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既然心即是佛,为何还要学佛

济群法师  2014/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济群法师答: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目前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已彻底断除一切无明烦恼,我们断除了吗?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们通达了吗?“心即是佛”是代表生命某个层面所具有的内涵,并非一切。现实中,我们仍是不折不扣的凡夫,充满贪嗔痴,充满无明烦恼。所以,还应以佛法为指导,不断消除烦恼,使心的本来面目逐渐显现。那个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心,那个充满慈悲和智慧的心,才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问: 请问法师,如果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工作生活中常自卑,如何才能自信不紧张

问: 弟子在工作生活中常自卑,不够自信,在大庭广众说...

佛告诉你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圣严法师《放焰口做什么》

焰口,是指鬼道之中的饿鬼。鬼道众生分为三等: 1.在...

让你静心的34条法语

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

为何修行人要过午不食

问: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什么? 成...

如本法师:皈依三宝有什么禁忌吗?

皈依三宝,仅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没有任何之忌讳,皈...

佛友间讨论佛法,说错了是谤佛谤法谤僧吗

问: 佛友之间讨论佛法的时候,说错了话是否就是谤佛谤...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如何看待各地盖庙成风的现象

记者: 很多佛教徒都认为造大佛、盖寺院的功德最大,...

济群法师:欲望的三个表现形式

欲望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占有、比较、竞争三个方面。...

济群法师:要「观身不净」、「观身无常」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我们的一生,与其说使用...

济群法师:学佛要依靠自己

如果不依靠自己,又能依靠谁呢? 人生的很多事情,是...

【佛教词典】舐食戒释名

亦名:不舐食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舐食者,...

【佛教词典】厢卫

即门厢之护卫。全称夹门厢卫。又称厢曲。指密教曼荼罗...

圣严法师《结真正的善缘》

教中有「结缘」的说法,意思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支持、...

涵养也是一种财富

香港巴士阿叔是一段用手机拍摄后放到网络上的视频。前...

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问: 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大安法师...

死缘的三类

按《瑜伽师地论》,死缘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寿尽死、福...

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

出家人,先须要知,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

家属能为亡者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有利

问: 很多家属请助念团去助念,多数情况是自己不念,...

小病从治,大病从死

生病能治治嘛小病从治,大病从死。原先我们医疗室有个...

中国古代文人的护生诗

中国古代著名文人中,有许多人对佛教有深厚的情缘,还...

慈悲喜舍,我们平时可以这样做

第一个慈心。这个慈心,先发一个减少别人的负担,减少...

【推荐】达摩大师血脉论

达摩大师血脉论序 (右朝奉郎通判建昌军事赐绯鱼袋任哲...

父母为你点亮的那盏灯

总有一些故事让人心动,总有一些文章让人泪流。请看下...

要看着你的目标,不要看着你的障碍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