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

净界法师  2015/03/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

如果你的情执是很重,把世间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要,你要离开三界是很困难,因为你几乎都是有漏种子。就是说,在你内心深处那个强大的引力,那个种子是有漏的势力非常强,那几乎很难改变。你来生一定在三界得果报,就差你是痛苦跟快乐而已。如果你的情绪变化很大,你这个人情执很重感情很丰富的,这个就很难离开三界,因为你的种子都是有漏的种子。

第二种人是对三界果报的爱取相对减少,无漏种子的特别观念在哪里?在空性的智慧。就是我们一再强调,你要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这个是很重要的观念!看你这个概念有没有建立起来,站在空性的角度来面对你的人生,你才可能去创造无漏的正念的种子。

我们平常的心都一直释放出去,就好像我们平常跟三界绑上很多绳子一样,你临命终突然要切是切不断的,不可能!诸位要知道,往生不是只有皈依阿弥陀佛而已,不是那么简单。请你要小心你跟三界结下的重大业力,你要慢慢地把娑婆世界的业力,这一块要降低。所以它是两块: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们要从娑婆世界走出来,阿弥陀佛的光明才能够照到你。就好像你要走出房间,你才能够得到阳光的普照一样。

有漏种子不能种太多,可以有,但是它必须在调伏状态。所以临终的正念,其实跟你的人生观是有关系的,你的思考模式有关系的。你要站在空性的角度来面对人生,这个很重要!这一块我们待会儿会讲到,就是所谓的这个解脱道,现在先谈安乐道。

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判断你是不是来生快乐不快乐,那是靠你的善业,判断你是不是容易往生不容易往生,这个跟你的善业就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了,就看你的智慧的水平了。你对人生是怎么看的?你站在一个本来就有人生的角度去面对人生,还是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就影响你的临终的正念,这个是有漏跟无漏的差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要看着你的目标,不要看着你的障碍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

理解劫运的概念

劫是梵文劫波的简略。劫波,翻译成中文叫时分,是一种...

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

近年来,由于社会讲求道德的声音低落、价值观念偏差,...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观性元真: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

死亡犹如搬家

死亡像什么呢?等于我们搬家一样。我们这一生搬家搬得...

走在五欲六尘的客途上,满面尘埃身心憔悴

你自己精进,就会舍这个轮回、这个南阎浮提的尘途。 尘...

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笑看得失,淡观荣辱

一个人活在世上,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底什么才是...

来到这个世界,你我都是过客

我刚出家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在闽南佛学院读书的小师父...

受持五戒的意义与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

消除人生不幸福的因素

幸福美好的人生,是众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古往今来,我...

【佛教词典】三种忍行

据诸经要集卷十载,菩萨修行时,有身、口、意三种忍行...

【佛教词典】龙华寺

中国佛教寺院。位于上海市南郊。相传始建于三国吴赤乌...

八万四千法门怎么来的

在你的生活当中要这样锻炼,你的烦恼就会逐渐减轻,待...

净土法门为什么殊胜

问: 净土法门为什么殊胜? 大安法师答: 要了脱分段...

印经说法有五种福报

(一)长寿: 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

承远大师生平及净土思想

一、承远大师的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七一二年八〇二年)...

持诵观音两度复明,感念佛恩遁入空门

本文是万如法师出家前的亲身经历,选自福建莆田广化寺...

虾蟆虔心闻法,感生天上

过去世尊常在恒河边游化,广说法要。每当世尊说法之时...

《心经》对人的启示

《心经》的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该经是佛教经...

我所鸟

佛陀与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来到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

杀生戒解说

杀生戒: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断...

在家人如何体验出家生活

我们都敬佩出家师父能够放下万缘,舍家离欲,出家修行...

印光大师:劝病苦念观音圣号

●凡极难医之病,均以念观音为治。果虔诚,必有奇效。...

佛开示布施应有的三因缘

布施应有的三因缘(物净、心净、福田净) 布施,梵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