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念妄想创造出轮回

净界法师  2015/0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念妄想创造出轮回

显妄果本空

首先佛陀先显示:这六道的果报其实是不真实的,它的本性是空寂的。

依妄而成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

本无所有

【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著,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佛陀说:这六道的果报当中,比方说地狱、饿鬼、畜生、人跟仙道;这个仙道是从人道开出来的,我们一般讲六道,《楞严经》讲七道,就是修仙术的人;修仙道的人,有点像道家;天、(洎就是及)阿修罗,总共是七趣。

七趣的果报是怎么来?就是:一念的攀缘心而产生的,所谓的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依照次第应该是妄想随业,妄想受生─由妄想而产生业力,由业力而去受生这个果报。

当我们把这一切法,回归到一念的妙圆明─微妙圆满光明的心性当中,这个不生灭心当中,我们站在心性的角度来看六道轮回,就像空中的华;空中应该没有华,华应该长在陆地上,因为你眼睛有毛病,才看到空中有华,所以它根本是元无所著─没有真实的体性,只就是一种虚妄的假相,根本没有来处。

所以我们看到有:人天的果报、三恶道的果报,就像空中的华;当你眼睛有毛病,你看到空中有一个华,你说有?还是没有?如果我们没有学佛,六道轮回对一个颠倒众生来说─就真实有,因为你找不到回家的路,对你是如此的真实。

对一个觉悟的人来说─它是没有的,我们讲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

你说:六道轮回到底是有?还是没有?答案是:很难讲…

我怎么知道有没有?你是颠倒的,那当然就是有;你觉悟了…你找到一个回家的路,你就可以慢慢的有因无缘,苦果不生,有办法让它不得果报。

所以有没有六道轮回,是看你的心,你要继续颠倒下去,那是没完没了的,那肯定是有的;你开始回光返照,它会慢慢消失,你开始在治疗眼睛了,华是因为你有毛病,才创造出来的─攀缘的心;我们因为真如不守自性、向外攀缘,就是妄想随业,妄想受生。

所以六道轮回是你一念的妄想创造出来的,当你开始消灭妄想的时候,这个果报已经慢慢在消失当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灾难的启示与佛教的无常观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

妄想加上业力,才会产生轮回的力量

行。行是造作义。即依过去之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三业...

文珠法师《学佛必修的课程:四清净明诲》

我们学佛,无论目的是想独善其身,作个自了汉;抑或是...

念佛法门只是老太婆修的吗

学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人生问题,了生死。了生死的法...

临终现这五种相,命终决定堕入畜生道

在轮回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罗、旁生、饿鬼和地狱这...

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情动入胎。没有断见、思惑都应该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

情关难过,欲界难出

佛陀告诉我们: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

没有听到佛法,人生就不能解脱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修行人都要牢牢的记住,你步入修行...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哪个法门消业障效果最好呀

问: 慈云灌顶法师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里面告诉我们...

跟无量宇宙相比,一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法华经》会三归一,开权显实,开迹现本,皆成佛道。...

三衣一钵不离身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

剔除自己心中的恨

人们常常开玩笑说,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而我们...

【佛教词典】随观净妙

【随观净妙】 p1367 瑜伽十八卷十七页云:云何随观净妙...

【佛教词典】弥勒三尊

指以弥勒佛居中,法音轮菩萨居左,大妙相菩萨居右之三...

修净土的人不要忽略发愿

我想我们修净土的人,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居士念佛,对发...

突发疾病去世,如何判断是否往生

问: 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

功德箱里的钱不是我们的

黄昏,寺庙里静悄悄的,香炉里烟雾弥漫,僧人们正在吃...

供奉地藏菩萨能获二十八种利益

如果您家中有供奉地藏菩萨的圣像或画像,并且常虔诚的...

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

修福不修慧,象身披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从前...

学佛入门以受三皈依为根本

1、皈依三宝的意义:学佛必从受三皈 依起,三皈依是皈...

星云大师《为父母亲友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

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问:为什么我们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

【推荐】昼执火炬的人

佛经中有一则典故。佛世时有一位修行者,他觉得修行是...

心不留影

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

佛法唯不遵佛教戒之僧能败坏

清末,世风日下,国家无暇提倡,僧众类多懈于修持,以...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