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和大脑有什么关系

玄若法师  2012/08/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楞严经》中佛问阿难心在何处?心是不是大脑,大脑是不是心?心和大脑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心能觉知,大脑也能思考,究竟谁思谁考?谁真谁假?请玄若法师为末学众生说法,还希望对这个问题有见解的善知识能够无遮法施。

玄若法师答:阿弥陀佛,关于真心与妄心的关系,比较难懂,也比较复杂,如果谈玄说妙的来解释,弄得似懂非懂,也没啥意思,所以,我就讲的简单点,直白点,当然,这必然会离原经文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真正想要弄明白,还要请您有空研究一下原经文。

首先,能思考的,并非是大脑,而是识心,为什么呢?举一个例子:

一个病危的人,他在生命即将结束之前,回忆起自己这一世的种种,或喜或悲,有遗憾也有不悔,这个时候,一般人会认为,他在用大脑思考。

接下来,他死了,转生成中阴身的状态,站在自己的尸体前,他很疑惑,自己已经死了吗?这个时候,你说,他还在用大脑思考吗?

最后,由于生平的善行,他转生到了忉利天,在天上,他又开始思考,我的前生是什么样子呢?这个时候,你说,他用什么在思考呢?

综上所述,同一个补特伽罗,一时在人道,一时在中阴境界,一时在天道,而他都具有思考的功能,在这三种状态中,只有人道是有大脑的,天道和中阴境界都没有,若是大脑才具有思考的功能,那么,当此人脑死亡,变成天人或者中阴身的时候,岂不是如同土木草石而无法思考?

由此可见,能思考的,是识心,而不是大脑(六道众生都有识心,但却并非都有大脑)。

识心,不是色法,而是心法,是无法看见摸到的,所以常常被人忽视,而误认为大脑能思考。

当然,以上所讲的识心,属于妄心,他是会随着境界转变、消失、生起的,比方说,你看到一个人在吃人,你会生起恐惧的情绪,忽然那人一转头,原来不是在吃人,而是在吃别的,这个时候,恐惧的情绪就会消失,而转变为轻松的情绪。

而真心就不一样了,真心是不动不坏不失不生的,佛陀在楞严经里,为了让国王明白真心,就问了国王一个问题:

佛陀:你去过恒河吗?

国王:去过。

佛陀:什么时候?

国王:3岁的时候去过,现在我60了,也常常会去。

佛陀:你从3岁到现在,皮肤和精神有什么变化吗?

国王:当然有了,皮肤变皱了,精神也差了。

佛陀:那么,你看见恒河的那个“见性”呢?有变化吗?有没有长皱纹,有没有变得疲劳?国王:没有。佛陀:所以啊,我们的色身渐渐变坏,衰老,可是我们的见性却丝毫未变,这就是我们所本有的不会变坏的东西啊!

由此,佛陀开始描绘真心,虽然真心无法描绘,但是假借文字,还是要勉强描绘一下,不然我不用回答这么多,按些空格就走掉好了。

所谓真心,就是即便境界生起,他也不会跟着生起,境界消失,他也不会随着消失,跟着境界生灭的,是识心,一个修行人,若是不随逐境界而起情绪,动念头,那么,他就是走在回归真心的路上,若是境界一来,就或喜或悲,那么,他就是识心的奴隶。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不是很准确,真正想要了解真心,还是建议您去看看圆瑛法师注解的《楞严经》,或者是慧律法师讲的《楞严经》,耐下性子来看,3年之后,一定会有收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为什么布施会有福报

我们布施为什么会有福报?这个福报是从什么地方来?诸...

把观音菩萨看作弥陀的化身,是否有佛经根据

问: 法师讲过,把观世音菩萨看作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不...

印光大师嘉言录--释普通疑惑

● 以下论理事: 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

入定和睡着有什么区别

问: 顶礼法师。弟子在静坐念佛时,没念多久就有睡着的...

如果有人不理解素食,你可以这样回答

01. 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吃素? 答:听...

虚空本不动,白云自往来

我喜欢五台山那片湛蓝的天空。更喜欢它的祥和与宁静,...

睡眠为什么是地狱五条根之一呢

问: 地狱五条根,睡属于五根之一。学人不解。 大安法...

临终提不起正念,阿弥陀佛能把我救走吗

问: 我们都说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然后一定要相信阿弥...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如何从外相来推测未来的祸福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人做事儿,不能让事儿做我们,所以佛教徒天天欢喜地面...

一切唯心乎

云何是心?曰十法界是。云何是十法界?曰地狱,鬼,畜...

九种极好的补气补血食物

天凉了,不少人表现出怕冷畏寒的现象,其实大多是因为...

【佛教词典】三境

又名三类境,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性境就是一切实...

【佛教词典】六结

(譬喻)以一巾譬真性,以六结譬眼耳等六根,使知根本...

用忍辱换来了和平

印光大师小时候,每年秋收过后,村里都要演戏酬谢神祗...

斌宗法师《八苦》

诸位,讲这个题目,当先从一切苦讲起,迫恼身心谓之苦...

如果每天念一念,这个牛肉就吃不下去了

我住支提山的时候,就碰到牛会拜人的事情,它为什么拜...

偶尔也要检查一下你的梦境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当然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但是有...

好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子女

恭敬父母,尽心孝养 养儿方知父母恩,为人父母者,更能...

股神巴菲特的简单生活

他11岁开始买股票,现在觉得还是开始得太晚了。 14岁...

人体生病的四个原因

药师法门里面说:疾病的症状是非常复杂的,千变万化的...

唯识中的「异熟能变」

那么在第八意识的左边,有一个【一变、二变、三变】。...

除虎记

平日为人在懂得缩小自己, 时时谦虚,以礼待人,则所...

向菩萨求财不灵验的原因

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可有时为什么...

虚云老和尚住世的最后一日

九月初十午,公命侍者撤退佛龛,供奉在别室中。侍者知...

心净国土净

业缘有别 随着个人的业缘与见地,每个人念佛的境界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