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生经》中的夫妇之道

净慧法师  2022/08/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生经》中的夫妇之道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观妻子,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云何为五?一者,怜念妻子;二者,不轻慢;三者,为作璎珞严具;四者,于家中得自在;五者,念妻亲亲。夫以此五事爱敬供给妻子,妻子当以十三事善敬顺夫。云何十三?一者,重爱敬夫;二者,重供养夫;三者,善念其夫;四者,摄持作业;五者,善摄眷属;六者,前以瞻侍;七者,后以爱行;八者,言以诚实;九者,不禁制门;十者,见来赞善;十一者,敷设床待;十二者,施设净美丰饶饮食;十三者,供养沙门梵志。妻子以此十三事善敬顺夫。居士子!如是西方二俱分别。居士子!圣法律中西方者,谓夫妻子也。居士子!若人慈愍妻子者,必有增益则无衰耗。”

这段经文对当今社会显得特别重要。不仅是具体内容重要,而且让我们从观念上明白佛法的广大性、包容性、多层面性。现在一说到信佛,就以为是看破红尘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都以为信佛是教我们断子绝孙。都出家当和尚去了,哪里还有人呢?相反,佛陀强调夫妻之间要互相敬爱,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是我们在家众修行佛法的基础。有人会说这是什么佛教呢?佛教就是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嘛!这既是社会上的误会,也有佛教界本身的误导。认为佛教是教导我们要了生脱死,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佛家怎么还讲男婚女嫁的事呢?这都是生死事。实际上这种见解不全面。

我们要特别认识到,佛教不仅能救人,还能救社会、救国家。五戒严身,十善治国,人人能向上、向善,一个社会就会有良好善美的社会风气,一个家庭就会是和美幸福的家庭。这样国家难道不会好吗?家庭是国家的细胞。佛教不是政治,不是主义,是从每一个人入手,教我们每一个人都管好自己,处理好周围的关系。每个人都能照管好自己,又能处理好周围的关系,还会有什么问题呢?问题是,我们有的人自己照管不好自己,又不能处理好周围的关系,所以家庭、社会、国家才会有各种问题出现。

通过学习这一节经文,就知道佛法包括各种层面。佛教讲五乘法门,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五乘法门都是以人为起点,以人为枢纽,上天入地,都从人开始。把人做好了,就一定能生天,成声闻,成缘觉,成菩萨,成佛,三善道、四圣果都有份。人做不好,三途有份。所以人是关键。

在这里,在座的女居士多,做丈夫的只有五件事,做妻子的有十三件事,是不是不平等呢?这正显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很多非常关键的问题,都取决于女性如何把握、如何操持。丈夫对妻子的责任和义务,佛陀认为有五件事最为重要。

一者,怜念妻子。“怜”是一种爱心。因为夫妻之间要彼此认同,心平气和。丈夫占主动权,实际上也是双方的事。妻子要尊重爱敬丈夫,丈夫对妻子应有一种高度的同情心、爱心,忆念妻子在家里做事辛苦。操持家务,生儿育女,都是非常辛苦的事。

二者,不轻慢。要做到不轻慢妻子很不容易,即使在今天,歧视妇女、家庭暴力、男女不平等的事,还是时有所闻。不轻慢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男女之间在知识技能上有一定差距。当然在新社会,出现了许多女强人。现在不是丈夫轻慢妻子,好像也有妻子轻慢丈夫的事。在古代,男女在知识技能上差别很大,妇女往往依赖丈夫生活,不像现在男女双职工,大家都拿工资,都有劳动权,能逐步消除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尽管男女都有劳动权,而收入上不平等的现象也未完全消失。所以不能轻慢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的“圣法律”教导仍有现实意义。

二是家庭出身的差距。佛教的教导也是这样,要婚娶称可,最好是门当户对。完全不讲出身的差别悬殊,夫妻之间固然可以认同,但父母、家庭、社会会有种种误解、种种干扰,也容易滋生轻慢之心,造成家庭的不和。

三是长相。妻子长相一般,丈夫一表人才,可能也会成为轻慢妻子的理由。一个人生在这个世界上,要生存是很复杂的,这种复杂的生存环境,如何使它得到平衡,得到一点点安慰,作为一个在家人来讲,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出家人,依法自约、依法安居,他有这种自觉自律。作为在家居士,固然可以在佛法上求得一种安慰,求得一种喜悦,求得一种寄托,但他毕竟生活在世间,所以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夫妻之间的和睦,对于平衡人生的种种痛苦有很大作用。否则的话,就不会在这里讲《善生经》。人间很实在,佛教的教化功能要引导得当,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者,为作璎珞严具。要及时让妻子的穿着打扮庄严。“璎珞”就是项链,“严具”就是比较好的衣服,使自己的妻子穿着打扮入时,不致使人家轻慢。假使丈夫自己很注意穿着打扮,而妻子却是一副穷酸相,那一定会受到外人的议论。所以,作为丈夫有责任和义务使自己的妻子穿着庄严、入时。

四者,于家中得自在。妻子在家庭里有安全感,能当家作主操持家务。在现实生活中,妻子在家庭中不自在的很多,原因也是来自各方面的。但是作为丈夫,应该主动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使自己的妻子在家中自在安全。

五者,念妻亲亲。不但要爱敬妻子,还要爱敬妻子的亲人,比如岳父、岳母、小姨子、小舅子,要爱念她娘家的眷属。

丈夫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妻子当以十三事善敬顺夫。

一者,重爱敬夫。我想从居士们给我讲的事情来看,在家庭里最容易出问题的是感情是否专一的问题。感情专一是家庭和睦、夫妻和睦的最重要的因素。从女方来讲,最容易使丈夫产生误会的就是女方过去有男朋友、男同学,而在丈夫面前又没有透明度。作为男方也是如此,如果有女同学、女朋友,在妻子面前也要有透明度。这样就可以消除双方的误解,就能使家庭不安宁、不团结、不自在的因素得到排解。有很多居士找我谈这方面的问题,分析来分析去,除了感情上存在不专一的问题以外,就是双方有误解,导致家庭不和。妻子对丈夫出于真诚的“爱敬”,要主动让丈夫了解自己,真心诚意地营造一种和顺互敬的夫妻共同生活的环境。

二者,重供养夫。丈夫应使妻子穿着入时,妻子应使丈夫在饮食上得到及时供养,衣着上整齐干净,使丈夫在众人面前受到尊重,有面子。

三者,善念其夫。经常要想到丈夫在外面工作很辛苦很劳累;丈夫出差了,更应想到出差在外,饮食、休息都不能正常。经常对丈夫怀感恩之心,敬重之心。

四者,摄持作业。“摄”就是维持,使家产不致破败,使事业不致破败。要想方设法,不断地来增益家庭的财富,不断地排除事业进程中的种种干扰和不利因素;摄持作业,不散不失,对家庭开支有计划安排。

五者,善摄眷属。这一条非常难,但又非常重要。现在的老人有一句口头语:娶个媳妇,丢个儿子。意思是说媳妇对家里人,除了丈夫以外,看谁都不顺眼。这是不是善摄眷属呢?不是。我想,在座的各位居士每家都可能有这方面的故事。作为妻子“善摄眷属”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只要有心去做,就一定会做得很好;很好地摄受丈夫的家里人,才能使家庭和睦团结。

我听到这方面的很多故事。听说有两个青年男女,在谈朋友的时候到男方家里去了解情况。见男方家里房子不错,就是有一位老母亲。男孩子送女友出门,走到路上女友就说,你必须把那个“垃圾”处理了,我才进门。男孩说,我家哪里有什么垃圾呀,挺干净的。女方说,我不是讲那个垃圾,就是你家那个老东西嘛!不把老人当作应该供养的长辈,而是还没进门就把老人当成“垃圾”,怎么能摄受其他眷属呢?不知在座的小伙子是否有尚未谈朋友的——如果遇到这样的人,你就对她说咱们甭谈了,不管她多好也不要跟她谈,谈成了就会破坏你的家庭、虐待你家的老人——那是天大的罪过!

家里有位老人是件好事。回到家里,吃饭有人做,万一工作忙了衣服还有人洗。自己在外面工作,家里有老人照顾,免除了后顾之忧,也不必担心首饰被人偷了、存折被人偷了、电视机被人捧走了。所以,有个老人照顾家庭非常好。这还不够,还有更重要的,老人有一生的经历,可以从他那里学到很多的美德、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每个老人都是一本活教材。所以一定要晓得孝敬双方的老人。作为女人来讲,特别要爱敬婆家的老人;作为男方来讲,特别要爱敬岳父岳母。这样彼此之间能够团结,彼此之间就得到心灵上的默契。有心灵上的默契,家庭就会巩固。

六者,前以瞻侍。在丈夫的面前,要能很好地供养丈夫及其父母长辈。

七者,后以爱行。“后”就是指背后。在背后决不说家庭的长短,更不说父母的长短。说父母的长短本身就是是非的发端,造成家庭不和。

八者,言以诚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要诚实直言,不要说不诚实的话。

九者,不禁制门。就是说有善知识来到家里不要限制,要热诚欢迎招待。作为家庭主妇,不要限制男方的父母、亲友到家里来,要主动热情地招待丈夫的亲朋好友。

十者,见来赞善。不但不限制客人来,来了还要欢喜赞叹,要说一些欢喜赞叹的话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十一者,敷设床待。古代床和座位是一个意思,坐的地方也叫床。客人来了,应该敷设座位,彬彬有礼。

十二者,施设净美丰饶饮食。客人来了,不要吝啬,要用佳肴美食款待客人,使人感到温暖亲近,感到主妇是一位善良贤惠的女性。

十三者,供养沙门梵志。如果有比丘、比丘尼到家里来化斋,要知道供养。在现实生活中,走家串户的僧人多起来了,我们没有必要去分辨真假。一分辨真假,心态就变了。不管他是真是假,我们都当作福田僧恭敬供养。从戒律上来讲,比丘、比丘尼不能单独到居士家里去化斋,这是戒律。但是你要真是一毛不拔,如果有一位真罗汉到你家里去了,你不就错过这个机会了吗?所以就应该以恭敬心修布施。有时罗汉也会示现懈怠相,来考验我们的恭敬心,所以我们不能失去机会,不能说你是个假和尚,赶快走。包括对待讨饭的人也是如此,多少给一点,不管是真是假,你尽你的心,他是真是假,他自己去承担责任,你没有责任。所谓梵志者,就是古代印度以修梵行为职志的出家修道者。

这十三条讲得非常全面,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说明。一是作为妻子对待丈夫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主要是前三条;二是第四条,家产事业的问题;三是第五至第八条,讲如何善摄眷属的问题;四是第九至第十三条,如何处理家庭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供养三宝。所以女子在家里责任重大,至少有这十三个方面的工作,都要处理得当,保持夫妇互敬、父母安康、亲眷欢喜、家产丰盈、子孙昌盛、善业成就。于此观之,为妻之道,其重要可知。

夫妻之间共有十八件事,作为在家居士,不管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按这十八件事各尽各的责任和义务,社会生活就非常吉祥美满。但是我想,在这里听了都点头,回到家里能否做到呢?还是个问题。所以说学佛贵在落实,有很多人已经做到了,就应该有所提高;没有做到的,要想尽一切办法,从自我做起,去落实这十八条责任和义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不必另择一所,家庭便是道场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

佛教徒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人人有爱心,社会就能净化

诸位同修: 现在的社会,需要充分的大爱之心,如果人...

临终助念家属须知

一、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可以却病...

【推荐】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一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

星云大师《夫妇相处之道》

随着佛教徒人口的增加,近年来有一些年轻的男女,到寺庙...

不顾家人生病,自己到寺院做义工有功德吗

问: 有个女孩家里父亲和弟弟生病了她不管不顾,自己...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一)前言 很多人以为,佛教是出世的,不主张有家庭...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净慧法师:佛力加持与机缘

各位大德: 第二个七又开始了,时间如流水一般逝而不...

八念法门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

在家学佛方便谈

一、 四句口诀 很高兴与大家见面谈心,沟通思想。今天...

修学佛法必具的三项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暂,知道国土危脆,却不知道...

【佛教词典】对法藏

(一)三藏之一。即指论藏。对法,即论典。汇集一切论典...

【佛教词典】悭贪

(术语)惜物而不与人,贪求而无饱足之心。法华经方便...

以利他之心来经营事业

在这个宇宙间,常吹着一股他力之风,它推动森罗万象、...

万里求戒的见月律师

读体律师(1601-1679年),号见月,世称见月律师,是明...

财富的积累,永远是建立在诚信上

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国华恩厄...

必须要在堕落三恶道前就赶快跳脱三界

在三界的修习叫做分秒必争,你必须想办法在堕落三恶道...

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

知因达果

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

不要为了吃素而与家人生烦恼

选择吃素,原因多种。有些人是为自己的健康,有些人是...

临终助念遭亲属反对,应该如何应对

问: 作为佛弟子,父母去世应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

求道要以德行为本

【原文】 僧问:沙门奚事?曰:事道。 事道孰为本?曰...

大安法师:烦恼不断能往生吗

问: 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

赵州禅师的「十二时歌」

赵州从谂禅师所著《十二时歌》情真意切,颇显禅僧家本...

改名是否就能改命

问: 在网上看见改名改命的宣传,如若改名等易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