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梦参老和尚  2023/08/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修多罗”翻“契经”,就是“契合”的意思,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这个理跟机,机就是观机说法,机就是事,事跟理必须得相合。大乘经教义里头是这样说的,“若有众生能观无念”的,则为向佛的智慧。

不论男女老少,能依本觉的理,才生起来始觉的智慧,完了以这个智慧再观那个理。念佛也如是,修观也如是,参禅打坐、就像咱们学习也如是。观想你本觉、本来的那个本觉,本来面目是什么,禅宗就参这个话的,叫“参话头”。

把你念头打死了,“许汝法身活”——“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这是向那个无念处,以有念达到无念,让你观,让你参。这个观、参,就是你产生一念的正念。一念!要有第二念了,不同了。只是一念。为什么咱们拜佛的时候、或你做什么时候,前头加个“一心”?二心,不行了。叫“一心”。一心,还是有心;有心,达到无心。

一念,这个念是正念,一念正念。念什么?向无念处去,这一念向无念的念。一念要达到无念,连这一念也没有了。若有第二念,达不到本心了,那跟心源、跟那本觉不相应了。大乘经是这样说的,若有众生能观到无念的,那才是真正的向佛的智慧。只是一念,一念成佛。

一念是达到,把这一念也没有,叫无念。如果你念佛能这样念的话,达到无念处,成了。若是有第二念,就跟那本觉、跟你那心源相反了,一有第二念就相反了。这一念的正念,念到成佛的时候,他究竟成就了,一切的方便善巧都没有了。方便善巧是你不能达到一念,想一切办法、想一切方法来度你,来使你产生、达到这一念。一念而达到无念,无念是佛智慧,佛智慧是无念的。

咱们这讲的本觉,也就是本觉义,也可说“真如”,也可说“一真法界”,也可说“佛性”,都如是。从十信开始,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再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经过三贤位子,再经初地、二地到十地,都是一念观无念,这就是正观,用这个来照。

这时候先破灭,而后要销灭异;灭、异破了,再破了住,最后再销灭生,这叫“还源观”。生、住、异、灭叫“生起观”。生起一定要还源,不论哪部经、哪部论所说到究竟处,都让你观无念——说我在念,念即无念;拜佛,拜即无拜。

好像我们这说话是圆融的,听起来好像不合道理的,无念还要念什么?必须有念才能达到无念。你从你开始的发心,才能达到佛的智慧。有时候这个智,属于修行人的智。修行人用观智观照。观照什么?观照是我向,这个向是能向,向什么呢?向佛。第一属于能观想的观、向,第二就是属于佛。你观无念这个观,就是能向。无念,达到佛的智慧,那就是所向。

对于这个问题,现在咱们这一部论讲就是你生起这么个信心,不是你能修行得到,现在还没到这个程度,只要你能够信,认为这个说法、认为这个佛的教导是对的。咱们最初讲体大、相大、用大,无念就是那个体大,就是本体。向这个无念去做,向这个本体去做,得用观想、用念,念即无念;用观想,观即无观。这属于方法了,这属于相跟用。体、相、用。

懂得这个道理了,《大方广佛华严经》你明白了,不论他说好多,一百卷、一千卷,《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这样。“大、方、广”,这是体、相、用三大。为什么佛在《法华经》上《授记品》给咱们都授记了,给咱们在位都授记了?未来一切只要受过三皈依的,佛都授记了。但是你本来就具足,佛不授记你也是。本觉!人人都具足本觉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推荐】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现在...

有什么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呢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获罪无量

菩萨谓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儿孙,时常...

一天从早到晚,你都起了些什么念头

现在你所能做的,就是要能跟三宝结合起来。还有,大家...

慧律法师-基隆照善寺开示

师公、道庆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家阿弥陀佛!...

慈悲心和智慧

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

聪明之人与智慧之人的区别

世间上很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例如生是从哪里来的,死...

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念

作为一个修道人,我们现在还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到临命终时,就是凭本事了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

怎样才能减少痛苦

你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生活以及周围环境的...

看到莲华跟佛出现在空中,该怎么办

问: 请教老和尚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这一念的清净心就这么大的福德

什么叫无念的清净心呢?就是不执着,什么都看破了,什...

【佛教词典】央掘魔罗经

《央掘魔罗经》四卷,是说央掘魔罗改恶从善,投佛出家...

【佛教词典】一匝

指一回。禅苑清规卷一挂搭篇(卍续一一一·四四○上)...

憨山大师彻悟心性的故事

彻悟心性 一五七五年,憨山大师三十岁。这年新春正月同...

积习难调难伏

曾经有一位商人,从出生地北天竺来到南天竺作买卖。停...

你是灭色取空,还是离相清净

假观的智慧,第一个就是相状。因为如是相,你才能够产...

把心找回来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心,究...

众生易度人难度,宁度众生不度人

遥指海东新月上,后世的禅宗,把祖师悟道的故事编集为...

十八只狐狸吃葡萄(十八种心态,十八种结果)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开头: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

皮草行业的真面目:穿皮草的人通常不会去想

穿皮草的人通常不会去想,动物是因为他们所穿的大衣、...

20则哲理段子

善于谋人,有容乃大。分享20则哲理段子,或许能帮助你...

宝志禅师《大乘赞》十首

一、 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 若欲悟道真体,莫...

11种情况下的人最好别吃辣

1、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人不宜吃辣椒,慢性气管...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而诸凡用度...

当生了生脱死的最好方法

问: 我现在得到一部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