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放生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吗

2014/0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放生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吗

很多人对放生有这样一个疑问:市场需求量是固定的,按照市场供求平衡理论,买下一部分物命放生,商家会养殖和捕捞更多的动物来销售。这样看来,放生并没有减少杀业,反而刺激了更多的养殖和捕捞,那么这样放生还有什么意义?放生者对这个问题不明了,可能因此对放生产生怀疑,退失放生信心。而一些邪魔歪道,也借此对放生大加批评指责。今对此问题做一下解释。

说明一点,这里指的放生是如法放生,那种提前预定的不如法放生暂不在讨论之列。

一、以市场供求平衡理论衡量放生,此种逻辑推理毫无意义

小智不知大理,以市场供求平衡理论衡量放生,是以凡夫有限的心智妄测大智慧的佛陀金口宣说的放生善行。凡夫以有限的心智作出的逻辑推理往往远不是究竟之理,这种逻辑推理存在致命错误:推理的前提是假设市场需求量是固定的,忽略了放生可以影响杀生食肉者减少杀生量。比如消耗一车鱼,市场供应端是分不清楚鱼被放生还是被食用。放生者买走一部分,可能导致杀生食肉者暂时无物可买,这样已经减少一部分杀业。

放生也可以感动部分杀生食肉者,尽快戒杀素食,如印光大师所言:世人多矣,心行各异,(放生)纵不能全皆感动,即感动一人,彼一人一生,即少杀若干生命,况不止一人乎。这种逻辑推理更忽略了佛力感应的不可思议,放生可以转化人心向善,慈悲的力量不可思议,冥冥之中会加持杀生食肉者少杀少吃,这是人力所不及的,更不是以世俗小智建立起来的逻辑推理所能测度的。

我佛如来,智慧广大,这种以世俗小智建立的逻辑推理,佛陀岂会不知?事实上,如果按照市场供求平衡理论,即便只放一个生命,也会对市场供求有着小小的影响,那么只有任何生命都不放才不会对供求市场有任何影响。然而,佛教经论一致称赞鼓励放生,且爱物放生,古圣先贤,皆行此事,可见这种逻辑推理是错误的,毫无意义。佛子当以佛陀在梵网经中的教言为准:常行放生,教人放生。

二、放生不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

如果放生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那么佛陀普劝佛子放生岂不是在害众生?历代高僧大力提倡鼓励放生,岂不是也在助纣为虐?这显然很荒唐!放生非但不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相反只会逐渐减少市场供应量。很多人凭自己的想象认为,只要是买,肯定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实未能深究杀生食肉者和放生者两种买的不同。同为买,一个是要物命死,一个是要物命活。买的目的截然不同,背后的因果也截然不同。杀生食肉者之买,物命惨死,葬人口腹,世人杀生食肉之心愈盛,物类不断投生畜牲,冤冤相报,如此导致养殖捕捞不断扩大。

放生之买,物类免除被杀之苦,杀因既无,杀果自灭。物类投身畜牲,正因杀业所致,而非放生所致,世人杀业重,冤冤相报,物类不断投身为畜牲偿还杀业,而放生则会熄灭杀业,必物类消减,人天增盛,养殖和捕捞会逐渐萎缩。在杀业市场日益扩大的当今社会,很多人不去反思人类残忍的杀生食肉,反而用市场供求平衡这些愚痴的逻辑推理批评指责放生,把责任推到佛弟子的放生善行身上,这样只会阻断生灵的活路,招来更大的杀业。

举两则放生熄灭杀业的例子:数年前,居士与大众至滨海公路中,某一渔村放生。村中设有海巡队,旁驻派出所,附近为放生定点。每大众至,履感法喜充满,因所中诸位海警,亦同沾法益,同行放生。期间,令大众匪夷所思,莫如至此地放,竟放至村民向所里求救:‘别教放生人再来,吾等近日几无鱼可获矣!’不可思议啊!大众放生,肇使渔民出船捕捞无获?足堪征验:放生,近之能息杀因,远之可灭杀果。(这段文字出自莲子居士编著的放生感应奇迹记)

近年来海拉尔吉世丹居士目睹狐狸扒皮之苦,发大悲心,大规模购买狐狸放生。全国各地佛友纷纷支持响应,大量的狐狸得以免除扒皮之苦,诸佛欢喜,物类感恩。大规模放生狐狸,非但没有让当地的养殖业扩大,相反很多狐狸养殖厂纷纷关闭,很多狐狸养殖者转行。海拉尔本地已经没有狐狸养殖户了,而附近周边地区的养殖户,也是规模大大减少,养殖的人越来越少。

现实中,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便佛弟子如法放生,还是会有人图谋钱财,刻意捕捉一些小动物卖给放生者。这个过错完全不在放生者,而是捕捉者自身恶业所致。即使没有人放生,这些人也还会捕捉小动物牟利的。比如某种名牌产品,物美价廉,不法之徒见有利可图,便趁机生产假冒产品赚取利润,这个过错完全不在名牌产品。同样,他人故意捕捉动物卖给放生者,是其恶业所致,绝非放生者之过。

三、明确放生的意义:放生只会熄灭杀业,绝不会越放生世上的杀业越多。

对放生,应该有个明确的认识:放生只会熄灭杀业,绝不会越放生世上的杀业越多。如果世上无人放生,杀生将会变得肆无忌惮,变本加厉。止恶行善,莫急于戒杀,转毒为慈,莫善于放生。凡大圣大贤,无不以戒杀放生,以挽杀劫。放生实乃熄灭杀业标本兼治之法,并非只治标不治本。放生之所以能熄灭杀业,理由有四:

1、市场上的物命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多。放生者买走一部分,可能导致杀生食肉者暂时无物可买。阻断一时就会减少一部分杀业。

2、放生能感动杀生食肉者,放下屠刀,尽快素食。世上不放生,但肆意杀生食肉者遍地都是,常行放生,却肆意杀生食肉者,世所少有。如印光大师所言:世人多矣,心行各异,(放生)纵不能全皆感动,即感动一人,彼一人一生,即少杀若干生命,况不止一人乎。又:人食肉之心愈盛,不设(放生)此举,久而久之,将举非洲之野蛮行为,遍行于世。可不预为设法,令彼嗜杀嗜肉之人,同生反躬自省之诫乎。

3、佛力感应不可思议,将放生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有助于众生善根尽快成熟,转化人心向善,早日放下屠刀。食客们不会因为佛弟子放生而加大杀生数量,相反冥冥之中还会加持他们少杀少吃。

4、被放生的物命得以听闻佛法,早日脱离畜牲之身,闻法修行。物命因放生而得免除死亡之苦,其后世亦必欢喜放生救命。待其成佛,则能教化无量众生戒杀放生,弥天杀业可消矣。若无人放生,任其宰杀,结果只会是楞严经中所说的: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而放生却能将这种生生世世相杀相食的恶业转为生生世世相互救助,共成佛道的善业。

普愿佛子坚定放生信心,力行放生。莫以世俗小智,疑我佛如来,及历代高僧赞叹鼓励的放生善行。更莫被邪魔歪道愚痴的市场供求逻辑退失了放生信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

问: 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修行? 慧律法师答: 十善...

住宅内如有虫蚁,应当如何处置

有人写信问我:住宅内如有虫蚁,应当如何处置,打扫时...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与「带业往生」矛盾吗

问: 《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又听师父说...

念佛人断气后遭遇违缘能往生吗

问: 末法众生若命终、未命终,家中眷属即为其穿衣,...

修行是注重形式还是不注重形式呢

问: 师父,修行是注重形式重要,还是不注重形式重要...

圣严法师《为什么要做佛事》

什么叫做佛事? 广义的说:凡是做的信佛之事、求佛之...

请法师到自己家供养,这样是犯戒吗

问: 弟子这里有法师来,可是有师兄却说是奔他而来的...

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与一心称名的关系

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生重前行,死归净土

前面谈到的全是我们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热闹一样,以...

四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万虑顿消。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

【推荐】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居士披僧衣,不但没功德反而有罪过

【原文】 圆顶方袍,则知三衣①,僧服也。发其首而僧其...

【佛教词典】五戒法

佛初为提谓、波利等在家弟子授二皈依,后即授以五戒而...

【佛教词典】寻

【寻】 p1177 显扬一卷十页云:寻者:谓或时由思、于法...

先以欲钩牵,渐令入佛道

每一个佛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不同,成佛的道果是一样的...

最胜仙人舍身求法

一天,净威菩萨恭敬请问释迦牟尼佛过去修行的因缘,佛...

禅机的参悟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

修禅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对禅理一知半解,只凭嘴上空说...

保护好自己,才有资格善待别人

一个禅者在河边打坐时,听到挣扎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

圣严法师:如何看待堕胎

问: 最近有一个年轻的妈妈,把生下来的孩子掐死后,...

不是你想修行,就可以修行的

《阴骘文》,印光大师非常重视这篇文章,它讲到文昌帝...

地藏圣号念上三年,能得到什么利益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

殃福追人犹影随形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行弘化。当时...

俗虑恼人无止境,不如时与世尊交

入门便悉弥勒笑,出寺难求俗虑抛; 俗虑恼人无止境,不...

禅是佛心,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心

问: 有师父提倡禅净双修,强调戒定慧,主张打坐,要学...

怎样避免罪业的增长强大

贯通三世,强者先牵 前面是讲到业力的生起,这以下讲到...

免费结缘和「无财不养道」冲突吗

问: 寺院的佛书佛盘为啥免费结缘?真的分文不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