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冥阳两利的《药师经》

2015/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冥阳两利的《药师经》

大多数佛教徒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其实,药师经也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这两部经常被众生误解,认为地藏经是用来超度往生者,药师经是用来利益阳世众生,如果熟读这两部经,就会发现地藏经也是一部“生活宝典”,药师经更是一部消除业障功德殊胜的佛经,不论在地狱或在人间,都能消除业障而获得解脱烦恼、痛苦与种种病苦。

为往生者做佛事,除了佛说阿弥陀经、地藏经之外,药师忏、药师经也常用来超度往生者,尤其是往生者因病苦而去世,都会特别的为他诵药师经。一般的说法是,因病苦而往生,容易有罣碍,所以诵药师经帮助他消除业障,让他以健康的身体往生。其实,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阳间子女的罣碍,多于往生者,因为阳间子女长期照顾生病的往生者,点点滴滴在心头,因而于心相当的不忍,因而容易联想往生者带着病苦往生,一定很痛苦且不甘愿。

其实,如果熟读药师经之后,就知道药师经的确有消除业障的功德。如果说是为了让往生者健康的离去,应该是比较世俗的想法,事实上,任何一部佛经都可帮助在世或往生者的健康,诸佛菩萨的福慧两足,不是众生的心可以计测,他们个个都是大医王,所以不用担心往生者的健康问题。倒是往生者的业障能消除,对他在六道轮回的去处或往生西方净土的品位,会有所帮助,更重要的是本来应该下地狱的,也因闻到药师佛的圣号而得解脱地狱之苦,这在药师经中,皆有明白的宣示。

我们读药师经,除了解药师佛所发利益众生的十二大愿外,常诵药师佛的圣号或常诵药师经,也可避免九横死,也就是避免病死、火焚、水溺等九种之意外死亡。现代社会虽然文明进步,但意外死亡不低于以前的朝代,这是因为众生所造的业越来越严重。单以饮食来说,过去物质不丰富的时代,一般家庭吃鱼吃肉都是等到农历初一、十五拜神、拜兵将、拜祖先、鬼神时,才舍得买鱼肉,更贫穷的可能要等到过年过节才买。吃鱼肉的机会少,代表众生造杀业的机会也减少,所以几十年前的老百姓都很纯朴,很有道德感,是非都很分明,不像今日社会,大家天天大鱼大肉的吃,还想着吃得更希奇,更特别,吃法也就更残忍,吃的量更是无法估计的多,这样众生怎么可能没有病痛?

此外,常念药师佛的圣号,或常诵药师经,也会获得十二药叉大将的守护,每位药叉大将各率领七千的眷属,等于修持药师法门就能获得更多的守护。同时对追求世间功名利禄的众生而言,也能获得满足,所以药师经说:求长寿得长寿,求富贵得富贵,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同时对产妇也多所助益,所生小小孩利根聪明,安隐少病,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为何说药师经用来消除业障功德殊胜,经中就有如此说:“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旁生鬼趣,流转无穷,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设有不能舍诸恶行,修行善法,堕恶趣者,以彼如来本愿威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换言之,在药师经中,类似因做种种恶业,只要修行过药师法门,都会获得救拔,出离痛苦或地狱。也就是说药师经既能忏罪消灾,也能增长福慧,获得生活的安乐;同时亦能超度往生者,接引往生者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解脱一切烦恼痛苦。

每天恭诵一部药师经,对药师经的体会更深刻,希望大家有空多持“南无药师琉璃光佛”的圣号,并做功德回向,必能获得殊胜的功德利益。

为什么我要选择恭读药师经,而不是其它大乘经典,因为最近的季节,莲友在生活上有很多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众生日常生活所盼望。例如毕业季节,大家都盼望大学联考或其它考试,可以有理想的表现;有的毕业生则面临找工作的问题,也有人家眷中受到病苦,希望获得健康的保障;也有人女儿怀孕生产,在国历八月份就是预产期,他们也要求个生产顺利平安。

众生在正当的生活需求上,通常只知道求观世音菩萨,殊不知药师佛对众生生活需求的满足,都纳入其所发的十二大愿中。

急需要救苦救难,找观世音菩萨是最好不过,人在危急时,一定要赶快向观世音菩萨求救,菩萨就能闻声救苦,闻声救难。但如果是人生的正当需求,多诵药师经,或多持“南无药师琉璃光佛”的圣号也很殊胜。

药师佛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第六大愿则是关心众生的种种病苦,众生只要闻药师佛的名号,就能无诸疾苦。

药师经说:“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此外,并可避开一切的意外灾难,以及解脱一切的怖畏。此外,女性怀孕生产,持念药师佛圣号或诵药师经也不错。所生之子,利根聪明,安隐少病。

很多人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学佛修行,在生活上的需求都需要放弃,所以不敢学佛,不敢亲近佛法,担心这样的人生就太单调乏味。殊不知学佛修行,在生活的需求上,更能获得满足,但不是一种贪得无厌的需求,贪得无厌只会带来痛苦和烦恼,正当的需求,则能获得安定的生活,也能获得自在快乐。

我主持念佛共修,见人精进用功,很为其高兴;见有人退转,我很难过,但我不会苦口婆心去拜托对方,我发现用拜托的语气去劝人念佛,通常最后还是失望,必须自己能体会佛法的妙用才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永明延寿禅师,大师在《万善同归...

受持少法就能获得很多福德的修持法门

昔时,佛在海龙王宫,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及众多大菩...

一句佛号,超越供养布施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

准提咒的不可思议功德

准提神咒在佛教史上流通的比较广,有很多人专门修这个...

住处供地藏菩萨像,就能得十种好处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人生仿佛两条船,一为名来,一为利往。然而,计利当计...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无量无边,散载与很多的论中。...

没有这四剂预防针,我们还真生不起信心

原文 【解】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的标实境。...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依报随着正报而转

今天跟大家分享佛法的另一个重要原理,依报随着正报转...

出家真正的利益在哪里

原文: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家...

忏云法师《四念处的观法》

天台宗藏教的析空观,用四念处、五停心析空。把物质分...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

前面的《百法明门论》,它是广泛地探讨一切法的别相跟...

【佛教词典】识

识梵语婆哩惹儞,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

【佛教词典】慧毒门

智慧如毒;即以毒之损人,喻指以有漏、无漏之智慧来断...

圆瑛大师与他的四大高徒

近现代,中国汉传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说。他们是虚云、圆...

【推荐】佛是教我们开发佛性,而不是强调个性

有一些人虽然学佛很久,但是时常都还强调自己的个性是...

如何做佛事

所谓佛事是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主要物件是人。课...

八大地狱

八个大地狱。地狱大约分为三大类,即根本地狱、近边地...

佛开示外道与邪师的辨别法

《佛说金刚心总持论》: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欲望来了怎么办?你需要这十五个退欲灵丹

对治手淫最重要是防患于未然,在你被淫欲控制将要手淫...

安贫乐道,惟慧是业

现在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让你学知识技能,把人生...

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净土资粮

问: 如果说身口意念佛号,但都不能打住妄想,这样带...

绝食求往生这样可以吗

问: 有一位女居士,因为婚姻失败,十分痛苦,不想活...

大安法师:内心有挂念,无法一心念佛怎么办

问: 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

这两种人难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觉苦,当下生什么心?厌心还是怨心...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