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跟阿弥陀佛是一家人嘛

净界法师  2014/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跟阿弥陀佛是一家人嘛

蕅益大师说,因为无性缘生的假观,所以整个未来的十法界的果报的升沉就是从这个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产生了差别,所以生命是我们自己的想象力捏造出来的。你经常忆念什么、想象什么,它就往哪一个方向走。

好,那么这个是空假中三观。看蕅益大师的总结。那么了解到我们一念心性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要怎么办呢?

你要做一件事情,故须念佛求生净土,方是大乘不可思议圆顿法门。

我们今生可以捏造很多的相状来帮助我们成佛,但是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念佛的相状、求生净土的相状是特别重要。因为你到了净土,你在成佛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顺境的因缘,你可以具足五种神通,亲近十方诸佛,你有无量的寿命来支持你修学佛法。

所以在整个成佛之道当中,你如果是有志于求生净土的,你现在要安立一个忆佛念佛的相状。

你要忆念弥陀的声音,你要不断地观想阿弥陀佛广大的功德愿力,你是罪恶生死凡夫;但是没关系,你把整个身心世界完全投入弥陀的光明当中,忆佛念佛。

你平常要经常建立这个忆佛念佛的相状,那么以这样的相状求生净土,这样才是整个大乘的我们讲不可思议的圆成佛道最圆满顿超直捷了当的法门,是最快的法门。

所以在我们开始从外境的因缘的修学回到一念心性,把心带回家以后,你经常就是空假中三观,从空观当中告诉你自己,本来没有这个东西,从假观当中经常检查你念头的相状,这个相状是应该要折损还是应该要把它扩大,你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每一个相状你都要加以过滤。

看总结:夫念佛者,岂有他哉?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佛名耳。

所以念佛法门最安全的方式就是禅净双修,禅净双修就是先达到缘生无性,先告诉你自己,你内心当中是本来没有五蕴身心世界的,就是依止不生灭心,安住我空法空的真如,不要安住在五蕴身心。依止一念缘生无性毕竟空的清净心,然后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忆佛念佛的假相。

先告诉你自己,你是本来无一物,然后再把佛号提起来。佛名既是无性缘生,则缘生亦仍无性。阿弥陀佛的广大的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它虽然是具足因缘的万德庄严,但是它的体性也是毕竟空寂的,这一点倒很重要。

我们在忆念佛陀的时候,我们要慢慢体会,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为什么我们众生的苦恼的身心世界能够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们一个凡夫的心凭什么跟阿弥陀佛能够感应道交呢?他是万德庄严,我是业障深重,凭什么感应道交?凭的就是缘生无性。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虽然万德庄严,但是阿弥陀佛万德庄严也不是本来有的,那是六波罗蜜的因缘才有的,它的本性是如,是清净;我们的业障深重也不是本来有的,那是因为无量的生命的颠倒所累积的,也是缘生无性的。

所以当我们把阿弥陀佛的因缘的万德庄严的假相剥开来,我们看到如;我们同时也把我们众生的业障深重的因缘剥开来,我们也看到了如,一如无二如。原来我们跟阿弥陀佛是同一个体性,就凭着自他不二感应道交。

我们的一念心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阿弥陀佛一念心性也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就凭这一点我就有资格去受用弥陀所有的功德,因为咱们两个是一家人嘛!你跟阿弥陀佛是一家人嘛!

所以蕅益大师讲,真实的信心是建立在理观的基础上。那这种理观所建立的信心是不可破坏的,事相的信心是很危险的,因为它随因缘生灭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没有「愿」来作导引,念佛也是往生不了

众生在三界六道的因果法则当中轮回,是业力所感,是不...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

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

俯提劣机曲护初心,唯此法门最为第一

原文: 倘惑业未尽,道果未成。纵有修持,不能自主。久...

打佛七的目的

我们首先要明确打佛七的目的。打佛七的目的就是要获得...

圆瑛法师:在生活中修行,念佛最为稳当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因机施教,广立行门,综计有八...

出离心之思暇满难得

所以我们透过死亡的无常,每一生的死亡到来都把我们生...

弘一大师劝念佛

在弘一法师诸多开示、论述中,提及净土法门的很多,无...

野狐狸之喻

野狐狸黑夜遁入厨房,饱餐一顿后便睡着了。睡到天亮不...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

彻底斩断娑婆想和发愿来生矛盾吗

问: 我们经常说要彻底斩断娑婆想,与弥陀誓愿无间隔,...

【推荐】寿康宝鉴劝戒十则

一戒处女: 闺秀处女,最重视一生名节,倘若狠心将她玷...

佛教的婚姻观

男婚女嫁 宿世因缘 俗语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男...

【佛教词典】慈明执爨

(公案)慈明之婆,近寺居,人无测之,慈明乘闲必至彼...

【佛教词典】胡道人

(杂名)谓印度之僧也。释门正统四曰:汉武掘昆明池得...

人生有四事最为浪费时间

担忧 庸人自扰是为难自己,让自己每天神经紧绷、忧心忡...

智谕法师:念佛贵在调心

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大家要...

唯识中「思量能变」的含义

第一能变叫异熟能变。好,再来,二变呢?二变,把笔拿...

在活物上做活计,不要在死物上做活计

我们的屋宅、田园、牛羊、轿车、甚至桌椅、器皿、衣服...

佛教徒应择正业而活命

古代印度,人被分成四个等级,但有一种众生不在这四种...

谈感应

有些初入佛门的人对佛理的追求远不及对感应的追求。那...

星云大师《君子的风度》

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君子,一种是小人。怎样的人才...

「烧头香」与「撞头钟」的宗教内涵

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节的年味。每到农历正月初一,...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

星云大师《向阿弥陀佛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每天来到您的座前,以极为恭敬虔...

平常心是道

从心禅师在年轻时曾经到河南参见南泉禅师。当时南泉禅...

皈依是什么意义

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