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得的三种层次

2015/02/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舍得的三种层次

对舍得的理解,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贾平凹先生写过一篇关于“舍得”的文章,在他看来,世界是阴与阳的构成,人在世上活着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诚如平凹先生所言:会活的人,或者是成功的人,其实是懂得这两个字的: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然而这只是对“舍得”一般意义上的理解。

舍得的第二个层次:舍,就是得。蛇在蜕皮中完成了长大,人在经历中迈向了成熟。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在对立统一中,达到了和谐。这和《心经》里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并无二至。包含了一个古老而深奥的辩证法。

然而,当我们在说“舍,就是得”的时候,其实依然执着与“得”。

舍得的第三个层次该是“无所得”。“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故《金刚经》云:应无所著而生其心。

清代陈伯崖有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里说的“无求”,是告诫人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望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这才是“无求”的最高境界。而不是那种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

“高标做事,低调做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他必然是一个在工作、事业上高要求,在生活上低标准的人。只有抛开了荣辱得失、舍弃掉名利枷锁,一心一意地去追求高尚的事业和完美的人生,才能胸怀坦荡,大有作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帝释天恭敬供养大迦叶

过去摩诃迦叶尊者,证得解脱三昧,入深禅定,为使生死...

想求的求不到,想舍的又舍不脱

学佛的想求解脱,我们知道,不想执著,不想烦恼,这么...

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这也是一种法施

令慈年迈,光若不说此弊,汝后会以尽孝之心,阻亲往生...

把握因缘广植福田

过去,弗羯罗卫国有一位画师,名为羯那。羯那有个因缘...

饭前供养偈

供养偈: 「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

供养佛塔获殊胜功德

佛陀曾开示,供养佛塔功德甚大,应当精勤诚心供养。 过...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菩萨本行经》里面谈到,若有众生不能以至诚心去布施...

永远布施欢喜心

现在我讲施心,能舍,舍什么呢?属于我自己拥有的、属...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杀戒包括我们平常吃的肉食吗

问: 师父慈悲,学人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严持四重戒...

阅藏的用功方法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佛门里常有一句话叫:无事不...

一个人有所住,就被它所转,就被它所系缚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

【推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国时期,刘备临命终之时,给儿子留下的遗嘱中,有这...

【佛教词典】宝刹

(一)佛土之敬称。刹,梵语为 ksetra,意为土田,如大阿...

【佛教词典】二余

乃指生身之苦与烦恼之残余而言。若再加业之残余,则为...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 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

什么人与佛有缘

李明从小到大一直很顺利,上学时候成绩优秀,升学就业...

阿修罗的生命状态与投胎业因

在地狱、畜生、饿鬼、人、阿修罗、天等六道轮回的众生...

情不附物

作为汉传佛教的信徒,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福报,什么福...

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往此人所令其得见

【原文】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

发愿忏悔回向,这三步每天都得做

为什么我们要经过学呢?不学你怎么知道?你不知道,人...

如何摆脱同性恋

问: 诚心顶礼继空法师!我是一个平常人,但是从二十...

星云大师《佛教的宇宙观》

第一篇 三界二十八天 壹前言 古德说:「无三界可出,...

暴富并没带来幸福

世人哪里知道,暴富之后,不仅没有带来预期渴望的那种...

宏海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第一讲) 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同修们,大家请合掌...

五百商人念佛得救

过去,有五百商人乘着一艘大船出海寻找奇珍异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