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净界法师  2013/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

我们相信佛法以后,我们就相信有来生的观念,相信生命是无止尽的水流。如果你不相信有来生,那你就不需要什么发愿不发愿,你就即时行乐;但是你相信有来生以后,你应该为来生作一个规划跟布局,因为你要面对。我们还未到涅槃之前,我们来生事实上只有二种选择:

第一个,你继续在娑婆世界受生,继续行你的菩萨道;

第二个,你选择到极乐世界去。

那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呢?我们应该观察观察。假设你今天选择娑婆世界,我把今生布施、持戒的善业,全部投生到娑婆世界,成就一个安乐的果报;但是这个地方你要注意,这个地方有三种障碍,任何人不能避免。

第一个烦恼障:

即使你今生是修习善业,来生成就一个安乐的果报──你身体健康、眷属如意、福报很大;但是你很难避免生起贪嗔的烦恼,安乐果报的刺激,很容易启发我们的贪欲。贪欲是没有止尽的;当我们的贪欲碰到障碍,当我贪不到的时候就起嗔恚;而贪嗔的本身就是愚痴。贪嗔痴的烦恼是一种躁动相,它障碍安乐、障碍圣道,而所有的安乐都必须以寂静作基础,你一个人躁动不安,谈什么安乐呢?所以烦恼障碍我们的安乐,这第一个,当然也障碍我们的圣道。

第二个业障:

我们过去造了善业、也造了恶业,这个罪业的力量,使令我们感到不安稳。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平常有事没事的时候,就是觉得内心不安稳,这种人就应该修忏,有罪业。

第三个报障:

你今天得到这个果报体,这个娑婆世界的果报体,它有老病死的问题。

衰老的时候身体虚弱,不要说拜佛,你连走路都会有问题;第二个病痛,这个是最可怕的,这个老死还不是很严重,这个病痛是遍于年轻人、遍于老年人;最后死亡。

所以我们今天在这个娑婆世界得这个果报体,烦恼障、业障、报障,这是任何人所不能避免的,对我们来说,这就是一种恶梦,是一个痛苦的梦;而最可怕的是这个梦还是一种添梦,你在娑婆世界每一次的流转,产生十二因缘的力量,无明缘行,你每走一次,这十二因缘的等流力量就加强一分。

所以你在娑婆世界打滚得越久,你要出去就越困难,因为你每一次受生,又产生很多的执取,虽然你也修空观化解一部分,但是你执取的部分也是很多。

所以我必须提醒大家,你今天不跳出三界,你拖得越久,对你是越不利,因为添梦这个梦越做是越糊涂,要醒过来更困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一念清净心为何会堕入到三界轮回

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火宅。 这个是根本无明。我们...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明朝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

要达到清净心和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吗

问: 弟子念佛老是会出现念头不专一,心不清净,是很难...

这句佛号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么东西

我们的主见来自什么地方?来自净土五经圣言量,来自中...

学佛可以不求生极乐世界吗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业障重,其实我们的业障还不重,原因...

莲宗故事

(一) 这次我要讲的专题是《莲宗故事》。首先讲清朝...

净土诸祖师对「信」的阐述

净土法门以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安养为本质内涵,所以深信...

做不到通身靠倒,这样的状态要如何打破

问: 弟子目前状态是这样的:说我信吧,却做不到通身靠...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父母不赞成学佛怎么办

其实,在父母眼里,子女就算到了六十岁,仍是一个孩子...

修学佛法不要永远停留在「知道」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说,一个菩萨...

有时平平淡淡也是一种福

要培养自己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来牵引自己的生命,很重...

因为有挂碍,才会有恐怖

心有挂碍是一个凡夫本能,常常在一种人生不满百,常怀...

【佛教词典】一路

(术语)到涅槃之一道路也。首楞严经五曰:此阿毗达磨...

【佛教词典】四钵

(故事)佛成道初,四天王来,各奉一石钵,佛受之重叠...

持诵《金刚经》的功德与灵验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论述佛教般若...

念佛法门是可以验证的

我们体会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不可思议,吾人的心性功德...

妙用丝瓜治13种病

丝瓜味甘、性凉,入肝、胃经,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

「一实相印」在《无量寿经》里的表达

辨体一实相印(十如是) 下面看辨体,辨释这部经典的体...

演培法师《学习地藏菩萨的孝亲精神》

诸位居士!每个夏历月之初一,本堂举行金刚法会,都对...

佛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现前一念心性,本...

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

如亲四怨的冤家

什么叫做如亲四怨呢?大概意思就是说看上去好像亲人一...

乌龟与野狗

有一次,释尊在舍卫国祇园精舍弘法利生。 有一个修行...

念佛怎样对治昏沉散乱

大家来打佛七,在求一心不乱。《佛说阿弥陀经》上说,...

莲宗二祖善导大师画传

一、年少出家,广学经论 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诞...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