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转变嫉妒心的方法

2013/01/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自己很难发现的习气——嫉妒心。嫉妒本身来自于我执,嫉妒心是一种很负面的情绪,不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同时还会破坏我们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各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它十分狡猾、随时随地都会产生,有时很细微,有时很深刻,令我们十分痛苦、不自在、情绪不稳定。这种不正常的心态,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的。只是有些人很明显容易看出来,有些人放在心里上不表露出来,有些人会立即从行为上表现出来,造不必要的口业。

强烈的嫉妒心会演化成怨气、嗔恨心,所有的战争与破坏和平团结的根本就是嫉妒心。我们修行人要十分谨慎,当他生起时要能够立即转变。嫉妒心的产生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有些人看到别人最新款的衣服、项链、名牌包等心中会产生嫉妒;对别人受到赞扬心中会产生嫉妒;有些修行人看到别人能够双盘,姿势端正而产生嫉妒;在法会中有的连谁离师父近都会产生嫉妒。在加拿大的一个禅修中心,有位60多岁的出家多年的女众法师,由于前夫经常带他的新妻子到道场,每次看到他们在一起吃饭、共修,内心十分痛苦,甚至影响到她修法都修不上去了。她说“嫉妒心真是修行中最难克服的障碍啊!”

有嫉妒心的人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不受人欢迎,自己亲密的朋友也十分少,做事情时会经常碰上违缘障碍。它直接损害我们的菩提心,不转变嫉妒心的话很难发起菩提心,同时会摧毁我们一切的善业功德。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嫉妒会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导致免疫力下降,进而危害身体健康。

转变嫉妒心的方法:第一,我们要认识嫉妒心的危害,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改变,几年后他将把我们危害成为什么样子,我们还能作为佛教徒吗?第二,我们不要什么事都同别人比较,要珍惜我们已经拥有的。每个人的福报和缘分不同,你想一定要超越别人的话,自己要多积累福德,珍惜暇满人身和爱护别人的生命。第三,我们要养成随喜功德的习惯,也就是对于别人的善行、功德,真心实意的随喜、赞叹。所以我们修行人在任何场合都要保持一种清净的发心来修法十分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如法的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你这句佛号从哪里来?从心而起,从我内心...

弘法利生需要剿灭个人的私欲

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

贫儿欲与富等财物喻

从前,有一个穷人,只有少量的财物。看见非常富有的人...

《财富宝要》--改变财运圆满财富的原理与方法

《五福德经》云:说法之人因何大富,饶财多宝?因前世...

【推荐】数息的修行方法

昨天讲到,禅修要做到五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

学习也得有个方法

现在和大家讲讲学习的方法,不然以后的经文,特别是《...

紫柏大师的念佛方法

紫柏大师问僧海州:你念佛常有间断吗? 合眼睡时便忘...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的方法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当然是多善根、多福德非常重...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念佛别怕妄想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

有情众生色心的状态--得

在百法当中,天亲菩萨用比较特别的专有名词,一共有二...

少年时舍其不能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

为何很少有人梦见前生事

夜梦中多现生事,罕梦前生,何也?盖梦以想成,想多现...

【佛教词典】兜罗贮蓐戒缘起

亦名:贮绵褥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

【佛教词典】常没众生

即指常沉沦于迷界,不得出离之众生。又作常没凡夫。北...

一位素食者12年的心路历程

是的,我是一个素食者。但是在人群中,我和你没什么不...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物能成佛吗

为什么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太多的人就说:无情物能...

【推荐】原谅别人时,也为自己开了一扇门

人,总是生活在原谅与被原谅之中。原谅一个人是自己的...

短暂的十念佛号怎能灭除这么多的罪业呢

《阿含经》曾说有一大富长者,他的儿子因感情受挫折而...

李炳南老居士:契道之法

深信因果、多修阴德 时下之人,最大毛病在于不信因果...

命运的好坏,与自心善恶积德结缘有关

世间上的人,有的遇到挫折灾难,或运气不佳,就到处算...

这个嗔恨心的破坏力,危害性最严重

因为贪心得不到满足,所以心里不满意、嫉妒、嗔恨、怨...

方寸心间的抉择

三国时代,东吴的孙权对佛教素无信仰,有一位印度的出...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

阿弥陀佛与我们众生的关系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要了解阿弥陀佛跟我们这些众生是...

人生,请适当低配一点

最近流传着一个段子: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

四大

佛教中的四大主要指佛教术语。指地、水、火、风为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