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

净界法师  2014/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我们把这个唯识学的教理跟净土宗的念佛,跟大家做一个比较轻松式的研讨,做一些互动。

首先我们先谈一谈净土宗的念佛法门。

其实我们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净土宗的念佛是很多元化的,不管是台湾、不管是美国,不管是其它地方。那么有些人是比较喜欢重视修福报的,做慈善事业的,有些人喜欢修止观,有些人喜欢研究教理,各式各样的人都是净土宗的修学者,但是净土宗它有两个原则必须要遵守,你违背了这两个原则,你就不是净土法门。也就是说你的过程可以多元化,但是你的心态,它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第一个你要好乐净土;第二个你要尊重名号。

如果你对来生的规划,你不喜欢到净土去,那你就不是净土法门,因为净土法门它一定是要在生命的规划当中去做一些改变的,你一定要远离娑婆世界的轮回,而到净土的环境去亲近十方诸佛,所以净土法门它第一个规矩就是你的来生的规划必须要设定往生净土,这是第一个重点。

第二个不管你佛号念多少,你可能一天只有念一百句佛号,这都没关系,但是你心态上要尊重这句佛号。如果你今天不尊重这句佛号,你也没有资格叫净土法门,因为它毕竟是一个他力摄受法门,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我们之所以往生净土,没有一种力量是来自于我们的生命的力量,不是!是来自于阿弥陀佛四十八种的本愿的摄受,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情而已,我们成功的把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启动了,叫做感应道交。后续的工作,都是弥陀对我们的加持摄受。所以你今天你可以少念佛号,这个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你不尊重这句佛号,你就不是净土法门。

所以净土法门它过程是可以多元化的,但是它的会归是非常严格的,“好乐净土,尊重名号”,叫做顺从本愿,这两个规矩是不能动摇的。

那么这是净土宗的这个宗派的特色。

我们就从唯识的角度来谈总结。唯识强调第六意识的如理思惟。

“是法不坚固,常立在于念;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唯识的第一个作意,它是先作意第一个:业力这一块——“是法不坚固。”你人生所接触的所有的相状,都是由业力显现出来的,它总会过去,这第一个;第二个:“常立在于念”。业力到你的心中时候你会安立很多的妄想名言,就变成遍计执了。所以人生是由不坚固的业力,跟颠倒妄想的结合,就是业力跟妄想的结合。所以我们今天要做什么呢?“已解见”:第一个了解空性;第二个证入空性。干什么呢?破坏心中的想念,诸位,不是破坏业力喔!是破遍计执,不能破坏依他起,你破坏依他起到时候你就偏空了,就落入小乘的学者了。

所以在唯识的操作的第一个作意:就是少打妄想。我们有些妄想你一旦打下去,你就停不下来。就是说有些妄想你打下去,你还可以控制的,这个问题不大;但是有些妄想,是跟你无始劫的坚固执着在一起的,你不能等到妄想打出来了,再去灭火,因为你已经灭不了它了。所以佛陀的智慧告诉你:你这条路就要先关掉——你要把它的名言切掉!在它打妄想的时候,你把所有的话都拿掉,让它不能活动。你不能等到烦恼出来了,再来修无常观、不净观,你根本不是它的对手了。所以无分别智的操作,它就是:“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我们心中有些道路是不能走的,因为它这个心活动起来的时候,你不是它的对手,所以有些妄想,你必须把它的门关掉——就是有些名言,“言语道断”,要把它关掉,这第一个作意。所以你要第一个警觉性:有些妄想在你平常一发觉的时候,就是要把这个想念断掉。

第一个:这个空性的作意。 第二个:会归到净土。

对今生的果报的作意,就是我们是无常败坏。虽然你今生可能会有一些金玉满堂、有这种眷属的快乐,但是你不要忽略了,这些东西总有一天要消失,因为你是借来的,你是跟善业的因缘借来的,所有借来的东西都要还。所以人生是没有结果的,凡夫的生命没有结果,只有圣人的涅槃菩提才有结果,才有相续的后面的受用,我们凡夫的生命是“无常终须到来”。所以这个地方,是某种程度是一种厌离娑婆的作意。

净土的作意,诸位,你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最后一定要会归到一句佛号,因为有佛号。所以圣道门的作意,它是会归到空性;净土门的作意,会归到一句佛号,它是有相行。所以唯识学的作意是这样操作的:一个是无分别智——破妄、调伏,一个是显真。因为你为什么要显真呢?因为你不可能无住嘛!凡夫的心都是有所得心,所以你最好的安住,就是安住佛号。

我们必须在平常,跟阿弥陀佛建立一个非常密切的关系,诸位,如果你跟阿弥陀佛因缘很淡薄,你临终的时候是内忧外患的。你内忧:你内心百感交集,你要离开你熟悉的地方,你再怎么说,这个娑婆世界你住了几十年了,你总有感情嘛,你会有不舍;第二个外患:你外面亲属的哭泣、身体的病痛,身体插满了管子。这个时候,考验你跟阿弥陀佛佛号的关系,如果你对佛号平常没有建立一个密切的关系,你很难把佛号抓住的。

净土宗它要一段时间相续——净念相续,不是说你念几句佛号,阿弥陀佛就来了,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你怎么样跟佛号建立一个完美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把你所有的希望跟佛号结合!你来生的净土的功德:正报的庄严、依报的国土的庄严,就是因为有佛号的关系,所以你这个作意是很重要的,你每一次的作意,都会建立你跟佛号一种密切的关系,就是跟佛号要很熟悉呀,所以唯识学它就是善用第六意识了。当然如果你把性宗的不生灭心:站在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那就更好了,站在本来没有娑婆世界的角度,来厌离娑婆,就更好了。所以不生灭心跟生灭心,是可以交互作用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先除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什么障碍呢? 比如穷...

文殊菩萨与净土法门的因缘

文殊菩萨为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又与普贤菩萨同为释...

白居易《念佛偈》

白居易晚年虔心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舍三万两...

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法门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画传

一、少年辟佛,醒悟出家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

跟众生结净土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个国家的众生很难教...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

念佛功德能消一切恶业

凡皈依佛法之人,无论男女,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没有这几个经历成就不了大事

《孟子与尽心篇》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何不为自己积点福

我有位朋友在昆明的钱局街做了几年服装,店小乾坤大,...

太虚大师对素食的开示

原夫素食为中国佛教徒特殊之美德,然仅指汉人而言。盖...

动一个念头,也如发射一份电波出去

一念之力 我们的心念,决定言语看不惯某人时,就会常发...

【佛教词典】长

【长】 p0799   成业论二页云:卽于和合诸聚色中,见...

【佛教词典】入道

(术语)舍世法入佛道也。犹言出家。其人曰入道人。或...

任你千般快乐,无常终会到来

净土宗的祖师彻悟祖师,也叫梦中禅师,在前半生之中示...

如何留住好人才

如何寻求合适的人才是一门大学问。刚开始时,谁都不知...

学佛的人一定要学忍辱

嗔心,就是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

【推荐】传印长老慈母与胞姊出家往生记

1954年夏天,传印长老离开庄河老家,前往云居山。六年...

若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

如何回向给被堕胎的胎儿

问: 如果由于医院检查出了胎儿有畸形,因而犯了堕胎...

中国古代的生活雅语

请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提问说请教;...

逞强好胜,终非道人资格

参禅人,只顾真参,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时,用头触柱,...

【推荐】改名是否可以转运消灾

问: 阿弥陀佛,请问法师,现在很多人不管年龄大小,...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每一个人都需要工作,即使是才刚刚懂事的儿童也不例外...

做父母的要以五事来对待儿女

人人都会生儿女,但不见得人人都知道教儿女;生儿女易...

心念是吉凶祸福的根源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