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世因果,有时候我们看不出来

净界法师  2014/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世因果,有时候我们看不出来

「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

这个是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十法界的因果法则,就是一个恒转如暴流。

我们再看约世间法,就是依儒家的思想,「约世法论,何不独然。」就是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他也是强调因果。

「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孔子他的思想也不是一种断灭见,也不是自然有。怎么知道呢?因为孔子他在赞,这个赞就是赞美,用文辞来赞美,赞美什么呢?就是赞美《易经》。

赞美《易经》的在刚开始就讲出一句话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以看的出来孔子的思想,也是讲一切法有因缘的,有一个轨则的,不是一切法自然有的。

怎么说呢?就是「积善之家」,这个家庭里面经常行善的人,他以后的果报「必有余庆」,这个指出以后会得到良善的子孙,以后的家庭,可能就是财富、声名、富贵、眷属等等,会有各式各样的可乐果报。反过来这个家庭「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家庭经常造恶业,这个家庭以后会怎么回事呢?「必有余殃」,这个家庭以后要出败家子了,有灾祸的事情出现。

在《太上感应篇》 也讲一件事情说:

在扬州有一个卖米的人,这个卖米的人,本来是一个很贫困的人,白手起家。这个人有点小聪明,他把这个卖米的秤斗做了手脚。做了手脚以后,就是看起来比实际的还重,事实上没有,但是它看起来比较重,就偷斤两。经过几年以后,他努力的经营,也富贵起来,生了两个儿子,非常可爱。有一天,他在家里面喝酒,很高兴就跟太太说:我是一个本来什么都没有,现在有钱,你知道怎么回事吗?他太太说:我不知道。他说:我就是把这个秤斗,如是如是的做了手脚,所以现在这么快有钱。他太太听了以后,就很伤心,就准备要跟他离婚,这个先生说:你为什么要离婚呢?我们现在很有钱。

这个太太她可能是多少读过儒学,她说:我们这样子做是伤阴德的,以后这个家庭会出不吉祥的事情,所以我要跟你离婚。这个先生他也有点善根,他听太太这样讲,他也有点忏悔,他说:那我已经做了,应该怎么办呢?她太太说:你过去偷人家斤两,你现在也做手脚,把这个斤两还给人家,就是你秤起来比实际的少,我们补偿别人。他就如法做了,他也起惭愧心,断相续心,一方面就开始补偿。过了几年,他两个儿子都死掉。

他内心当中就很不平衡,「我过去造恶业的时候,事事顺利,我开始修善的时候,两个多可爱的儿子都死掉,这个世间上真的有轨则,有因果道理吗?是不是这样子呢?」信心就动摇了。晚上睡觉,这个天神就告诉他说:你过去造恶业的时候,上天派两个儿子,要败坏你的财富,这两个儿子是上天派来的;你现在造善业,这两个儿子上天收回去,你继续造善业,你以后还会得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都是良善。他这个做梦以后,就有信心,就继续不断的,一方面开始断恶念的,把这个念头弄清净;一方面就是用这个米,来补偿别人,当作布施波罗蜜。果然他也次第生了两个儿子,而这两个儿子,后来都是很有功名。

所以这个世间上的因果,有时候的确我们肉眼是看不出来,因为这个因果的事情,三世因果,有时候我们看不出来。

所以儒家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的。其实你注意现在的人,有些人家里很贫穷,但是他人穷志不穷,他能够坚持原则,在穷困当中,他能够坚持他应该有的人的本性,这个家庭以后,迟早要出良善的子孙,不知道哪一代而已。这个家庭,他做官贪污,你看好了,迟早出败家子,迟早,这个事我们很容易看得到的。就是儒家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也等于是一种因果法则,只是它讲的不明显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明得因果心量大

我们的心量不够大,不能打开,往往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的...

命运多舛、诸多不顺的原因是什么

导语:今生,为何有人善良厚道却诸事不顺,正直谦虚却...

一位年近半百女人的邪淫忏悔

今年,我48岁了,过的狼狈不堪,回想过去的前半生,一...

目犍连尊者一念嗔恨的果报

这是目犍连尊者在修行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

把自己所谓的业障一一摊开

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都会归咎于业障。真是业障...

念念为众生,事事皆佛法

佛就是觉悟的意思,佛者,觉也。当你心里念念想着众生...

各地城隍庙对联

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 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

放生巨龟得善报

二十世纪初在台湾一个叫金包里的地方,有个慈善家林老...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暴富并没带来幸福

世人哪里知道,暴富之后,不仅没有带来预期渴望的那种...

如何摆脱同性恋

问: 诚心顶礼继空法师!我是一个平常人,但是从二十...

正报身心世界的虚妄相是怎么来的

我们再看第二段的明众生相续。 这个众生指的是我们五阴...

找一条真正的成功路

对于出家人而言,成功本来就是一个妄念,是世间人的游...

【佛教词典】骑牛求牛

(譬喻)传灯录九曰:大安禅师,造于百丈,礼而问曰:...

【佛教词典】羸劣对治

【羸劣对治】 p1447 显扬三卷十六页云:羸劣对治者:谓...

佛教的四大吉花有哪些

优昙花 梵文优昙波罗(Udumbara),亦作优昙婆罗、乌昙...

往生极乐的九字真言

我们要先声明,这里所说的真言,不是密宗行人所持的咒...

贪小失大的夫妇

有个村庄座落在海边,村民们平时务农,有时也到海里捕...

痛苦是内心引生的,而不是外境引生的

当我们想要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知道...

商人闻法

佛陀从远方的跋耆国游行教化到毘舍离国,住在猕猴池旁...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

佛道未成,先结人缘

佛教里有句常用的话:佛道未成,先结人缘。就是说,还...

大佛的鼻孔

有一位雕塑佛像的工匠,他的手艺远近驰名。 当他为一...

【推荐】12个经典禅意故事

【一】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

不要自心生自鬼

月前,本寺一位修行者往生了。 有位小法师,来寺挂单...

《圆觉经》之迷识四相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祖师讲: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