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疾病与念佛

2014/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疾病与念佛

病乃人生八苦之一,人人必然遭遇之事。既属人之所遭,所遭均属业障,业有轻重、深浅、远近之别。一个病,表面看仅仅是某一种身体上的不适与痛苦,背后的业因却是千差万别。依其业因种种差别,疾病大致可分三类:身病,心病,灵病。

一者,身病,又名生理病。人生娑婆,往返三界,必循三界阴阳五行制化之理,常人或感外邪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或内动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百病遂循阴阳五行之理发生发展。

二者,心病,又名性理病。此类病,曰人在社会家庭伦常之中,为人子女,为人妻儿,为人父母,为人下属,为人上司等等,应各尽其本分,一旦亏其本分,内生怨恨恼怒烦,外现违反伦常之身口造作,则病生焉。

三者,灵病,又名冤业病。若人过去世或今生,以种种方式伤害众生身心乃至生命,由于对方怨重,今生找上门来,欲行报复,遂嫁病于身,怨恨未解,病痛不去。此类病往往来得蹊跷凶猛,发病不按常理,一般常规治疗亦不奏效。

对身病,身在三界,当循三界之理以三界之法解决之,如药物,针灸,按摩等等。对心病,心病心治,认自己不是,找对方好处,竭诚忏悔,力行忠孝,做好自己的本分。对灵病,灵是众生,需对伤害过的众生真诚忏悔,求得对方原谅,给予对方功德,吃素放生,念佛回向,劝其往生生西。

常见有念佛人不识病分三家,不晓一病有一病之因果,对念佛与疾病见解偏颇,今举数端,与大众讨论。

其一,生病不必吃药,念佛就能好。

此说不完全对,看对哪种病,果真是上述第三种病,病人念佛,由于对方得到了功德得以释怀超升,病当下便痊愈了,此等例子比比皆是。可如果明系一生理病,例如不小心着了风寒感冒了,估计就是念十万句佛反不如一剂桂枝汤很快见效。不是名号不如桂枝汤厉害,而是生理病本质固然也是业障,运用汤剂对症下药,所谓相克相生,见效快。

念佛能消一切业障也是无可非议,然而念佛了一切业,那是在行者往生之后通身方得受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如是。往生前既是三界之人,必然还循三界之理,病循阴阳理生,药循五行理治,县官不如现管,比起南无阿弥陀佛来,一剂药可能更直接。

不然,你既然说念佛了一切业,为什么不能在念佛的当下飞上天?往生前,还是凡夫,还是要遵循这个娑婆世界的道理。有人坚执此论,无问何种病,一切不去医治,只管念佛,最后病也没好,直至小病延误成大病。有甚者反而怪起佛菩萨不灵,真让佛也无处鸣冤了!当然,若深入三昧人,或心行纯笃,全体放下,一句提起,全心是佛,全佛是心,或也可不必用药。若普通凡夫,念不归一,只可量自己之力,专心念佛,辅以医药。

其二,生病不必吃药,念佛等往生就好。

此愿生心切,难能可贵,然而当下之病,真能让人往生当然是好事一桩,可如若不能往生,痛苦着皮囊,死也死不了,生又生不好,何苦呢?其实人生来寿数有定,不是几个感冒发烧就可以送我们去阿弥陀佛那里的,故有病就需要积极去治疗,身安则道隆。实在治不好,再考虑念佛待死。弘一大师说的“小病求医生,大病求往生”,正是此意。身体是造恶的工具,也可以是传播弥陀救度的工具,有了更强健的体魄为弥陀献身命不是更好吗?否则,有心出力,却无力能出,甚而还要牵累大家,这就太划不来了。

其三,念佛人不应该生病,生病说明念佛不得力,念佛无功。

抱此论之人,不知道人之历生因果重重复杂,圣人尚且不能彻见明了,何况凡夫浊眼。一个念佛人也可能是终身身体羸弱不堪,一个杀猪佬也可能是一生体康人健,其中有复杂的因行果报。我们只看见今生,怎知这念佛人前生曾杀生无数?因念佛功德故,使所应受苦报已经大大减轻。这杀猪佬虽曾积善无穷,因今世杀业,而福报即将享尽。

印光大师曾详细说明此理,并举实例以证明,印祖言:“因果之事,重叠无尽,此因未报,彼果先熟。如种稻然,早种者早收。如欠债然,力强者先牵。古有一生作善,临终恶死,以消灭宿业,次生便得富贵尊荣者。” “昔西域戒贤论师,德高一世,道震四竺(四天竺国)。由宿业故,身婴恶病,其苦极酷,不能忍受,欲行自尽。适见文殊、普贤、观世音三菩萨降,谓曰,汝往昔劫中,多作国王,恼害众生,当久堕恶道。由汝宏扬佛法,故以此人间小苦,消灭长劫地狱之苦,汝宜忍受。大唐国有僧,名玄奘,当过三年,来此受法。戒贤论师闻之,遂忍苦忏悔,久之遂愈。

至三年后,玄奘至彼,戒公令弟子说其病苦之状。其说苦之人,哽咽流泪,可知其苦太甚。使不明宿世之因,人将谓戒贤非得道高僧。或将谓如此大修行人,尚得如此惨病,佛法有何灵感利益乎。汝等心中所知者小,故稍见异相,便生惊疑。无善根人,遂退道心。倘造恶之人现得福报,亦复如是起邪见心。不知皆是前因后果,及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及转现报轻报,为后报重报等,种种复杂不齐之故也。”(《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周颂尧居士书》)

其四,人生病是当事人自己的业障,如找医生医治,治好了,业障即是医生为病人所背了,于医生有损。

这个说法,毫无道理。经言: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也就是说父所造业,子不代受,子所造业,父不代受,父子至亲尚且不能代替受业,何况医生?医生的天职就是看病,也可说治病救人是医生本人宿世招感的业缘,病人染病之业缘,也是病人自己招感来的。因果相感,病人找到有缘医生医治,病去人安,此是病人病报应该结束,也是医生尽了自己的本分,并无谁为谁背业障之事。

医生救人于危难,可说是一种施无畏,只有功德,绝无增加业障的道理。况且,真医者,当发大慈恻隐之心,即便真能替病人背业,也无怨无悔,勇为承担,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当下就是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反致灾殃,有是理乎?其实,任何职业,非独医生,如果工作存心不正,皆生业障,非为他人背,而是自心所生罢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超越肝癌的勇者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这件事的主角姓陈,因为我没有事...

极乐也是梦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刚经》里面讲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理上的确是这么个...

李炳南居士:快刀斩乱丝

人生于世,自古均免不了一死。即使是世间的圣人,时候...

极乐世界的四土生因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悉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正...

凡圣同居土由两种能感的因所构成

此等庄严,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

阿弥陀佛知不知道我在念他呢

这句话我们听了,修净土的应该起大欢喜。因为你念阿弥...

这个法门看似平常无奇,利益却不可思议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

这样的学佛观念是否正确

问: 有些学人认为现世学佛没有办法得到解脱,唯有依...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千万不要杀生增恶缘

冬至很多地区都有祭拜祖先的传统,但在美德之中也存在...

如何面对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在当今时代,改换工作、生活环境已很常见。如何面对新...

想要贵人相助,先学做别人的贵人

现在,大家都想要得到贵人相助。但是我们应该学会做别...

每一个众生都爱护他的生命

是人自不杀生,教人不杀,赞不杀生法,亦欢喜赞叹不杀...

【佛教词典】阿难有三人

(杂语)法华文句一之上曰:正法念经,明三阿难:阿难...

【佛教词典】依诠谈旨

谓勉强以语言表达无法形容之义理内容。譬如真如为永离...

有了阿赖耶识,才能够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的相续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

如何超度过去所造的杀业

如果以前有过杀业的话,拜八十八佛,或者持《大悲咒》...

菩萨为何不应住色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为什么讲忍辱,一...

最适合穷人称念的药师七佛

药师七佛: 南无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南无宝月智严光音自...

佛教对感情的处理

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是生命的根源,根据佛...

睡眠为什么是地狱五条根之一呢

问: 地狱五条根,睡属于五根之一。学人不解。 大安法...

冤害他人得鲸鱼报

一时,佛在舍卫城。大阿罗汉目犍连以其神通力常去地狱...

越只国不可攻伐之因缘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的灵鹫山说法时,摩竭国阿阇世王统领...

净慧法师:佛力加持与机缘

各位大德: 第二个七又开始了,时间如流水一般逝而不...

出家出的是什么家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

修药师法门为什么能让戒律清净

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这样子对第五大愿就更容易理解。...

净土法门是没有中阴身的

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信众提出的中阴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