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近代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

大安法师  2012/0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很少人推广慧远大师的著作呢?因我也很敬佩慧远大师,而他是莲宗的初祖。

大安法师答:首先,本人作为东林寺过来的,你有这份推崇我都感到很亲切,很好。我们弘扬净土宗,它有一个时节因缘的问题,慧远大师在对净土宗的贡献方面确实是非常巨大的,他也不是一般人,连鸠摩罗什大师都称慧远大师为东方护法菩萨,鸠摩罗什大师说这句话是有经典依据的。有一部佛经曾经悬记:震旦国,就是东方会有护法菩萨应化。正因为有这个经典依据——你看当时天竺国的比丘、僧众,每天都向庐山方向顶礼。在那种通讯不发达的时候,每天向庐山顶礼,说庐山有大乘开士,在这里应化,就是指慧远大师。所以我们考量慧远大师一生的业绩,他确实——他在这里护法,护了什么法呢?真的他护的有各宗各派,其中最重大的护法功绩就是念佛一法。

他的老师道安法师原来修净土都是修兜率内院,他作为道安大师的弟子,他却是求弥陀净土。他组建白莲社,在般若云台建斋立誓,一百二十三个人专修念佛三昧,人人都有往生的瑞相,透过这个群体的修行,他向我们中国乃至全世界证明了一桩事情,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真实存在的。慧远大师以及莲社的莲友们,在定中、在梦中、在临命终时见到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跟净土三经所展示的无二无别。念佛法门这是难信之法,来到震旦国它需要一桩事情,就是证明。如果不能证明这种存在的真实性的话,那净土一法在中国也是很难传播开的。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作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家,儒家文化是强调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出世间法是比较淡薄的。所以要在这里把一种那么究竟的、那么超越的出世间法——求西方净土,在中国的民众心里当中扎根下来,他需要一个精英群体的证明。也是那个时代提出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如果得不到这种证明的话,念佛一法在中国就推不开。所以能不能证实这桩事情是净土宗能否推广的一个关键点,这个关键点的这种挑战是慧远大师来完成的。所以他称为净土宗的祖师,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慧远大师的念佛思想,他有他的修学背景,也烙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应。那个时代主要是注重禅法和般若系经典,定和智,以这个背景来修念佛三昧,在持名一法方面它不是有特别的强调。但是并不是说莲社不持名,有持名念佛的,但主要是慧远大师(每个祖师来到这个世间,他有他的一个历史使命,)慧远大师是完成净土宗念佛一法的真实性在中国推广的使命。所以庐山东林寺成了中国净土宗的发祥地。以后净土宗理论的建树,是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完成的。每个祖师在那个时代弘法的重点,都是依据众生的根机来实施的。现在我们尽管也在提倡善导大师的思想,善导大师的思想确实很精纯,直接从信心一法入手。但在盛唐之际(隋末唐初),中国人根机很利的时候,这一法是单刀直入,不假方便,就能解决问题。但这个在现代众生来看,又很困难了,马上从信心就能契入的人,是有,但不普遍。所以这样就会想到,印光大师是近代(只有六十年左右,他是一九四零年往生的,)六十几年的这样一个时间,他所针对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众生的根机跟现代我们众生的根机相距不远,有很多相同之处。

所以印光大师一生的弘法,他在事相方面谈了很多: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在中国古代可能这些事情都能很好地解决,不需要讲他就能达到这个水平。然而现在众生连这个水平都没有,连福德都没有,你怎么能让他有甚深的般若智慧从信心进入呢?那信心一法不能进入就得要给他设置一个前方便嘛,要善巧,循循善诱,就从循循善诱,普被众多根机的众生来说,印光大师的思想是比较契合这个时代众生的根机和这个时代的特点。那么一切祖师大德,佛菩萨在这个世间,他教化众生一定要看准时节因缘,不是说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像印祖说,达摩祖师在这个时代教化众生,他也只能弘扬净土一法。你叫达摩祖师来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有这个人吗?他跟神光之间的对话:将心来。神光禅师说:“觅心了不可得。”“与汝安心竟。”马上神光就开悟,当下见到琉璃地,成为第二代禅宗祖师——慧可大师、慧可祖师。那你看看,一言半句之下就言下大悟。现在我们说几千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马上慧能禅师就开悟。我们天天念,摇头晃脑念,念几万遍也开不了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怎么无所住,生什么心?都莫名其妙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众生的根机故,众生的时节因缘故,要弘扬印光大师的思想,而且我们弘扬印光大师的思想,印光大师在那个时代,还比现在要单纯一点。现在在一种信息社会、科技时代,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时代,很多问题也是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始料所不及的。所以我们还要掌握这些祖师的原则立场,还得要善巧方便地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够把祖师的思想进一步地发扬光大,做如来使者,使更多的众生回归弥陀的怀抱,成就往生之大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睡着时念佛好像和白天念佛一样

问: 请问法师:晚上睡着时有时候好像也在念佛,能把自...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执持名...

念佛三昧摸象记

原文 岁在丙午, 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缘, 修习...

经书损旧佛像磕碰,该如何处理

问: 经书损旧、佛像磕碰,怎么处理才恭敬如法呢? 上...

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念佛法门,普遍在整个大众当中,是很多人修学的。 但是...

印光法师小传

一、简状 印光法师,法讳圣量,自署常惭愧僧。1861年出...

智者大师的生平与临终往生事迹

智顗【yǐ】 ,字德安,俗姓陈,河南颍川人。母亲怀孕时...

如果常能这样想,就不会缺乏念佛的动力了

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我们;无时无...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魔乡不可停

这个时代的共业就是这样恶劣,你也没有办法阻挡的时候...

如何处理做义工与念佛修行的关系

问: 学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无暇参...

往生净土是不是要念到清净心才能往生

问: 请问法师,往生净土是不是要念佛念到清净心才能...

以折摄二门令起厌欣

原文: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

【佛教词典】业果

(术语)业为善业恶业,果为其业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

【佛教词典】妄见

(术语)虚妄不实之分别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南本涅槃...

弃儿的故事

从前有户人家,十分贫穷,生了个小男孩,实在养不起,...

无所事事绝对不是自在

常常听到人们说被工作和日常的琐事困住,没有过上自己...

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

这个净土法门: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这一点一定...

信守承诺的力量

承诺就是答应别人、对别人所许的诺言,务必兑现,也就...

圣严法师《别自己绑住自己》

如果凡事依赖算命,会让人的生命失去弹性,很可能每天...

【推荐】谦恭,是有能力者所缺乏的美德

谦恭不是一种表面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

如何佛化家庭

问: 如何佛化家庭? 了幻法师答: 所谓佛化家庭,即...

世上两种人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

【推荐】修行千万不要包装打广告

现在人都喜欢用术,商业就靠打广告。术是天道最忌讳的...

思惟世无常,珍惜好时光

无常吞噬着岁月,太习惯于拥有,就会忽视无常的存在。...

如何行走出家路

一、酸甜苦辣荣辱毁誉 要能苦、能乐,修道人要有苦时不...

没有上不去的山,没有跨不过的海

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迷茫和痛苦。为了生存,很多人为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