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无瑕疵并贤明

如瑞法师  2015/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无瑕疵并贤明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无瑕疵并贤明, 智能戒行兼具者,彼为智人所称赞。  ——法句经忿怒品

佛不是主宰宇宙的神,佛只是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智慧的鉴别能力,你种成佛的因就成佛;你作恶就堕三恶道。也就是说,你种什么样的因,也必定要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四个字就可以说明:自作自受。

佛在鼓励人们修行的时候,特别提倡,要有反省的力量。一个人要天天来反省自己。在儒家我们也知道,也是要“一日三省吾身”就是一日多次的反省。佛告诉我们,从反省的力量当中,可以让我们保持正念,行为也能够住于无瑕疵当中,并且心性贤明不糊涂。如果一个人,他能常常自我反省,他就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就会产生智慧的力量,有智慧的力量,戒行就能够清洁;所以持戒是离不开智慧的,而智慧来自于清醒的头脑,清醒的头脑是要从反省力中得到的。

佛在《法句经》里面就教导我们说:“若人朝朝自反省”。现在我们一起来摸摸自己的头,来反省一下自己,我是一个学佛者,尤其是我是一个出家人,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我应该怎样去做好自己的事?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够这样反省,先为自己这一生确定一下尽未来际的目标,也就是这一辈子的目标,这一年的目标,这一月的目标。今天,我究竟要做什么都是要很清楚的,所以从早晨起来,就不可以盲目,都要清清楚楚知道我应该做什么。如果一个人能够朝朝反省自我,那么在他的行为上就会“行无瑕疵并贤明”,他戒律就会持得好,他就能够贤明有智慧,不会糊涂。这样一来“智慧戒行兼具者,彼人实为智者赞。”这样的人,就会得到有智慧人的赞叹。

实际上佛首先就会赞叹这样的人,就是“若人朝朝能自省,行无瑕疵并贤明。智慧戒律兼具者,彼人实为智者赞。”只要是佛给我们说的这些话,我想也是佛希望我们这样做的。说起来修行,从我们凡夫发心开始一直到成佛,不管是钝也好利也好,总而言之,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一定是从反省开始来修的;所以我们常常去明喻佛最高深的理的时候,他更是时时提醒我们,从应该最常见的,也是自己最做不到的开始做。钝根的人要修行,你就从枝条好好修起,一点一点地进入来成就,就象滴水成河,粒米成箩一样,由点成线,由线成面。

我们知道身、口、意三业,心是业主的,万法唯心,所以佛法是心的学问,不妨从心里面引起这种警觉。既然,佛告诉我们要朝朝的反省,那么不妨我们去试验一下,我想,可能你得到的要比我在这里说的要实惠好多。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临终提不起正念,阿弥陀佛能把我救走吗

问: 我们都说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然后一定要相信阿弥...

临终时要摆脱妄想的执取干扰

什么叫临终正念呢?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是说临终打妄...

吾人反省十二问

人,必须时刻躬身自省,才能过修德进业。以下十二个问...

正念让我们真正地活着

三十年前,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那时,洗碗可不是件惬...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

抱年轻女人与抱一条死狗的感觉一样吗

若受离一切所应远离身语业,安立第四苾刍律仪,一切不...

有这四种力量,就能容易达到临终的正念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个是蕅益...

作福不如惜福,悔过不如寡过

【原文】: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本焕老和尚:文殊智慧的启迪

本人于1937年由扬州高旻寺出发,到保定起香,三步一拜...

父母恩难报,要尽心竭力孝顺父母

有个别同修,认为一个人若不报父母恩,是没有恶报,这...

素食提升智商,高考中榜抚慰天下父母心

爱因斯坦说:吃素可以让智慧不被蒙蔽。 富兰克林说:...

学佛人的五种种性

在唯识学,它把我们每一个人--学佛人,分成五种种性:...

【佛教词典】五地

【五地】 p0252 瑜伽八十一卷五页云:地义者:略有五地...

【佛教词典】翻梵语

凡十卷。撰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为梵语辞典...

世话、戏论、愦闹的二十种过失

《大宝积经》云:菩萨应舍愦闹乐于寂静,舍诸世话观于...

净土法门之金玉良言精要

夫称三昧者何?思专想寂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

【推荐】把握机会此生务必往生净土

比如贩东西的人,花一钱成本,赚得两钱,就定会自生欢...

灭佛的因果报应非常大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帝王、将相都在护持佛法,但也有一...

不应把生灭流动的心识,当做常一主宰的我

这个无我观蕅益大师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 一、离彼前...

念佛的三大利益

一、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第一句来自《...

我们是否已经具备了这十种信心

依着彻悟大师的开示,看看我们是否具备了以下这十种信...

世有诸天鬼神其数甚多,何唯供养此十二天

在不空大师译《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中有这样一段...

念佛打妄想是什么原因

问: 我阿弥陀佛念到今天,还是打妄想,这是什么原因...

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人们常说,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是人生三大不...

如此诵经,可得大利益

诵经,有三个重点(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惠空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

感情问题,从佛法立场来看,势必从生命现象的角度分析...