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净如空,身心空寂,能所双亡

达照法师  2016/0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净如空,身心空寂,能所双亡

不净观确实是去除对色身、尘劳贪着的简易而有效的方法,在解脱道上的修行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众生心灵被困的原因就是对身体及身外之物的黏着,在心灵上就是贪着色相,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要“多贪众生不净观”!当不净观成就骨人净观的时候,所有色相方面的贪着也就自然被克服了。

当不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轻松地体验“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那就是一种历练的功夫,而“乱花时欲迷人眼”的红尘滚滚也会变得“客舍青青柳色新” 了!心中的障碍消除了,自然会出现全新的感觉,看到天空都是蓝的,白云飘过都是一种曼妙的幸福,青山绿水,蝉鸣鸟叫,清风徐来,薄雾如纱,身心寄情于长空洁净,见闻觉受于自然无求,还有什么可以产生贪婪和执着的呢?!

通常人们对于不净的事物,总会产生抵触和排斥的心理,同时也就会有“苦”的觉受出现。人们都是不喜欢肮脏和不干净的东西,尤其是对于自身和他身来说,更不愿看到全身脓烂青淤的情景,甚至会出现极度恶心难受的反应,这些都是苦的范围。

也有些人会通过不净观而对人世间产生“无常”的强烈感受,特别是针对自己喜欢的色身,在贪着爱恋的情形下,进行不净观之后,会发现自己对曾经所爱惜的对象丝毫都生不起喜悦感。而曾经是如何如何地爱惜的对境,瞬间成为了那么那么地厌恶,这种心理的变化既是巨大的,又是迅速的,这就给内心造成了极为无常的幻化感。

还有些人则会在不净观之后,看到了生命的一个侧面真相,那就是“无我”的真实。一切爱欲和仇恨都来源于强大的自我感觉,当不净观修成之后,行者内心对于爱欲和仇恨不再是那么咬牙切齿,甚至不会过多地搭理以往的那些情绪,在苦和无常的双重压力下,自我感觉越来越遥远、越来越虚幻,最后当然会进入对自我的重新审视阶段。而在苦和无常的背后,却深深地隐藏着一双智慧的眼睛,那就是无我的智慧。

在无我的智慧观照之下,凡夫四种颠倒:常、乐、我、净的人生观被彻底摧毁,从而得出的人生认知是:无常、苦、无我、不净,也因此消除了妄想执着的颠倒错谬,所有障碍心灵的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真心就像天空一样呈现出来,映衬着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湛蓝蔚蓝的天幕下,万物都充满着无尽庄严的蓬勃生机,佛说: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

不净如空,不净观到了极致的时候,身心世界一片空寂,能所自然双亡,自他融入不二,业障皆已远离,解脱就在目前。不净如空,不净观让内在的所有纠结都化为乌有,让诱惑自身自心的所有外境从追索的目光中消失,内外明洁,空灵剔透。不净如空,就是:无我无人无世界,有花有月有楼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战胜自己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

不是老僧定力大,便落凡间做马驹

把眼睛收起来!眼睛像老鼠一样骨碌骨碌转地,只管跑到...

【推荐】证严法师《懂得修福的人》

人应互相帮助、彼此关怀。我们看看这个人字,恰好只是...

没有永远的亲人,也没有永远的仇人

《梁皇宝忏》中说:仇人皆从亲人而来。这确实是很有智...

婆媳关系中的修行

女人都希望有美满的家庭,关爱自己的丈夫、融洽的婆媳...

新春的供养

今天讲的内容都关系到我们怎样做人,怎样修行,怎样务...

妙莲老和尚《凡情与佛心》

凡夫的情识 (讲座第一天) 林部长、陈国策顾问,以及...

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重要根本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达照法师:人生应具备的三种境界

【人生境遇何须料,岁月无痕独自游。 寄语如今营营客...

参禅会出现的三种习气障碍

你在参的时候,过去的种种习气烦恼,就会在身心中翻出...

达照法师:有福报的生命

经常听到人说:压力很重,得抑郁症的人很多。为什么会...

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三种功能

一、十八界与阿赖耶识 昨天给大家简单地提到过一下,唯...

【佛教词典】五乐

(杂语)五欲之快乐也。群疑论探要记七曰:五情快乐名...

【佛教词典】大乘戒通未来小乘戒形尽谢

子题:菩萨戒尽未来际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受...

发菩提心

我们常常讲一个公案,说有师徒俩,师父是证到了罗汉果...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

今生是流浪的最后一生

凡夫众生要住在五浊恶世度化众生是不可以的,这就好像...

禅坐时需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

打七到第九天,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话,应该有些消息。在...

杀生不异杀佛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

颠倒妄想形成的三个次第

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

释尊三事笑缘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经过市集时,看见一位卖鱼的老人...

天台六即佛义

《六即佛颂》的作者是宋法云大师(10861158),字天瑞...

十种忏法能将罪业忏除清净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若想真正将罪业忏悔清净,可以采用...

老病死苦常随逐

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波斯匿王在...

修止观者应调五事

修止观者,质言之,即调五事也。 一、调食 食之时义大...

在经济危机下你可以过得很简单

有人预测我们可能会进入一个萧条时期,这个时期如果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