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谓「卑劣慢」

2014/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关于慢心,末学不甚明了。什么是卑劣慢?与其他慢心的区别为何?

中台禅寺答:只要对他人心存比较,进而有高傲、自满或轻视他人之感,皆是慢心的表现。每个人都有慢心,只是在行为上有强弱或粗细的差别。‘慢’是贪、嗔、痴、慢、疑、邪见六个根本烦恼之一,可知慢心实是众生心中的重大过患。

在佛经中所提到之慢心,约略有七种: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劣慢及邪慢。其他尚有‘八慢’及‘九慢’等不同的名相分别,其实只是开、合的不同。不论如何分类,我们对基本的‘七慢’应先有所认识:

一、慢

所谓‘慢’,是对劣于自己的人,感到自己较殊胜;而对与自己同等之人,认为对方不过是与自己同等,而生起高慢之心。举例来说,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觉得自己的学问、品行、相貌及才能都比较优秀,心中有了优越感而生起慢心,看不起对方,这就是‘慢’。这样的心态几乎人人都有,假使有了这种心态,就是达到清净心的障碍,应尽快改正。

二、过慢

对于与自己同等之人,认为自己胜过对方;对胜过自己的人,则认为对方与自己同等。始终不愿承认他人的优点,也不承认自己的缺点,这就是‘过慢’。

三、慢过慢

对胜过自己之人,起相反的看法,认为自己胜过对方。这是比‘过慢’更重的烦恼。

四、我慢

于五蕴假合之身心,执着有‘我’及‘我所’,因此产生‘我慢’。内执有‘我’,则认为一切人皆不如我;外执有‘我所’,则认为凡我所有之事物,皆比他人所有的高上。

‘我慢’乃七慢之根本,起因于众生执‘我’为实有。要破除‘我慢’,应先明白‘我’的身心,其实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合而成,而色身亦是地、水、火、风四大之虚妄和合。四大及五蕴皆非实有,其本质皆为空性;‘我’既不成立,自然就没有‘我慢’的存在,其他的慢心又从何而起?

五、增上慢

尚未证得殊胜之德行或果位,却自认为已经证得,即是‘增上慢’。例如:尚未开悟,说自己已经开悟;尚未证到禅定,说已得到禅定;与‘道’有些许相应,就认为已经成道证果。在修行过程中,若不清楚自己所处的境界,就容易产生‘增上慢’的过患。

六、卑慢

‘卑慢’又称‘卑劣慢’。见到极优越的人,却认为自己仅稍劣于对方;或者,虽然承认他人高胜、自己卑劣,却不愿面对现实,认为别人优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肯虚心学习,依然故我,这就是‘卑劣慢’。

七、邪慢

所谓‘邪慢’,即是自己无德却自认为有德,表现出很有德行的样子,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叹与肯定;或是执着邪见,不礼塔庙、不敬三宝、不诵经典,于尊者及有德者起倨傲之心,不生崇重。

了解各种慢心的过患,是为了提醒自己,须时时觉察起心动念有无偏差,有了过失便应及时改正,不再重复相同的错误。依照反省、检讨、改正的良善循环来努力,即是向佛学习,也正是我们修行的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友间讨论佛法,说错了是谤佛谤法谤僧吗

问: 佛友之间讨论佛法的时候,说错了话是否就是谤佛谤...

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问: 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

捐助会加重患者的业障吗

问: 阿弥陀佛!法师慈悲!近来遇到朋友圈发来的各种重...

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问: 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众生堕三恶道中,佛菩萨为何不来救拔

问曰:若有十方无量诸佛及诸菩萨,今此众生多堕三恶道...

大安法师:畜生也能具备信愿吗

问: 修净土法门的行人,必须具备有信愿,念佛才能往...

修行不要搞得太复杂了

问: 师父您好!请您开示,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

往生净土是不是要念到清净心才能往生

问: 请问法师,往生净土是不是要念佛念到清净心才能...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珍惜「上有老」的日子

有一种幸福叫做上有老。回到家来,亲热地叫一声爸爸妈...

人生道路中的三个不怕

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我常常用三个不怕帮助自己看破放下...

世事如落花,心境自空明

拈花一笑心自静 只需拈花一笑,万千心事尽在其中。往...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佛教词典】空差别相

【空差别相】 p0789   显扬十五卷十一页云:云何差别...

【佛教词典】十金刚心向果

(术语)梵网经心地品曰:十金刚心向果:一信心、二念...

药师法门的八大方便

第一个是闻名脱离三恶趣苦。能够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

习气难调

毕陵伽婆蹉尊者是一位断尽烦恼的阿罗汉,受到人天恭敬...

福从俭中来

昨天,一信徒携其好友来访。见我的用意,除了看望问候...

七次往返诸天,最后一生觉悟成辟支佛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名的护法,叫作须达长者,他...

堕胎的现报录

妙霞居士是洛阳市伊川县人,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在粮...

念佛法门就是「菩萨之父」

菩萨父者,《华严》十一经:威光童子睹如来相,获十种...

狐狸傲慢的启示

我今天我再讲一个故事听听。这个故事是这样,有一个书...

如何把握我们的命运

一、什么是命运 有人说: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

放下与放弃

什么是放下?什么是放弃?大多数人把放下与放弃,混为一...

生死无常,念佛之人自然得庇佑

前天中午,姐姐打来电话,我听她的声音有些异样,以为...

把这十种障碍转成助道因缘

十不求行:一念身不求无病,二处世不求无难,三究心不...

在爱情中成长

《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