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天到晚起嗔心,你拜忏的功德一点都没有

梦参老和尚  2022/07/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天到晚起嗔心,你拜忏的功德一点都没有

有时候,人的嗔恨心来了,什么都不顾了,他的财富都不要,连妻子儿女也不要,就是要把气泄出去。但是这个气没等泄出去,命都丢了。人就是这样。对一个修道人而言,嗔心更厉害,“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当你的嗔心发动的时候,什么智慧聪明都没有了,很现实。你自己看不见,你在发脾气的时候,你的面貌、你的音容形态全变了,你自己感觉不到。

我在纽约有一个皈依的弟子,他们夫妇俩都皈依我。但是他俩看不破,一点小事就吵,吵起来就没完没了。有个女儿,十七八岁了,一家就三口人。为什么吵呢?要是一问,一点事儿都没有。或者先生把碗搁在这儿了,太太说:“我正要用这个地方,你把它搁在这儿来挡我!”拿开就是了,她不,她要跟先生吵。

我们每个人吵架,必然的规律,就是把以前成股的烂账都拿来,越吵越没完。你们吵过架的夫妇道友们,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还牵扯好多,永远扯不清了——怎么扯得清,又不就事论事。类似这事儿谈来很多。

她女儿也感觉很苦恼,就来找我。我说:“他们正在吵的时候,你劝也劝不了。你拿你家的照相机,把你爸爸妈妈吵架的样子照下来,你去洗,洗完了就给他们自己看。”她照下来,就搁在那儿,她妈咪一看吓坏了,说:“这是谁啊?”她女儿说:“不是你吗?你那天跟爸爸吵架,我照的。”她看了半天,不开腔了。

之后,她先生也看了相片。之后,她天天来拜忏。我说:“你拜忏的功德一点都没有。为什么一天到晚起嗔心?”她说:“他不讲理啊!”我说:“他不讲理就是你不讲理啊!他不讲理,你讲理,就没吵的。若他不讲理,你更不讲理,你们两个就吵。其中有一人讲理,还会吵吗?”我说:“你好好看看你那个相片。”这个方法还是好的,两人以后想要吵架,看看自己相片,渐渐地嗔恨心就消失了。

我们做很多事的时候,往往充满嗔恨心,没办法。修道者就没有嗔恨心了?不然。我在大庙里头住过,我们参禅的道友们,脾气非常大,平常是压着的,要是一点着,无明火三丈。他在修的时候就观,越坐火越盛。话头他参得很好,机锋转语也答得很多,就是脾气很大,放不下,一触到就火冒三丈,这能算得道吗?这不能算得道,所以嗔心很难降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推荐】种种佛事,念佛功德最大

我们要做种种佛事,无非是消灾延寿、祈福、超度,要知...

往生净土有甚深的功德利益

前面是谈信愿行的信,下面就是谈愿了。就这一部分特别...

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的八大愿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从我们这个世界往东方去,过五倍恒...

一念虔诚 因小果大

有一回,佛陀来到全是婆罗门种的一个国城。城主听说佛...

禁止杀生可获十种功德

《大方等大集经》:休息杀生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

功德宝山神咒的功德

功德宝山神咒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号如摩尼珠

原文: 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

念佛法门之奇妙殊特

【疏文】 诸圣者,佛及菩萨也。自凡望圣,隔之又隔。而...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查一查原因

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鱼朝恩。有一次,国王接见一个老...

念佛必须得定量定时

念阿弥陀佛,你必须得定量定时。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时,...

为什么要提倡念《地藏经》

我提倡念《地藏经》也有我的原因 我提倡念《地藏经》也...

修行起来为何很困难不容易成就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

【佛教词典】三界有十二种相差别

【三界有十二种相差别】 p0221 显扬十八卷十六页云:论...

【佛教词典】不故思业

又作非故思业。“故思业”之对称。即未经特意思惟而于...

一个能让家人吃素的好办法

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

平常心要如何修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

穿肠毒药---酒

作为五戒之一的酒,被俗称为穿肠毒药,这种提法,不是...

维摩诘经的不可思议

说到这部《维摩诘经》,很好!能让我们悟入不二法门,...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无念,许多修行人很熟悉这个词,但并不确定什么才是无...

圆瑛大师与他的四大高徒

近现代,中国汉传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说。他们是虚云、圆...

初学者如何选择入门典籍

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内容瀚如烟海,对一个初学者来说,...

这两种人难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觉苦,当下生什么心?厌心还是怨心...

一偈得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

佛教称谓的分类及其含义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

【推荐】一片诚心,三支清香,如此便好

冷泉的一涧溪水,环着古寺静谧,黛瓦黄墙外,小沙弥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