是慧,名号当中具足无量光,智慧。所以,至心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净念相继,就完整地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

再看“六度”,菩萨的六度开出万行,所有的行门。六度能够度一切烦恼,我们一心念佛,所有的万缘全部舍去,身心世界都要忘了,这就是布施啊,布施波罗蜜;我们一心念佛,刚才讲我们的摄心为戒这就是持戒波罗蜜;我们一心念佛,念念弥陀光明的注照,就是忍辱波罗蜜;我们一心念佛,念念有阿弥陀佛的不断光的加持,那我们若一日,若七日,若九十日,及至尽形寿,念佛不间断,这就是精进波罗蜜啊;我们一心念佛,没有其他的妄想杂念,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它就是禅定波罗蜜啊;我们一心念佛,心佛一如,孤明历历,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啊。一心念佛,回归自性一心,万行具足啊。莲池大师判言,念佛具足六度万行,无欠无余,这就是圆。念佛法门可以圆收一切法门,圆收啊,八万四千法门,通途的法门,在这六字洪名当中,无欠无余,完整含摄,我们要有这么一个知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的感受及心路历程

问: 想听师父分享现今念佛时的感受,及师父念佛的心...

净界法师:净土宗修学法要

学人这次奉和尚尼的慈命,来跟大家讨论,我们净土宗的...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问: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错失良机的吴引之

民国时,苏州有位吴引之先生,是清朝的探花,探花是科...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

莹珂法师与自觉法师往生的故事

有的人念佛成就了,就想早点走。比如宋代的莹珂法师。...

昙鸾大师的往生故事

昙鸾大师,是魏朝时代雁门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曾上五...

【推荐】往生净土不能存侥幸心理

大家要注意,不能看到《观经》中的下三品往生说,反正...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刺激消费不如鼓励耕读传家

现代的经济学家很多观点都是有问题的,凯恩斯说以消费...

预知时至的人能带我一起往生吗

问: 法师讲经当中,提到有个老和尚念了几十年佛,将...

为什么净土法门要不断地讲世间的苦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

把所有功德都回向往生西方

只要是修行佛法的人,他总有修行的种种科目,这里就列...

【佛教词典】法性三昧

指体得法性之理。即日常行为与法性绝对之理一致。马祖...

【佛教词典】抽脱

(杂语)行大小便也。以上厕者,抽脱袈裟也。行事钞诸...

积极人生莫后悔

佛教经常让我们讲身心无忧,身无忧,心无忧。那我们就...

若能以此修持,百人修持即百人往生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圣严法师《观自在菩萨》

菩萨 菩萨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

对治美色淫欲的《九相图》

人们穷尽一生珍爱自己的肉身,抹脂涂膏,百般呵护。同...

慧律法师《观照无常、放下执着、感悟佛性》

初学佛的人,观照的力量不够,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

【推荐】印祖谈家庭教育中母亲的重要作用

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

念佛相应的秘诀

一念相应一念佛,体现了净土法门的一个本质特点:以佛...

阿弥陀佛怜念众生,生生世世不相舍离

【原文】 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遍周法界,普接众生,作大...

慧远大师画传

一、出生书香,聪颖博学 中国净土宗初祖庐山东林寺开山...

卖酒开赌场有没有罪业

问: 师父慈悲,刚才说到罪业这两个字,我跟几个同事...

现代人的十大死因

人生有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生,二是死;生之不易,死...

何谓「世间食」与「出世间食」

世间食有四食,即: (1)段食,亦作揣食、抟食、见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