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水果师--广钦老和尚

2014/03/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水果师--广钦老和尚

四月九日下午一时,一行人又从台北出发,约经个把钟头,车行到土城乡,转爬弯曲的山路,汽车一档的吼声,声嘶力竭得令人听了真想下来步行。一个大弯后眼前一亮,承天寺已遥遥在望,大家开始指指点点,谈论著自己来过此地的历史。到了寺前,只见一大片新垦的黄泥地,原来是承天寺正重建中,在山边上临时搭的铁皮屋里,供奉著三尊佛,二条长凳,几张藤椅,布置简单而清爽。

屋里大藤椅上,一位老法师双手合抱,意态安详地坐在那里,看到我们进来,面露微笑,点了点头,令人颇觉亲切,他就是人人称道的水果师——广钦老法师。

大家到佛前礼座后,他要大家自己找椅子坐下。蓝老师首先说道:‘我们是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研究部的学生,今天特来参访,请师父给我们开示。’

‘我觉得一个新出家的人,应修一段苦行,也就是要粗衣淡饭、勤劳作务,不管是拣柴火、挑水、种菜、煮饭等,你都要做,多做苦工,智慧就易开。一个初入门的人,要把心安住,最好的办法是一心念阿弥陀佛。’

老法师指著他的弟子并且说:‘我平时教他们也是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

依严法师问道:‘请问法师,修苦行是指做什么事情,才算修苦行呢?’

老法师答道:‘一切都不计较,日常生活中不起分别心,就是修苦行。’大家觉得老法师答得很特别。

慧根师接著问:‘请问老法师,对研究教理有何看法?’

答:‘没有什么看法,我觉得很自然,你们以研究教理弘法,我以修行弘法,一样嘛!’

从智法师问:‘请问老法师,你过去修行、闭关,遇到不顺利的时候,你如何对付?’

答:‘要有信心——在自心深处要有一依止。’

又问:‘闭关时,在吃的方面,是否要愈吃愈少呢?’

答:‘不是的,要顺其自然,也就是要正常。要无所挂碍,要无我才是闭关,如有“我”、“吃多少”的观念,那就不是修行,而是执著了。’

又问:‘我闭关时,有时是不想吃,所以不吃。’

答:‘故意不吃,火气会上升,不能修行,不想吃的念头起来了,那还是执著,不想吃,是有一个你不想吃。’

又问:‘有时不吃,反而觉得很轻松安适?’

答:‘那只能轻松几天,是暂时的现象。因为我们还未到一心不乱、一念不起的境界,所以,执意不吃,身体会虚弱下来。’一连串的问答,大家都在回想刚刚讲过的话,忽然慧智师开腔。

问:‘听说老法师是吃水果度日…..’话未说完法师就答说:‘现在没有吃水果,在民国卅六年(时法师五十五岁),我从大陆来到台湾,在山中修行,就从五十五岁开始到八十四岁,这中间都是吃水果,现在是方便,吃素食。’

又问:‘请问法师为何会动念头要吃水果呢?’

答:‘因为在山上没有东西吃,当然只有吃水果。’大家听了哄堂大笑,他的答话,完全出乎意料,‘我不是故意要去吃水果,有时没有水果,喝水也是过了一天。’

从智法师问:‘听说老法师当初是在山上迷路途,找不到东西吃,才吃水果的?’

答:‘对的,山上没东西吃,又没有天人来供养,只好找野果子来充饥。’

慧净师问:‘光吃水果,身体能否支持得住?’

答:‘支持不住也要撑,有水果吃就不错了,那里还想得到支持得住或支持不住。’老法师做了一个表情引得大家又是哄然大笑。

蓝老师问:‘您是否还每天坐禅?’

答:‘我方便,现在每一项都有喔!包括吃饱睡觉,睡好了在竹椅上坐坐,想睡就睡、想吃就吃,无处不自在!’法师让人觉得风趣、亲切!

慧嵩师问:‘打坐要从何学起?’

答:‘从观自在学起。’又是一个特别的答覆。

又问:‘您是否走禅宗路子?’

答:‘不是,我偏净土,念南无阿弥陀佛。’

慧明师问:‘请问老法师,念佛有何窍门?’

答:‘无有一窍,但看己心。有的人不会念佛,要寿命长,求寿命长有何用?只是多一些时间去造业。会念佛的人,心与佛同,多一年寿命,就多一年的无量寿佛。’

慧根师问:‘弘扬佛法,在现在这个时代,应以何种方式较为中肯?’

答:‘唉!刚刚讲过了,你们是以读书弘法,我是以念佛弘法,都须要。’

从智法师问:‘听说这里要重建大殿?’

答:‘信徒们发心要建,就给他们建,我没有挂碍,我不会高兴,也不会嫌烦。’沉默了一会儿。

有人问:‘开始打坐时,妄念很多,如何对治?’

答:‘妄念多,就是业障。去妄念,念佛较易。另外俗缘要少,也很重要。’

蓝老师问:‘有一种人信外道,但做人很好,请问他将来会到那一界?’

答:‘这是你们的分别心,我的看法是看每一个人都一样,每一种宗教都有它某种程度的好处,都对社会有某种程度的利益。这不是你好、我不好的问题,而是层次上的问题。’

接著老法师反问:‘度众生如何度?’这突来的一问,大家在心中来不及想好答案。他乃自代答:‘这个“度众生”真不容易,我们把慈悲心发出去,他要肯接受,才会受我们度,他不接受,就无法度,所以一切要自自然然的,要他看到我们欢喜。度众生要随缘而化、慈悲为怀,度众生是顺其自然的,所以这个“缘”就很重要了。’

慧智师问:‘请问老法师对了生死的看法?’

答:‘了生死?喔!那谈何容易!不过,了生死有比较容易的办法,就是念佛啊,但不要以为念佛容易!一念疏忽,就会想睡的(昏沉)。’

有人问:‘如念佛念到想睡时,怎么办?’

答:‘想睡就睡呀!’

蔡月秀问:‘有的人念佛要了生死,但有的菩萨要乘愿再来,您对这二种人的看法有何不同?’

答:‘我的想法是,各人的愿力不同。我请问:你们读书是否有一样的愿呢?’老法师很灵巧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蓝老师问:‘修行到某种程度以后,对于往生西方是否能够自己知道?’

答:‘只有到临死时才知。人人都可成佛,只是业感不同,故有早晚不同,人身难得,要努力修行。地狱、畜生,都是自己要去的,成佛作祖也是自己作的。要成佛,一定要经过人这一大劫,要把握机会,好好修行。’

依广师问:‘念佛号是否也是执著?’

答:‘执持名号不是执著,因执持佛号,可得正念。如有一点散心或名利之心,那就是执著。’

又问:‘一直要念佛,一直要念,是不是执著?’

答:‘这也不是执著,是精进。’

慧明师问:‘有人说,念佛会著魔,请问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你有此念头,才会著魔,你心不专,才会著魔。’

常殷法师问:‘念佛如有散乱心,怎么办?’

答:‘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念,把全付精神投掷到六个字里去,就对了。’

蓝老师问:‘您对带业往生是如何看法?’

答:‘带业不能往生,经典中之“带业往生”不是一般人想的那样,你有愿心要往生极乐世界,临终时,如业力大于念力那还是不能往生,但会因你的愿力而转为人身,再继续念,如此转了几转,一直念到你的念力大于业力,就能往生。’

依恒法师问:‘如转生时,生在一个基督教的家里,那不是就不念佛了?’

答:‘不会的,时候到了,他的愿力会促使他念佛。有愿力的种子,即可促使他念佛。’

蔡月秀同学问:‘有人很有修行,但临终时,还要遭病或意外,您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是否为定业难转?’

答:‘可以说是“定业难转”,也可以看作是“乘愿还业”。’‘有人会说,他那么有修行,难道不能以修行之力克服业力吗?’‘我可以说,就是有修行,才会遇此苦难挫折,这正是他修行的功德,使事情在这一次就解决了。’

老法师强调要一心念佛。

宏意法师问:‘在阿弥陀经上,有“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之句,为何您说只专心持佛号即可呢?’

答:‘只要“具足信心”,那福德因缘就一切具足了,现在的问题是你的信心,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心了。是相信的信心?是每日三、五万声佛号的信心?是将全付生命投注下去的信心?是一心不乱、一念不起的信心?……你自己具备了那种信心?你自己应该知道,是否福德因缘具足了?’离开了承天寺,大家都有一个感觉,老法师和一般传说的有点不太一样。从他风趣的谈吐、无碍的辩才上,可以见到一位高僧的风范,不但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更激励了我们的信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李炳南居士《佛七开示系列》

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 第一次开示 念佛结七迄今二十有...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

如何劝临终亲人发愿往生

一、直接问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问病重的亲人你心...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

一切诸佛都有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对这些佛教...

【推荐】从净土宗的角度,要培养对弥陀皈依的心念

若先受尽不善业果而修善者,与上相违,当知如是补特伽...

三生石的故事

唐代有一个叫李源的,他的父亲是东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

居士今日要务,唯当谢绝人事一心念佛

《与茅静远居士书》是省庵祖师写给茅静远居士的一封书...

圣严法师《念佛的人有三种,你是哪一种?》

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慧...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夏日排湿祛毒的十六种好食物

(核心提示:在闷热潮湿的夏季,今天为各位爱美的朋友...

上中下根各自修行,都有往生之分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西方合论》第九门的...

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就不会等

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自己种什么,就得什么样的果。起...

我可以永远不去净土吗

【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满。所作成办...

【佛教词典】算数目犍连经

(经名)算数目犍连,梵志名。此梵志以法为喻,问佛法...

【佛教词典】天魔

(天名)天子魔之略称,四魔之一。第六天之魔王也。其...

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转变知见离开痛苦

(一)正知见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实,目的是要我们远离诸...

有三种福田要去耕耘

圣人告诉我们,有三种福田我们要去耕耘,会有好的报应...

为什么鸡蛋和牛奶不能吃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

星云大师《学佛要学吃亏》

一九四一年,我受具足戒时,得戒和尚若舜长老在教礼时...

印光大师开示纵欲的危害

复孙艺民居士书 世间聪明子弟,于情窦开时,其父母兄师...

超越血癌的博士

我有一位同学,现在是美国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国际上...

昌臻法师《修念佛法门有密切关系的问题》

万修万人去。这个话是净土宗的祖师永明法师提出来的。...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被妄想缠绕,挥之不去呢?就是我们...

10种食物对排毒养颜最有效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身排毒养颜的健康。专家指出,只有...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